2014-201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部分学校高二上学期期末统测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246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3/27

1.判断题(共6题)

1.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及以上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2.
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周期为24小时。
3.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准静止锋的控制下形成“梅雨天气”。
4.
“听天由命”、“富贵在天”体现了人类中心论思想。
5.
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模式是协调人地关系的重要途径。
6.
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工业化。

2.综合题(共3题)

7.
近年来,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在苏南地区建立研发中心、生产基地,促进了苏南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苏北连云港、徐州、宿迁、淮安、盐城五市则提出“积极承接苏南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发展战略。图为“江苏省主要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在我国三大自然区中,江苏位于 区。(1分)
(2)下图中与苏州气候类型一致的是 (填数字序号),该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从社会经济方面看,苏南地区产业升级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2分)
(4)苏北地区承接苏南地区产业转移对当地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有 。(2分)
8.
当地时间2014年12月14日凌晨2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秘鲁利马(西五区)闭幕。该大会主要讨论每个国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以及发达国家协助贫困国家与气候变暖做斗争等议题。读图回答下列各题。(7分)

(1)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闭幕时,北京时间是 。该日,利马、里约热内卢、伦敦三地自转线速度最小的是 。(2分)
(2)受副热带气压带或 信风带(填风带风向)控制,①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由于常年受   风(填风带风向)影响,伦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
(3)图中A处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2分)
(4)发达国家协助贫困国家与气候变暖做斗争,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1分)
9.
图为“我国南方某地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甲、乙、丙处岩层弯曲变形、变位的原因是  。(2分)
(2)图中③处地貌名称是 。丙处地表P处河流上不适宜修建水库的理由是 。(3分)
(3)图中①、②处地表森林大量被破坏会导致④处河流流量变幅 (增大或减小)。简述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3分)

3.单选题(共10题)

10.
下图为“我国某生态环境问题分布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污染B.水土流失C.土地荒漠化D.生物多样性减少
【小题2】为缓解该生态问题,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南方低山丘陵区均实行退耕还林 ②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③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垦④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
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a、b、c、d表示某种类型的辐射。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高处不胜寒”表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a辐射B.b辐射
C.c辐射D.d辐射
【小题2】农谚“露水起青天”主要原因是晴朗的夜晚()
A.d辐射增强B.a辐射减少
C.c辐射减弱D.b辐射减少
12.
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处于不断运动、循环和相互转化之中。图为“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转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若图为热力环流,甲乙丙丁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为海洋,丁为陆地,①表示下渗
B.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②、④环节增强
C.夏季③环节输送水汽更多,水循环活跃
D.跨流域调水体现人类对①环节施加影响
13.
图为“部分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M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B.N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C.a、c风带控制地区一般多雨D.b、d风带控制地区一般少雨
【小题2】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D.④①③②
14.
图为“某时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阴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低压气旋影响
D.丁地风力强,受上升气流影响
【小题2】图中能正确表示丙天气系统近地面气流运动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5.
继“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后,我国又制订了“实现东部新跨越”的战略方针,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B.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C.土壤深厚肥沃D.位于东部地区,市场广阔
【小题2】为缓解环渤海经济圈缺水问题,当地可采取的节流措施是
A.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B.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C.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D.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16.
6月23日,中国广西环江石灰岩喀斯特地貌与桂林山水共同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左图为“环江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组成环江喀斯特地貌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左图中的()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塑造环江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侵蚀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D.波浪侵蚀
17.

   下图为内蒙古高原和云贵高原的甲、乙两地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  )
A.森林覆盖率高B.年降水量多
C.冬季气温高D.地势起伏小
【小题2】甲、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B.水文
C.气候D.土壤
18.
图为“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a、b、c和箭头①的名称正确的是()
A.a生态系统B.b经济系统
C.c社会系统D.①生产、生活废弃物
【小题2】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生态环境问题B.发展问题
C.资源短缺问题D.人口问题
19.
矿业城市主要是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开发而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很多矿业城市面临“矿竭城衰”的严重威胁。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矿业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属性决定了该类城市必然衰退
B.矿业城市在成长期就业机会多,经济增长最为迅速
C.繁荣期的矿业城市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均衡
D.衰退期的矿业城市经济增长缓慢,环境质量最差
【小题2】避免“矿竭城衰”的可行措施是()
A.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矿替代产业
B.从区外大量输入矿产资源,加速进入新生期
C.停止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
D.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该类城市的唯一出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6道)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