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半球(南、北)。
(2)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风。
(3)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
(4)下列两点的气团性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5)甲、乙、丙三地位于雨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7题)

【小题1】甲、乙、丙三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无法判断 |
A.甲图表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 |
B.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
C.丙图表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
D.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
A.地中海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没有这种气候类型 |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小题1】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终年温和湿润 | B.终年高温多雨 |
C.终年炎热干燥 |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A.风海流 暖流 自西北向东南 | B.密度流 暖流 自东向西 |
C.补偿流 寒流 自西南向东北 | D.风海流 寒流 自西向东 |

【小题1】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下面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 |
B.自然带⑦为苔原带 |
C.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有关 |
D.②③④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水分有关,与温度无关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 | B.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湿润 |
C.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 | D.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 |
3.选择题- (共5题)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分析】从组成上看,NH4Cl属于铵盐,含有NH4+,与强碱溶液反应会有氨气产生,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因为含有不同阴离子,所以性质不同,据此可鉴别.
【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1)小红分别取适量A、B、C三种溶液于三只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 | A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C中无气味 | A是NH4Cl溶液. 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1{#/blank#}. |
2)小贝分别取适量B、C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 酚酞溶液变红 | B、C都是NaOH溶液 |
3)小明也分别取适量B、C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lank#}2{#/blank#}. | {#blank#}3{#/blank#} | B是Na2CO3溶液 C是NaOH溶液 |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小贝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blank#}4{#/blank#}.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blank#}5{#/blank#},据此选择加入适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问题处理】几天后,小明才发现取完C后忘了及时盖上瓶塞,若要除去其中杂质,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blank#}6{#/blank#}溶液.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