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东济宁微山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246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3/8/1

1.综合题(共1题)

1.

   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半球(南、北)。

(2)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风。

(3)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

(4)下列两点的气团性质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

(5)甲、乙、丙三地位于雨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2.
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B.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D.地壳结构的特点是厚度均匀
3.
读“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甲B.乙C.丙D.无法判断
【小题2】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
B.乙图表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C.丙图表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D.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
【小题3】常年受C风带控制,且分布在纬度40-60度的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没有这种气候类型
4.
下列对风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晚上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②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③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两极直接吹向赤道
④如果地球不自转,近地面,风从赤道直接吹向两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读地球近地面主要风带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终年受①风带与③风带之间的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A.终年温和湿润B.终年高温多雨
C.终年炎热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小题3】在④风带吹拂下形成的洋流,其类型、性质和方向可能是
A.风海流 暖流 自西北向东南B.密度流 暖流 自东向西
C.补偿流 寒流 自西南向东北D.风海流 寒流 自西向东
6.
读下面“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19~20题。

【小题1】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图示中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

   下面是理想大陆自然带(局部)演变趋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T1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A.自然带①—②—③与自然带⑤—⑥—⑦体现的分布规律在我国都很典型
B.自然带⑦为苔原带
C.自然带⑥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西侧低,与西侧沿海有寒流经过有关
D.②③④自然带的形成主要与水分有关,与温度无关
【小题2】在T2时期下列叙述可信的有  (  )
A.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降低B.我国华北平原会变得更湿润
C.俄罗斯海运条件将得到很大改善D.天然橡胶种植的纬度将进一步降低
8.
山上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气候B.地形C.河流分布D.植被

3.选择题(共5题)

9.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10.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11.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12.

读课文《虎口藏宝》,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blank#}1{#/blank#} 

把箱子柜子都翻倒过来。形容彻底翻检。{#blank#}2{#/blank#} 

13.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某化学学习小组欲对实验室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溶液A、B、C的成分进行探究,它们可能是NH4Cl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探究过程如下:

【分析】从组成上看,NH4Cl属于铵盐,含有NH4+,与强碱溶液反应会有氨气产生,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中因为含有不同阴离子,所以性质不同,据此可鉴别.

【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1)小红分别取适量A、B、C三种溶液于三只试管中,再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

A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C中无气味

A是NH4Cl溶液.

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lank#}1{#/blank#}.

2)小贝分别取适量B、C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变红

B、C都是NaOH溶液

3)小明也分别取适量B、C两种溶液于两只试管中,再分别滴加{#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是Na2CO3溶液

C是NaOH溶液

【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小贝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blank#}4{#/blank#}.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blank#}5{#/blank#},据此选择加入适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问题处理】几天后,小明才发现取完C后忘了及时盖上瓶塞,若要除去其中杂质,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blank#}6{#/blank#}溶液.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