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宇宙与地球3.2板块构造学说同步测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24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5

1.综合题(共5题)

1.
下图为“某地区平面地质图”,图中的地质界线大致与等高线平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背斜中心在________处,判断依据是________,该地在地貌上表现为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向斜中心在________处,该地在地貌上表现为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地区最大的河流可能发育于________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能发育有地下暗河的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在野外考察中,有时会见到背斜成谷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地层的相互关系确定背斜的方法是________。③处的地形属________山地。
(2)请在图中地垒两侧断层的细短线上标注4个箭头,表示岩层错动的方向。
(3)(多选)下列地理事物与图中④处的地质构造在形成原因上相似的是(  )
A.渭河谷地B.长江三峡C.汾河谷地D.雅鲁藏布大峡谷
3.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岩层1~3由老到新,则A为________构造,B为________构造。
(2)此时,背斜在地形上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向斜在地形上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2地层中含煤,则煤矿应建在A、B两地中的________。
4.
读下面两幅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的地貌有________、________。
(2)说出下列地貌的成因。
①华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渭河平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上图中的适当位置画出岩块运动方向。
5.
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①代表________板块,数码②代表________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图中板块③与________(板块名称)相撞形成的。
(2)图中字母A处与B处相比,地壳较稳定的是________处,因为________。
(3)D处的板块边界类型是____________,其典型的标志是________。
(4)地中海的面积正在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5)C处与D处相比,海底岩石年龄较轻的是______________处,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15题)

6.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安第斯山脉形成的是(  )
A.
B.
C.
D.
7.
下列山脉的形成与断层构造有关的是( )
A.泰山B.喜马拉雅山C.安第斯山D.富士山
8.
分离型板块边界常形成(  )
A.海沟B.山脉C.岛弧链D.大陆裂谷
9.
海底扩张学说提出的依据是(  )
A.世界各大洋面积不断扩大
B.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而且岩石离海岭越近,年龄越轻,离海岭越远,年龄越老,并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
C.大洋周围都有因海底扩张而形成的海沟、岛弧和山脉
D.大西洋两岸的大陆形状、地质构造、古生物等的相似性
10.
下列几组岩层运动过程示意图,能正确表示东非大裂谷未来趋势的是()
A.
B.
C.
D.
11.
有关海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沟主要分布于大陆边缘,伴随着岛弧或海底山脉延伸
B.海沟的深度一般大于6 000米,尤以太平洋西部最为典型
C.海沟附近的火山、地震非常强烈
D.海沟存在着向大陆倾斜的巨大断裂带
12.
下列岛屿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是(  )
A.冰岛B.台湾岛C.大不列颠岛D.新西兰南、北二岛
13.
下面哪一地理现象不能用大陆漂移学说来解释(  )
A.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互补性
B.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找到同一种生物化石,而其他大陆则没有
C.南极大陆的煤层
D.南极大陆的铁矿
14.
下面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在变长(  )
A.纽约和巴黎B.巴黎和柏林
C.华盛顿和芝加哥D.汉城和长春
15.
大陆漂移假说提出的依据之一是(  )
A.火山、地震都分布在各个大陆的边缘
B.大西洋两岸特别是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几乎是吻合的
C.生活在各个大陆的生物几乎相同或相似
D.据观测,红海、大西洋每年都在扩大
16.
深海钻探证实,由洋中脊向两侧,深海沉积物的地质年龄越来越老,但不老于1.7亿年,表明(  )
A.大陆是在向海洋两侧漂移的B.每个大洋的面积都正在扩大
C.洋中脊是新的洋壳的诞生处D.深海沟是新的大洋底的诞生处
17.
下列关于今天七大洲、四大洋分布状况的原因,正确的是(  )
A.天生如此
B.今天的海陆分布是从两亿年前零散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几块大陆,经过缓慢漂移,逐渐形成的
C.今天的海陆分布是从两亿年前的一块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后,缓慢漂移分离,逐渐形成的
D.无法用大陆漂移假说来说明
18.
洋中脊两侧的海底分布着一系列的磁条带,它们(  )
A.大体对称分布且相邻磁条带的磁化方向相同
B.大体对称分布且相邻磁条带的磁化方向相反
C.随意分布但相邻磁条带的磁化方向相同
D.随意分布但相邻磁条带的磁化方向相反
19.
读“太平洋局部海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单位:百万年),判断海岭的大致位置是在(  )
A.a、b曲线之间B.b、c曲线之间C.c、d曲线之间D.d、e曲线之间
20.
下图是“日本东北地区东西横切的地形剖面图”。关于图中日本海沟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海流侵蚀B.海底滑坡
C.海洋板块俯冲斜插入大陆板块之下而形成海沟D.河流侵蚀形成的山谷沉入海底而形成海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