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1气候及其在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2436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6/4

1.综合题(共2题)

1.
读我国某山脉90°E附近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M坡最有可能是(  )   
A. 东坡  B. 西坡   C. 南坡  D. 北坡
(2)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高,气温低  B. 海拔高,气温低
C. 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   D. 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2.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2.单选题(共9题)

3.
组成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是( )
A.岩石B.大气C.水体D.生物
4.
某地发现了含珊瑚化石的石灰岩,可推知该地沉积时的地理环境是( )
A.寒冷的气候B.火山经常喷发的地区
C.浅海环境D.高山地区
5.
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土壤中空气的含量B.土壤中矿物质的含量
C.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D.土壤中水分的含量
6.

   生物量一般是指生物在某一特定时刻单位空间的个体数、重量或其含能量。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地上生物量、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随经纬度的线性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A.从西北向东南递减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从东北向西南递减
【小题2】该区域的自然植被主要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B.温带草原
C.温带荒漠D.亚寒带针叶林
7.
影响植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水分B.气候C.地形D.土壤
8.
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生物进化B.环境污染C.环境变迁D.全球变暖
9.
导致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生物进化B.环境污染C.环境变迁D.陆地消失
10.
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B.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C.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
11.
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B.三叶虫→鱼类→恐龙
C.元古代→古生代→太古代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

3.选择题(共3题)

12.在学习功的原理后,为了验证结论,小明找来杠杆和动滑轮做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记录

实验

提升重物做功

动力做功

物重/N

高度/h

功/J

动力/N

距离/m

   功/J

   杠杆

10

2

4

0.5

2

动滑轮

4

0.3

1.2

2.2

0.6

1.32

13.

计算:(ab23=(  )

1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kg的薄板和质量m=1kg的物块,都以v=4m/s的初速度朝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当薄板的速度为2.4m/s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