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下图,比较某河源头附近A地和河流经过的B、C、D三地与甲、乙、丙、丁四幅断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B、C、D四地与断面图的对应关系: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B、C、D三处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B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C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D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
(3)A谷口处和D处外力作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作用造成的。
(4)E处因流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1)写出A、B、C、D四地与断面图的对应关系: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B、C、D三处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B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C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D地为_______________作用。
(3)A谷口处和D处外力作用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作用造成的。
(4)E处因流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
2.单选题- (共23题)
2.
下列关于火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火山喷出的岩浆主要来自下地幔中的软流层 |
B.夏威夷群岛是海底火山多次喷发而形成的火山岛 |
C.日本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
D.我国长白山天池是古火山口集水形成的湖泊 |
3.
关于地质作用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
A.地质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 |
B.地壳始终在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和变化 |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和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
D.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可能占优势 |
5.
关于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
B.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入海口地区 |
C.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的口外海滨地区 |
D.各部分均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地区 |
9.
下列关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庐山、泰山等是由内力作用使岩层褶皱隆起形成的 |
B.流水作用使黄土高原的黄土层深厚广大 |
C.岩石断裂形成的构造有利于储存地表水 |
D.背斜是石油储藏的良好构造 |
20.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题。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

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
A.流水、沉积作用 | B.流水、侵蚀作用 |
C.风力、沉积作用 | D.风力、侵蚀作用 |
23.
下列关于公路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地区的地形对公路选线限制较少 |
B.山区修筑公路可就地取材,建设费用较少 |
C.不用避开那些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 |
D.沼泽地区对公路建设影响不大 |
3.选择题- (共4题)
26.图中共有{#blank#}1{#/blank#}种水果。其中橘子有{#blank#}2{#/blank#}个,占总数的{#blank#}3{#/blank#};菠萝有{#blank#}4{#/blank#}个,占总数的{#blank#}5{#/blank#}柠檬有{#blank#}6{#/blank#}个,占总数的{#blank#}7{#/blank#}。
4.填空题- (共4题)
29.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找油区应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_____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图中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_____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向斜在地貌上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
(3)找油区应在图中的_____________处,找地下水应在_____________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______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
30.
根据某地区的地质和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该地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A、B、C三地中,在_____________地有可能找到岩熔风景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

(1)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
(2)该地的地形是_____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
(3)A、B、C三地中,在_____________地有可能找到岩熔风景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
31.
地理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如下几幅地貌景观图片,并提出了以下问题,请你帮他们完成。

(1)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形剖面呈“_______”型。
(2)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貌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形区)。
(4)由流水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貌名称叫_______。

(1)以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形剖面呈“_______”型。
(2)以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貌分布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
(3)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形区)。
(4)由流水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貌是_______图,该地貌名称叫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