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237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4/4/28

1.综合题(共1题)

1.
下图为欧洲局部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西欧最典型气候类型是 ,其对应的植被类型是 。(4分)
(2)图中城市分布特点是 ,影响其布局的最主要社会因素是    。(4分)
(3)判断图中莱茵河上游P河段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4)德国是欧洲非常重视对城市雨水收集的国家。分析城市雨水收集对城市水循环环节带来的影响及其生态效益。(8分)
(5)从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图中莱茵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特点。(6分)

2.单选题(共7题)

2.
下图是我国某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图中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水土流失加剧,水旱灾害增多
B.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耕地
C.土地类型不均衡,草地比重小
D.流域内气候变干,土地沙质化
3.
在设计安装太阳能集热板时,安装水平倾角最大的城市是
A.拉萨B.北京C.广州D.海口
4.
大风和上升气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下图为北京市某日5次观测到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由此可判断,该日有利于PM2.5浓度降低的时段为
A.5-8时B.8时前后C.12-15时D.5-20时
5.
关于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B.暖锋过境后形成连续性降雨
C.气旋带来狂风、暴雨天气D.反气旋控制是寒冷干燥天气
6.
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在香格里拉县突然来个急转弯,转向东北,人们称这天下奇观为“长江第一湾”(下图)。图中甲处地貌及所形成的外力作用搭配正确的是
A.凹岸——堆积作用B.凸岸——堆积作用
C.凹岸——侵蚀作用D.凸岸——侵蚀作用
7.
资料统计显示,我国自然村以每天80到100个的速度在消失。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村规模扩大B.农村人口出生率下降
C.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D.城镇化进程处于上升阶段
8.
“东北大米”质优畅销,其主要优势是( )
A.热量充足,生长快B.冬季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
C.机械化程度高,亩产高D.少用农药,绿色环保

3.选择题(共10题)

9.秦岭﹣﹣淮河线是下列哪两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
10.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特点是(  )
11.珠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特点是(  )
12.下列不属于贵州石漠化现象产生的人为原因是(  )
13.下列既是沿海又是沿边省(区)是(  )
14.下列既是沿海又是沿边省(区)是(  )
15.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16.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是(  )
1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