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舟山中学高二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234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2

1.综合题(共1题)

1.
图为欧洲局部区域1月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A地常年受____________风带控制,当地自然带为_______________,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3分)
(2)此时B地受____________气压控制,其中心气流垂直运动方向为_________,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半年后,c地受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控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洋流F的性质为______,地中海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______。(2分)

2.单选题(共11题)

2.
下表是我国某地某月连续4日气象预报及相关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17日白天气温比18日低,右图中能解释其原因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表中信息可以得出该地
A.冷锋过境导致天气变晴
B.该天气系统引起寒潮天气
C.16日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D.18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降低
3.
2014年12月28日7时,亚洲航空公司一架从印度尼西亚飞往新加坡的客机失联,搜救 工作随即展开。下图示意飞机飞行路线及搜索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图示洋面搜索亚航飞机碎片,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D.地理信息系统
【小题2】此季节,搜索区域的盛行风是
A.西北季风B.西南季风C.东南季风D.东北季风
4.
下图为极地1月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所在大洋是
A.大西洋B.北冰洋
C.太平洋D.印度洋
【小题2】图中乙处的风向是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小题3】图中区域海洋上低气压的成因主要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被海洋上的冷高压切断
B.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海洋上的热低压切断
5.
第10号台风“麦德姆”于2014年7月23日15时30分在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陆,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表示台风“麦德姆”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
A.B.
C.D.
【小题2】台风“麦德姆”登陆期间,福州市气象台观测:7月23日17:00 — 23:30,该市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该时段台风中心行进方向是( )
A.由南向北B.由西南向东北
C.由东南向西北D.由东向西
6.
“一路一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中国与有关国家实现区域合作的平台。读“一路一带”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一路一带”上,位于板块边界附近的城市是
A.内罗毕B.鹿特丹
C.雅加达D.德黑兰
【小题2】若M海域在冬季发生原油泄露,首先受到污染的海域是
A.甲B.乙C.丙D.丁
7.
读下图“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正确叙述是
A.洋流①主要是受盛行西风吹拂形成
B.与北半球气旋方向一致
C.大陆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
D.大陆西岸洋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小题2】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有减湿作用
B.P处因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C.洋流②对南美洲西岸有增温作用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
8.

   内河航运船舶航道的区位选择要根据水流的速度、泥沙沉积的实际情况而定,应尽可能实现节省能源、降低运费成本、运转安全等效益最大化。下图为长江航运图。依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上海港起航逆流运往武汉港的货轮选择泥沙淤积较少的河道左侧行驶。该侧泥沙淤积较少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少B.地基物质坚硬,地质条件优越
C.落差较大,输沙清淤能力强D.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小题2】货船从武汉港装载50万吨钢材返回上海港时,航线多选择河心附近主要是因为
A.船体受沿岸污水的腐蚀小B.通讯、导航设施完善
C.航道宽阔,水深流急D.水流平稳,航运安全
9.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地形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A.甲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
B.乙处岩石由岩浆喷出冷却凝结形成
C.①一②一③岩层年代由老到新
D.地表形态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
【小题2】图中河流
A.在丙处常形成洪积、冲积扇
B.丁处河岸以沉积作用为主
C.丙、丁间河道弯曲,水流平稳
D.冬、春季有明显的凌汛现象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从M到N反映的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小题2】形成上述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是
A.土壤B.地形C.水分D.热量
11.
下图为北半球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地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丙—甲—乙
B.甲山地①为常绿阔叶林带
C.乙山地②为温带草原带
D.丙山地③可能为热带(季)雨林带
【小题2】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B.水分
C.坡向D.地形
12.
我国北方冬季蔬菜的生产主要以温室大棚为主。下图是某地温室大棚示意图,A、B、C是水沟,F为挡风墙,D是工作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温室大棚的朝向大部分不是正南,而是南偏西5-10度,主要考虑
A.避免受经度影响而产生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差异
B.尽可能防止盛行风从工作门进入
C.使棚内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
D.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空间,节省土地
【小题2】水沟A、B、C中一直保持有水,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持续为蔬菜灌溉B.调节室内地面温度
C.维持棚内湿度不变D.减少害虫对蔬菜的伤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