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东汕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232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8/18

1.综合题(共2题)

1.
读某国地形和土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国河流水系特征及形成原因。
(2)推测该国分布最广泛的岩石,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3)该国陆地上主要农业部门是什么?简述其分布特点及原因。
(4)该国首都雷克雅未克意为“冒烟的城市”,但又有人称其为“无烟城市”。请分别为这两种不同的称呼提供依据。
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玉米喜光,苗期需水量少,较为耐旱;拔节后水分需求量急剧增加,特别是7~9月份,对水分要求极高;到成熟期需水量又偏少。近年来玉米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其中70%的种子来自河西走廊的玉米制种基地。玉米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玉米种子并进行筛选储存。下图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示意图。

(1)简述河西走廊城市分布特点。
(2)分析河西走廊发展玉米制种的气候优势。
(3)分析水源条件对河西走廊玉米生长的影响。
(4)你认为河西走廊是否可以建成世界级玉米制种基地?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7题)

3.
下图为加拿大东北部某林场房屋倾斜下沉照片,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森林是
A.亚寒带针叶林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温带落叶阔叶林
【小题2】造成房屋倾斜下沉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B.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频繁导致
C.冻土融化造成地基不稳D.受飓风影响所致
【小题3】该房屋使用人字形屋顶建造的主要原因是
A.保暖B.防止大雪积压
C.便于雨水排放D.防震
4.

   下图为纳米比亚局部区域图。图示地区可观赏“倒沙入海”的奇景:红色沙漠依偎着蔚蓝的海洋,滚滚沙流飞泻入海。上万只火烈鸟聚集在附近的浅滩上。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倒沙入海”奇景的形成 (  )
A.反映了当地气候干旱并盛行离岸风B.源于入海河流的含沙量大
C.将导致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D.是人类填海造陆的结果
【小题2】附近浅滩火烈鸟聚集是由于该地 (    )
A.气候较同纬地区温暖,利于繁殖B.附近雨林茂密,利于栖息
C.沿岸有上升流,鱼类丰富,利于觅食D.地势低平,利于筑巢
5.
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开幕式于北京时间2014年6月13日凌晨2点在下图所示甲国的S市开幕,全部比赛至7月13日在甲国境内12座城市内举行,右图为S市著名的巨手掌雕塑。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开幕时,当地的区时是
A.6月13日15时B.6月13日17时
C.6月12日4时D.6月12日15时
【小题2】足球赛开幕时,图中巨手掌雕塑的影子朝向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小题3】整个比赛期间,S市的昼夜变化情况是
A.始终昼长夜短B.始终昼夜等长
C.始终昼短夜长D.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
6.
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2015年11月2日至8日的最高气温曲线变化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 3日冷空气开始影响北京、沈阳等地
B. 沈阳、北京可能有雨雪天气
C. 该时段内,南京的天气变化最剧烈
D. 该时段内,广州有一次明显的降温过程
【小题2】8日,沈阳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据图推测主要原因是
A. 冷锋过境前,扬起沙尘增多     B. 秸秆燃烧时,烟尘浓度增大
C. 暖锋过境后,悬浮颗粒物增多 D. 供暖燃煤多,烟尘排放增加
7.

   2016年1月1日起,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这是继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我国人口与生育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该政策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有密切关系(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大于7%,称为老龄化社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与我国人口结构比较接近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新增人口,其原因有(  )
①生育观念的转变 ②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③抚养成本上升  ④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大约3000年前,秘鲁(图a)山区的农民采用一种培高田地农业技术(图b),科学家发现用这种方法(技术)种植当地作物是现代种植方式种植产量的三倍。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a显示,秘鲁国
A.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B.地势东高西低
C.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D.国土北部自然带众多
【小题2】下列不属于图b中水渠的作用是
A.灌溉B.排水C.水运D.防霜冻
【小题3】与现代种植方式相比,培高田地农业
A.商品率高B.生产规模大C.专业化水平高D.效益高
9.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读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21世纪初相比,20世纪50年代该地区
A.河流径流量较小B.生物多样性丰富
C.地下水埋藏深D.气温年较差大
【小题2】该地区土地利用方式中,面积增加最大的是
A.湿地B.城市用地C.耕地D.林地
【小题3】导致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垦湿地B.城镇化C.荒漠化D.过度砍伐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