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在澳大利亚东部沿海,由北向南纵贯着著名的山脉大分水岭。下图是“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请在图中绘制出澳大利亚东、西、南3处海洋中的洋流流向:要求寒流用
表示,暖流用
表示。(2)图中E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其形成主要是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
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
(4)图中G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是热带雨林气候,试分析在该地形成该气候的主要原因。(2分)

|


气候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形成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
(4)图中G处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A是热带雨林气候,试分析在该地形成该气候的主要原因。(2分)
2.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台州市常住人口为596.88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81.55万人,2010年自然增长率降至5.21‰。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128.52万人,占21.53%,其中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115.19万人,占外来人口总数的89.6%。
材料二 台州市两次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状况(甲表示第六次人口普查,乙表示第五次人口普查)。[来源:学。科。网Z。X。X。K]

(1)台州市近年来65岁及以上的人口的数量在 ,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 。
(2)从人口自然增长的角度看,当前台州市原住民属于 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可能
导致原住民 等人口问题和 等社会问题。
(3)近年来台州市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判断依据是
。
(4)进入新世纪以来,台州市人口发展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有 , 。
材料一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台州市常住人口为596.88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共增加81.55万人,2010年自然增长率降至5.21‰。全市常住人口中市外流入人口为128.52万人,占21.53%,其中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115.19万人,占外来人口总数的89.6%。
材料二 台州市两次人口普查的年龄构成状况(甲表示第六次人口普查,乙表示第五次人口普查)。[来源:学。科。网Z。X。X。K]

(1)台州市近年来65岁及以上的人口的数量在 ,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有 , 。
(2)从人口自然增长的角度看,当前台州市原住民属于 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可能
导致原住民 等人口问题和 等社会问题。
(3)近年来台州市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判断依据是
。
(4)进入新世纪以来,台州市人口发展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有 , 。
3.
读下图“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陆上“丝绸之路”起点是 省西安市,在气候类型上属 气候。下列四幅农作物景观图在起点城市附近最可能拍摄到的是 (选择填空),导致“丝绸之路”沿线农业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加强道路联通,除利用现有的亚欧第二铁路大陆桥外,还与中亚、西亚地区共同发展铁路运输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
(3)“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进入印度洋之前,沿线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是 (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4)图中“海上丝绸之路”终点处于 气候区,它与同纬度季风气候在气候特点方面的最大的区别是 。

(1)陆上“丝绸之路”起点是 省西安市,在气候类型上属 气候。下列四幅农作物景观图在起点城市附近最可能拍摄到的是 (选择填空),导致“丝绸之路”沿线农业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加强道路联通,除利用现有的亚欧第二铁路大陆桥外,还与中亚、西亚地区共同发展铁路运输网,这种运输方式的优点是
。
(3)“海上丝绸之路”向西进入印度洋之前,沿线国家城市化特点是
,是 (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分布地区。
(4)图中“海上丝绸之路”终点处于 气候区,它与同纬度季风气候在气候特点方面的最大的区别是 。
4.
读“我国棉花种植优势区域分布图” (图19)和“国内棉花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变化曲线图”(图20),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与长江流域棉花优势区相比,我国西北内陆棉花优势区生产棉花有哪些优势自然条件?(2分)
(2)A地发展棉纺织工业有哪些有利区位条件。(4分)
(3)针对图20中反映出的问题,请你提出解决措施。(3分)

(1)与长江流域棉花优势区相比,我国西北内陆棉花优势区生产棉花有哪些优势自然条件?(2分)
(2)A地发展棉纺织工业有哪些有利区位条件。(4分)
(3)针对图20中反映出的问题,请你提出解决措施。(3分)
2.单选题- (共11题)
5.
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潜力是无限的 |
B.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
C.可再生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而非可再生资源的分布没有规律 |
D.自然资源是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
6.
下图为“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小题2】假如你是一位太阳能热水器推销员,只考虑自然因素,最适合和最不适合推销的城市分别是

【小题1】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较大 |
B.降水较少,晴天更多 |
C.地势高,离太阳近,大气辐射强 |
D.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
A.北京 | B.拉萨 | C.上海 | D.重庆 |
7.
北疆阿尔泰山和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的河流,常在1~3月发生洪水灾害,其特征为“一日一峰”,白天流量很大,夜晚消退。结合下图回答以下两题。

【小题1】此类洪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小题2】“一日一峰”反映了当地的环境特征是( )

【小题1】此类洪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 )
A.大气降水 | B.季节性积雪融水 |
C.冰川融水 | D.湖泊水 |
A.气候大陆性强 | B.降水变率大 |
C.冰雪融化快 | D.自然灾害多 |
8.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山水甲桂林,读“桂林山水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塑造桂林山水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小题2】就水循环而言,漓江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小题3】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小题1】塑造桂林山水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 B.冰川侵蚀 |
C.海浪侵蚀 | D.风力侵蚀 |
A.水汽输送 | B.降水 | C.地表径流 | D.地下径流 |
A.差异性 | B.整体性 | C.开放性 | D.独立性 |
9.
读某地景观素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
【小题2】下列是对该景观在形成过程中发生的地质作用的推断,最合理的是( )

【小题1】该地地质构造属于( )
A.断层 | B.山岭 |
C.背斜 | D.向斜 |
A.变质作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风化作用 |
B.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
C.岩浆活动、冷却凝固、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
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地壳运动、侵蚀作用 |
10.
下图为某区域商业网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图中线段表示河流,则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小题2】若图中线段表示公路,则该区域商业中心最可能出现在( )

【小题1】若图中线段表示河流,则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 | B.乙—丙 |
C.乙—丁 | D.甲—乙—丙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11.
下图中左图是“某城市各处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下右图为该城市风向频率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要在该城布局火力发电厂,则最佳区位是城市的
【小题2】据等温线判断,图中 M 处最不可能的功能区是

【小题1】如果要在该城布局火力发电厂,则最佳区位是城市的
A.东南郊 | B.西北郊 | C.西南郊 | D.东北郊 |
A.绿地 | B.重工业区 | C.文化教育区 | D.住宅区 |
12.
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小题2】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 厂址的最佳位置在
【小题3】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的是
【小题4】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由于

【小题1】乙图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A.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 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
C.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 |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中心商务区 | B.行政办公区 | C.旅游休憩区 | D.科教文化区 |
A.自然条件不同 | B.政府政策不同 |
C.技术条件不同 | D.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 |
13.
2015年4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获通过。左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右图为“北京的四合院”,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各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小和最大的城市分别是
【小题2】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利于

【小题1】左图各城市中,服务范围最小和最大的城市分别是
A.保定 | B.唐山 | C.天津 | D.北京 |
A.提升京、津城市化质量 | B.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 |
C.加速钢铁等重工业发展 | D.加速京、津逆城市化步伐 |
14.
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 |
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 |
C.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 |
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 |
1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州首条高架桥——小北高架出世,此后,为缓解日益递增的车流量,减少堵塞,一条又一条的高架桥如雨后春笋般横空出世,织造了一张蔚为壮观的高架路桥网。人民路高架、东濠涌高架到最大规模的内环路高架,至今广州的高架桥长度近50千米,让市民感慨“广州能起高架的地方都架起了”。下图为“广州市某高架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广州市修建高架桥主要成效有
【小题2】进入2000年后,广州新建的高架桥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高架桥的种种批评之声,高架桥陷入了反思的年代。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有

【小题1】广州市修建高架桥主要成效有
A.改善交通状况 | B.提高生活水平 |
C.美化城市环境 | D.提高用地效率 |
A.高架桥占地广,成本高 | B.高架桥速度慢、安全性差 |
C.沿线居民饱受噪声干扰 | D.城市景观遭到割裂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