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2244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8/21

1.综合题(共2题)

1.
图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两处的气压值分别为: ① hPa;② hPa。
(2)图中M、N两个锋面中,表示暖锋的是 ,表示冷锋的是  。
(3)若图中锋面N快速移至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将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2.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丙两处岩层发生弯曲变形的原因是:
(2)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 ;乙 ;丙
(3)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地还是丙地?  地。
(4)写出序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是 ;②是 ;③ 是
(5)对水循环重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使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联系,在其间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②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③使陆地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④使水资源形成不断更新的统一系统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2.单选题(共16题)

3.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火星的“左邻右舍”分别是( )
A.金星、地球B.地球、木星
C.木星、土星D.水星、木星
4.
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氧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5.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
A.30ºN B.75ºNC.60ºND.83º26′N
【小题2】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那一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下图中的(   )
A.B.
C.D.
6.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
A.0°B.23°26′C.66°34′D.90°
7.

   左图为“我国三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右图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中山站B.昆仑站C.长城站D.南极点
【小题2】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右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8.
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
A.华盛顿时间14:00~16:00B.北京时间14:00~16:00
C.华盛顿时间2l:00~23:00D.北京时间21:00~23:00
9.
某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某校一年之内绝大部分时间∠MON接近直角,该校可能位于:
A.中亚B.西亚C.东南亚D.南欧
【小题2】我国某学校,每年有两天不存在∠MON,该校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A.滇B.湘C.皖D.鄂
【小题3】江苏某学校,在一个月内观测到∠MON发生了小一大一小的变化。该月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10.
对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的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A.①风向 ②摩擦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地转偏向力
B.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风向 ③地转偏向力 ④摩擦力
C.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摩擦力 ③地转偏向力 ④风向
D.①地转偏向力 ②风向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摩擦力
11.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小题2】与人们通常所称大气“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相关的主要过程有(   )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②和④
【小题3】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
A.水汽和氧气B.氮气和水汽C.二氧化碳和水汽D.氧气和氮气
【小题4】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增强,③减弱B.②减弱,③增强
C.③增强,④减弱D.②减弱,④增强
12.
下图为海陆间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一天中某时段的气流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常见于夜间
B.该图所示气流运动只见于季风气候区
C.该气流运动因海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不同而产生
D.陆地与海洋的高度差导致该气流运动的形成
【小题2】若此图表示亚欧大陆东部一年中某季节的气流运动,则所代表的典型季节为(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3.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
【小题2】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小题3】“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其作用与下图中所示箭头有关的是 (  )
A.①B.②C.③D.④
14.
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长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正确的是(   )
A.AB.BC.CD.D
15.
2016年8月10日17时25分,第8号超强台风“桑美”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马站镇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20百帕,中心最大风力17级(60米/秒)。据浙江省气象台介绍,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祖国大陆的最强台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灾害性天气成因是
A.气旋B.反气旋C.锋面气旋D.冷锋
【小题2】影响我国的台风源地主要位于
A.太平洋东部B.太平洋西北部C.印度洋D.大西洋
16.
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B.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搬运作用D.流水堆积作用
17.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
A.山岭B.谷地C.背斜D.向斜
【小题2】图中N处的地质作用是
A.沉积作用B.变质作用
C.外力作用D.岩浆活动
【小题3】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18.
该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B.洪积扇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

3.选择题(共1题)

19.

请认真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有关问题.

一粒“尘埃”悄悄地落在一只蟋蟀的背上,细长而闪亮的丝线从“尘埃”中伸出来,开始进入蟋蟀湿润的身体.在它们生长时,这些丝线还释放一些化合物,慢慢地溶解蟋蟀体内的组织.这些丝线还进一步深入蟋蟀的体内.数日后,这只蟋蟀就成为一只塞满致命丝线的空壳.然后这些丝线开始向这只死蟋蟀体外延伸.它们长出柄,并且在顶端生有结状物.一旦一个结状物裂开,就会有数千粒尘埃般的微粒散发出来,风将带着它们再次去“犯罪”.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