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省启东中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考试地理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2003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0/6/24

1.综合题(共4题)

1.

   2008年5月1日开通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进一步推进了长江三角洲的发展。2009年12月15日,堪称“中国第一桥”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该大桥将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并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添加助推力。

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1)两大桥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比较,GDP较大的是______ ;第三产业产值较大的是 ________。
(2)两个地区发展第二产业共同的不利条件是矿物能源缺乏,请说明应对措施。
(3)简要分析港珠澳大桥启用后对珠三角产生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表示地表径流的是_______,其数量大小主要取决于_____(环节)数量的多少。
(2)图中M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___,此处岩层明显呈层状分布,则最可能是三大类岩石中的________岩。
(3)图中N地处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河网纵横。N处地形的成因是什么?
(4)图中水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其对下游河流径流有明显的________作用。
3.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风带),请在图上相应的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2)在“洋流分布模式图”中标出a、b、c、d四处洋流流向,d处洋流属于________(暖流或寒流)。e处洋流对“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中的E处沿海地区气候的影响是____。
(3)D气候类型的成因是_______,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主要受_____ 条件控制。
(5)①自然带近年来遭受人类破坏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这对全球气候产生的主要影响是___,进而对于沿海地区可能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
4.
图15是“我国东南某地城乡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地,最适宜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是    _______ 。
(2)图中甲功能区是__________ ,乙功能区是_______________ 。
(3)在图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4)在图中用图例表示出绿化带的位置。

2.单选题(共8题)

5.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题。
【小题1】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A.废品回收利用B.购买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
C.使用无汞电池D.产品过度包装
【小题2】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 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
2009年7月22日,我国境内发生了本世纪历时最长的一次日全食天 象。2010年1月1日和15日天象奇观“月偏食”与“日环食”又分别上演。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1中涉及的天体系统有几级
A.1级B.2级C.3级D.4级
【小题2】2009年7月22日长江流域日全食发生时,地球所处的位置大致是图2中的
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
【小题3】我省某校天文兴趣小组对上述天象进行了观测并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日全食发生时无线电短波通信会中断
B.日全食发生时会造成局部气温变化
C.1月15日观测日环食的当地时间为18时15分
D.1月1日至15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
7.

   2009 年 8 月,台风“莫拉克”袭击我国东南沿海,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图甲为“我国东南沿海海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和图乙为“台风过境时台北气压变化示意图” 。

根据以上材料,完成题。

【小题1】图乙中的A、B、C、D 四条曲线中和“莫拉克”过境时气压变化状况相符的是
A.AB.BC.CD.D
【小题2】“莫拉克”造成的灾害不包括
A.风暴潮B.狂风C.寒潮D.暴雨
【小题3】在图甲中,此时台湾东部主要是
A.吹海风B.吹陆风C.无风D.微风
【小题4】形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现象的天气系统,最有可能是
A.冷锋B.暖锋C.准静止锋D.反气旋
8.
下图中的数字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

【小题1】图中各数字与地质作用相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固结成岩作用B.②一重熔再生作用
C.③一变质作用D.④一侵蚀作用
【小题2】④过程最终形成的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砂岩B.石灰岩、花岗岩C.玄武岩、花岗岩D.砂岩、玄武岩
9.
读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以该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未来田园模式
【小题2】该城市最不可能的主导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东北风D.西南风
10.
下列关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应该是先发展,后治理
B.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C.从全国来看,我国的自然环境正逐步改善
D.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社会持续发展
11.
图8为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示意图。这一结构被文化生态学家盛赞为江河一森林一村寨一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据此完成。

【小题1】能维持这一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关键是
A.江河B.森林C.村寨D.梯田
【小题2】哈尼族人的村寨都建在半山腰的梯田上方,这是因为
A.可以减轻劳动强度B.可以避免洪涝灾害
C.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D.可以观赏梯田美景
【小题3】在所列的哈尼族文化习俗中,对农业生态起着重要作用的是
A.新年祭祀树神B.长街酒宴庆新年
C.稻田养鱼D.土司制度
12.
南水北调研究自五十年代开始,总体布局被设计为三条调水线路,即西线工程、中线工程和东线工程,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发展需要。2003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标志着南水北调这一跨世纪的构想从此开始变为现实。
西气东输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是“十五”期间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东至上海市,由西向东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和上海共9个省区市,管道全长4000公里。完成题
【小题1】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工程都经过的省区
A.江苏B.浙江C.西藏D.广东
【小题2】两工程建设共同具有的意义是
A.资源的合理调配B.缩小东西差异C.民族团结D.缩小南北差异

3.选择题(共12题)

13.

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般形式是{#blank#}1{#/blank#}.

14.

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般形式是{#blank#}1{#/blank#}.

15.

已知关于x的方程x(xk)=2-k的一个根为2.

16.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实数根说法正确的是(   )

17.

关于x的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值为{#blank#}1{#/blank#}.

18.

关于x的方程 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m的值为{#blank#}1{#/blank#}.

19.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m的值为(     )


20.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根是0,求n的值.

21.

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和6,第三边的长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一个实数根,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

22.

一元二次方程 的实数根为(    )


23.

一元二次方程 的实数根为(    )


24.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实数根的情况:

①方程 有{#blank#}1{#/blank#}个实数根;

②方程 有{#blank#}2{#/blank#}个实数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