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
(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3)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1)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
(2)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3)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2.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2)写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
(3)写出丙地所对应的类型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1)指出从甲地到丁地所反映的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
(2)写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并说明其未横穿大陆的原因。
(3)写出丙地所对应的类型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单选题- (共8题)
3.
2015年7月,NASA宣布发现天体——Kepler452b。Kepler452b绕转的母恒星与太阳极其相似,与母恒星的距离刚好处于“宜居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Kepler452b属于()
【小题2】科学家推测Kepler452b可能适宜人类居住。是基于Kepler452b与地球()
【小题1】Kepler452b属于()
A.恒星 | B.行星 | C.星云 | D.卫星 |
A.表面温度接近 | B.大气厚度相同 |
C.大气成份相同 | D.质量大小相同 |
4.
霾主要出现在近地面低空静风或微风,相对湿度不大的大气形势下。下图为四种地面天气系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小题2】某地冬季受甲天气系统影响,可能出现()

【小题1】最有利于形成霾的天气系统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地面气压下降 | B.阴雨天气 |
C.地面气温上升 | D.无风或微风 |
5.
下图表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序号分别表示各种辐射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与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
【小题2】关于①②③④的含义,描述正确的是( )
【小题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1】①与④的粗细变化,是由于( )
A.大气逆辐射 | B.地面反射 | C.大气削弱作用 | D.大气保温作用 |
A.①是长波辐射 | 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
C.③削弱了太阳辐射 | D.④表示大气逆辐射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6.
下图为某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其中甲、乙位于近地面,则正确的是()
【小题2】若此图表示海陆间循环,其中甲、乙位于近地面,则正确的是()
【小题3】若此图表示北印度洋的大洋环流,则此时()

【小题1】若此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度地区的大气环流,其中甲、乙位于近地面,则正确的是()
A.甲处为赤道低气压带 | B.乙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
C.①为东北信风带 | D.③为高空自东向西的气流 |
A.甲处为海洋,乙处是陆地 | B.④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 |
C.②代表陆地表面蒸发和植物蒸腾 | D.①代表地表和地下径流环节 |
A.北京进入多雨季节 | B.亚欧大陆为高压控制 |
C.印度吹东北风 | D.我国正值冬季 |
7.
2016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我国南方某市天气信息表”。
【小题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中的序号是( )

【小题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正确的是( )
| 最高气温 / ℃ | 最低气温 / ℃ | 风力 | 天气状况 |
11 月 28 日 | 22 | 11 | 微风 | 秋高气爽 |
11 月 30 日 | 7 | 2 | 北风 3 级 | 小到中雨 |
12 月 2 日 | 9 | 2 | 微风 | 晴 |
【小题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中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 B.③②① |
C.⑥⑤④ | D.④⑤⑥ |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 |
B.中午,迷雾重重,仍未散尽 |
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 |
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 |
8.
大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的花岗岩巨石,海拔1100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石上建有一座7.3米的佛塔。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组成巨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小题2】该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小题1】组成巨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 | B.地壳上部 | C.地壳下部 | D.地幔 |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
9.
你是否能想象这样的场景:下图中干燥的荒原曾是水下世界,有巨鲸在捕猎游弋。而今天你可以顺着石头砌边的小道,去看一看那些容纳着亿万年前远古海洋生物化石的巨岩。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在荒原出现,反映出亿万年以来该地区()
【小题2】图示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为()

【小题1】远古海洋生物化石在荒原出现,反映出亿万年以来该地区()
A.陆地相对上升 | B.海水沉积作用加强 |
C.海平面相对上升 | D.海浪侵蚀作用加强 |
A.流水作用 | B.风力作用 | C.冰川作用 | D.生物作用 |
10.
【小题2】新疆和海南的穿衣指数不同,反映了区域环境的( )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读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A.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 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C.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 D.非地带性现象 |
A.整体性 | B.联系性 | C.开放性 | D.差异性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