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


材料二 巴基斯坦于1969年将首都由卡拉奇迁到伊斯兰堡,北部地区由于迁都的影响加快了开发,人口大量迁入,北部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巴基斯坦印度河沿岸有庞大的灌溉系统,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到位,水资源量缺口巨大。
(1)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的滑轨设计适应了当地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指出这种自然灾害的类型,并分析原因。
(2)当新德里迎来一年内日落最迟的那天,说明该日新德里、伊斯兰堡两地昼夜长短的异同
(3)巴基斯坦北部产棉区面积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
(4)说出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对M河段沿岸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从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指出M河段沿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材料一 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


材料二 巴基斯坦于1969年将首都由卡拉奇迁到伊斯兰堡,北部地区由于迁都的影响加快了开发,人口大量迁入,北部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巴基斯坦印度河沿岸有庞大的灌溉系统,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到位,水资源量缺口巨大。
(1)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的滑轨设计适应了当地常发的一种自然灾害,指出这种自然灾害的类型,并分析原因。
(2)当新德里迎来一年内日落最迟的那天,说明该日新德里、伊斯兰堡两地昼夜长短的异同
(3)巴基斯坦北部产棉区面积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
(4)说出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农业开发对M河段沿岸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从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指出M河段沿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2.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北纬45度至70度之间的寒温带地区,针叶林带是大规模林火的常见发生地,而这里的植被对林火也有更强的适应性。
材料二 右图为甲乙两地的降水资料图。

(1)夏季,甲地受___控制,盛行下 气流,降水量少,乙地受___控制,降水量较多。
(2)欧亚大陆东岸由于受___和___影响,针叶林的纬度分布比西岸更___。
(3)乙地区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是___。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该地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是___。
丙是世界三大黑土集中分布区之一,简述该地黑土的形成原因。
材料一 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北纬45度至70度之间的寒温带地区,针叶林带是大规模林火的常见发生地,而这里的植被对林火也有更强的适应性。
材料二 右图为甲乙两地的降水资料图。

(1)夏季,甲地受___控制,盛行下 气流,降水量少,乙地受___控制,降水量较多。
(2)欧亚大陆东岸由于受___和___影响,针叶林的纬度分布比西岸更___。
(3)乙地区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是___。甲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___,该地气候对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是___。
丙是世界三大黑土集中分布区之一,简述该地黑土的形成原因。
3.
(加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甲、乙两城曾经是江西省的重要港口,目前甲城港口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而乙城的港口运输地位却渐趋衰弱。
材料二:2008年冬季我国南方经历了长时间的低温、冻雨和暴雪天气,右图为乙城市1月3日至2月25日用电量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江西三城市7—12月降水量统计。

(1)简述目前甲城港口发展的优势区位。
(2)分别说明江西省7—9月和10—12月降水量相对偏少的原因。
(3)高档圣诞树是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近年来,乙城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圣诞树生产企业的主要承接地。分析乙城承接珠江三角洲高档圣诞树生产企业的有利条件。
(4)1月3日至2月25日,乙城市用电量出现了阶段性差异。请加以描述并说明原因。
材料一:甲、乙两城曾经是江西省的重要港口,目前甲城港口的发展优势更加凸显,而乙城的港口运输地位却渐趋衰弱。
材料二:2008年冬季我国南方经历了长时间的低温、冻雨和暴雪天气,右图为乙城市1月3日至2月25日用电量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江西三城市7—12月降水量统计。

(1)简述目前甲城港口发展的优势区位。
(2)分别说明江西省7—9月和10—12月降水量相对偏少的原因。
(3)高档圣诞树是由鲜活的树装饰而成。近年来,乙城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圣诞树生产企业的主要承接地。分析乙城承接珠江三角洲高档圣诞树生产企业的有利条件。
(4)1月3日至2月25日,乙城市用电量出现了阶段性差异。请加以描述并说明原因。
4.
读我国南方局部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昆明有“春城”之称,昆明夏季凉爽是因为________,冬季不冷是因为________。
(2)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工程,该工程能直接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________问题。
(3)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广东的部分产业向云南转移,其转移的主要是________密集型产业和________密集型产业,对广东产业结构的影响是________。
(4)近年来,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周围农业生产由水稻种植逐渐转向以果蔬、花卉为主,说明该变化发生的原因。

(1)昆明有“春城”之称,昆明夏季凉爽是因为________,冬季不冷是因为________。
(2)图中资源调配工程的名称是________工程,该工程能直接缓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________问题。
(3)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广东的部分产业向云南转移,其转移的主要是________密集型产业和________密集型产业,对广东产业结构的影响是________。
(4)近年来,深圳、广州等大城市周围农业生产由水稻种植逐渐转向以果蔬、花卉为主,说明该变化发生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3题)
5.
(2017·浙江安吉昌硕高中期末)下图为英国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了( )
【小题2】有关英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所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改善大气质量 ②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③减少臭氧层破坏 ④增加就业机会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了( )
A.能源消费总量波动上升 |
B.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 |
C.一次电力比重变化最大 |
D.天然气消费总量变化显著 |
①改善大气质量 ②缓解气候变暖趋势 ③减少臭氧层破坏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6.
下图为世界某地理要素等值线(单位:千米)的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理要素是
【小题2】R值为
【小题3】地震高发地是

【小题1】该地理要素是
A.海拔高度 | B.地壳厚度 | C.冰川厚度 | D.海洋深度 |
A.20 | B.30 | C.40 | D.50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9.
【小题2】图示季节,乙地气候特征是
下图为澳大利亚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甲地盛行东南风 | B.L线可能为冷锋 |
C.图所示为7月份 | D.L线北侧为雨区 |
A.温和多雨 | B.炎热干燥 | C.温和少雨 | D.高温多雨 |
11.
【小题1】甲地无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影响图中6月等积雪持续时间线在乙处向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积雪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无积雪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西风带,降水多 | B.波浪汹涌,海冰稀少 |
C.暖流流经,水域温度高 | D.纬度高,太阳辐射强烈 |
A.洋流 | B.季风 | C.纬度 | D.地形 |
12.
【小题1】若仅依据气候统计资料数据分析,四地中风化壳最厚的是
【小题2】若不考虑四地海拔高度差异,则由北到南的排列顺序为
读四个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仅依据气候统计资料数据分析,四地中风化壳最厚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乙丙丁 | B.甲丁乙丙 |
C.丁乙甲丙 | D.丁丙乙甲 |
13.
(2017·浙江安吉昌硕高中期末)下图为青藏高原纳木错多年水量—气温变化相关性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纳木错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下列西藏的人类活动,与纳木错年平均气温变化相关程度高的是( )
①扩大畜牧业规模 ②发展河谷种植业 ③旅游业快速发展 ④高原湿地的修复

【小题1】影响纳木错水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 | B.降水增加 |
C.水面面积变小 | D.积雪面积变大 |
①扩大畜牧业规模 ②发展河谷种植业 ③旅游业快速发展 ④高原湿地的修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14.
【小题2】四大都市面临的共同城市问题是
下图为世界四个大都市圈核心区域人口密度对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人口出生率高 |
B.人口死亡率低 |
C.外来人口迁入多 |
D.本地人口迁出少 |
A.内涝严重 | B.交通拥堵 |
C.逆城市化 | D.经济衰退 |
15.
【小题1】北京城区扩展较慢的方向是
【小题2】北京市工业布局的变化反映出
下图为北京市工业布局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北京城区扩展较慢的方向是
A.东 | B.西 | C.东南 | D.东北 |
A.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 |
B.城市绿化面积减少 |
C.工业结构趋向重工业 |
D.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
16.
中国四纵四横高速铁路主干线已经基本建成,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速铁路里程达到2.2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2】高速铁路建设的意义主要是( )
①促进新型城镇建设化 ②加大矿产资源外运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小题1】影响高速铁路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资源 | B.经济 |
C.地形 | D.气候 |
①促进新型城镇建设化 ②加大矿产资源外运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优化交通运输结构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