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一天是____月____日前后,北半球节气是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
(2)图中甲、乙、丙三地自转角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
(3)图示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发生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
(4)此时,丙地的地方时是____时,甲地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时。
(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时,全球分属两天的界线是____、____。
(6)不考虑天气和地表高程因素,这一天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可同时观看日落的是____。

(1)这一天是____月____日前后,北半球节气是____,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____(快或慢)。
(2)图中甲、乙、丙三地自转角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
(3)图示该日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____,发生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
(4)此时,丙地的地方时是____时,甲地日出的地方时是____时。
(5)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时,全球分属两天的界线是____、____。
(6)不考虑天气和地表高程因素,这一天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可同时观看日落的是____。
2.
读某地等压线及实际风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_。
(2)该图表示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判断依据是____。
(3)甲乙两地中,风力较小的是____,理由是____。

(1)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_。
(2)该图表示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判断依据是____。
(3)甲乙两地中,风力较小的是____,理由是____。
3.
读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甲图)和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乙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中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规律是____________。
(2)乙图中气候类型是受甲图中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二者夏季气候特点成因不同点是____________。
(3)乙图中⑤与④所处纬度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根据甲图判断南纬10°非洲大陆内部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1)甲图中气压带、风带移动的规律是____________。
(2)乙图中气候类型是受甲图中气压带风带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二者夏季气候特点成因不同点是____________。
(3)乙图中⑤与④所处纬度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根据甲图判断南纬10°非洲大陆内部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4.
读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试简述a、b两洋流形成的动力及影响其流向的因素。
(2)指出c处附近海域著名渔场名称及其形成原因。
(3)若d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简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1)试简述a、b两洋流形成的动力及影响其流向的因素。
(2)指出c处附近海域著名渔场名称及其形成原因。
(3)若d海区有一巨型油轮发生石油泄漏,简述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2题)
5.
下图为东亚地区季风气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冬季和反季风向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2】濑户内海沿岸
【小题3】长春和札幌纬度位置相同,但冬季时札幌的降雪量
明显多于长春,主要是因为
①札幌的冬季气温比长春低
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温度增大
③湿润空气受山脉阻挡形成降雪
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

【小题1】图示区域冬季和反季风向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起伏 |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
C.海陆分布 | D.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
A.冬季寒冷干燥 | B.夏季高温多丽 |
C.终年多晴少雨 | D.一年四季如春 |
明显多于长春,主要是因为
①札幌的冬季气温比长春低
②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后温度增大
③湿润空气受山脉阻挡形成降雪
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水汽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6.
到目前为止,火星是除了地球以外人类了解最多的行星,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到达火星附近并围绕火星运动的探测器属于
【小题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到达火星表面,表明探测器已经离开
【小题3】与地球相比,火星
【小题1】到达火星附近并围绕火星运动的探测器属于
A.小行星、彗星 | B.人造天体、行星 | C.人造天体、卫星 | D.自然天体、小行星 |
A.地月系 | B.太阳系 | C.银河系 | D.河外星系 |
A.体积、质量大 | B.公转周期短 |
C.表面温度低 | D.生命生存条件好 |
7.
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km深度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0,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述现象说明
【小题2】人们可利用地震波
【小题1】上述现象说明
A.地球内部存在岩浆 |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
D.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
A.进行天气预报 | B.传递声音信号 |
C.进行地质勘探 | D.测量地面两点间的距离 |
9.
下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箭头代表气流流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近地面与高空四地的气压关系情况是
【小题2】如果要在该地建一座火电厂,应该选址在

【小题1】图中近地面与高空四地的气压关系情况是
A.③=④>①=② | B.③>④>①>② |
C.③>①>②>④ | D.③>②>①>④ |
A.Ⅰ处 | B.Ⅱ处 | C.Ⅲ处 | D.Ⅳ处 |
11.
下图为南半球某区域高空气压分布图,实线为等压线,虚线表示脊线或者槽线,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E处对应的近地面为晴朗天气,则P处为
【小题2】当Q气压中心位于澳大利亚大陆高空时

【小题1】如果E处对应的近地面为晴朗天气,则P处为
A.气旋 | B.反气旋 | C.冷锋 | D.暖锋 |
A.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 | B.我国东北地区正值春汛 |
C.我国江南地区茶叶飘香 | D.澳大利亚西北部吹偏北风 |
12.
下图为泉州市七库连通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泉州市建设水库,有利于
①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 ②提高流域防洪能力 ③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④加快海陆间水体更新
【小题2】据图推测,泉州市水能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小题1】泉州市建设水库,有利于
①调节水资源空间分布 ②提高流域防洪能力 ③改善流域生态环境 ④加快海陆间水体更新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A.分布均匀 | B.南多北少 | C.东多西少 | D.西北多东南少 |
13.
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数码①②③分别表示
【小题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小题1】图中数码①②③分别表示
A.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 | B.地表水、大气水、地下水 |
C.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 | D.地下水、大气水、地表水 |
A.④ | B.⑤ | C.⑥ | D.⑦ |
14.
读太平洋某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
【小题2】甲处的海水等温线和洋流流向表示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
A.甲洋流属于暖流 | B.海域在北半球 |
C.属于副热带环流 | D.丙洋流属于寒流 |
A.![]() | B.![]() | C.![]() | D.![]() |
15.
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重点缺水地区,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小题2】⑤地区是我国降水最为稀少的地区之一,却不是重点缺水地区,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①人口稀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小②有大河流过,带来大量的水资源③地下水丰富④高山冰雪融水大
【小题3】解决③地缺水问题最有效的措施是

【小题1】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 | B.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
C.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 | 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 |
①人口稀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小②有大河流过,带来大量的水资源③地下水丰富④高山冰雪融水大
A.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增加人工降雨 | B.修建梯田 | C.大力开采地下水 | D.跨流域调水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