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6-2017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176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1/31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毗邻港澳。20世纪80年代受惠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迅速发展,推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该地区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规划和管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
材料二 “广东省及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和“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产值比重图”(图乙)。

(1)简述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根据图乙简述1985年—200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的变化。
(3)近年,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简述产业转移对产业迁入地的有利影响。

2.单选题(共13题)

2.
新年来临之际,某校学生向社会发出使用“电子贺卡”的倡议,其积极意义在于(   )
①倡导低碳生活 ②保护森林资源 ③防治酸雨 ④减少臭氧层破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3.
读下图“三大行星公转轨道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有(   )
A.适宜的温度和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
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
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小题2】图示季节内,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
A.北京B.哈尔滨C.上海D.广州
4.
读“地球的圈层结构示意图”,可知
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④是岩石圈
B.③是被陆地分割成的不连续的圈层
C.自然地理环境即组成地球的各圏层
D.外部圈层与内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5.
读下图“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地中海附近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是由于(   )
A.全年受乙风带影响B.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C.全年受丙气压带的影响D.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6.
冬季农民用人造烟幕防止农作物受冻,图3中箭头能表示其原理的是(   )
A.AB.BC.CD.D
7.
读下图“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
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
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8.
下列地质地貌示意图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A.a和bB.b和cC.c和dD.b和d
9.
下图为我国1979年和2009年的人口“三率”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与我国1979年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国家是(   )
A.日本B.德国C.埃塞俄比亚D.英国
【小题2】我国2009年的人口死亡率为(   )
A.7.08‰B.14.38‰C.5.92‰D.8.17‰
10.
读下图“某城市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行政区B.住宅区C.工业区D.商业区
【小题2】此类功能区通常位于(   )
①城市中心区域 ②高校密集地区 ③交通干道旁边 ④城市边缘地带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11.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我国西北内陆的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
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
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
【小题2】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
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
A.交通不便B.劳动力缺乏
C.资金不足D.土地多盐碱
12.
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B.钢铁工业C.石油化工业D.制糖工业
【小题2】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交通运输B.劳动力价格C.原料D.市场
13.
读下图“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入情况示意图”,若x、y分别为原料及产品的运费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则①、④最有可能分别属于(   )
A.纺织工业、冶金工业B.冶金工业、制糖工业
C.石化工业、制糖工业D.制糖工业、纺织工业
1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研制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926.6
千克,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3.填空题(共1题)

15.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形成乙地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作用(内力或外力)。
(3)丁处地貌是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____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____ (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