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宇宙与地球1.2探索宇宙同步测试

适用年级:二年级
试卷号:48173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12

1.综合题(共5题)

1.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探索广袤星空、认识神秘宇宙的力度不断加深。
材料一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我国宇航员首次实现了太空行走,实现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重大突破。下表是我国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及回收相关资料。

材料二 继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之后,海南的文昌将在“十一五”期间建设成为我国第四大卫星发射中心。

材料三  探索宇宙寻找生命是人类航天的不懈追求。2008年7月25日,美国“阿波罗14”登月计划成员、世界第六位登上月球的宇航员艾德加米切尔说,外星人不仅存在,而且曾多次与地球人类接触。
(1)有人说神舟飞船发射升空是我国把天体运送到太空。这种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从材料一表中可以看出,“神舟”系列发射大部分在晚间进行,其原因是什么?
(3)由材料二判断,成功发射“神舟”号系列飞船的中心是  (填数字)。正在筹建中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优势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三,如果艾德加米切尔所说属实,那么假设外星人来自某星球,试推测该星球上基本的地理环境。
2.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了如下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
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学习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
安装方式:如图,A为量角器直线边投射的日影,AB⊥PA。

测量日期:2012年12月22日。
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
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时58分时角β最小,为52°56′。
(1)判断当地的地理坐标。    
(2)分析当地该日的日出方向和太阳直射地的日出方向。  
(3)该地最接近于长沙、重庆、武汉、西安四城市中的哪一个?
(4)分析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3.
2009年7月22日上午上海将能观察到一次壮观的日全食。读图回答问题。

(1)日全食发生的条件: 
(2)7月22日,月球本影扫过的地形区有 平原和  盆地,这 
里大城市众多、人口密集,是我国普及天文科学知识的重要机遇。在上海、成都、武 汉三城市中,最先看到食甚现象的城市是 。同日上午在月球本影扫过地带 的邻近地区能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则是
(3)日食发生时,是观察太阳外部结构的有利时机,在太阳黑子、太阳风、日珥等天文现象中,最有利于观察的是 现象。 
(4)对上海地区而言,观察日全食和月全食的机会哪一个多,为什么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天王星被发现后,天文学家观察到地球的这位“新兄弟”时时有“越轨”的现象。按照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天文学家推测,也许在天王星之外还有一颗行星,干扰了天王星的运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耶推算出未知行星的轨道是椭圆的,与太阳的距离为天王星到太阳距离的两倍等。与此同时,他给柏林天文台的观测人员加勒写信报告他的研究成果,信中写道:“请你把望远镜对准黄道上的宝瓶星座,即经度326°的地方,那么你将在这个地方的一度范围内,见到一颗九等小星。”加勒在接到信的当晚就进行观测,仅仅花了半小时,果然发现了这颗未知小星,它与计算的位置相差不到1°。又连续观察24小时,发现这颗星在恒星之间缓缓移动,确实是一个游荡着的行星。加勒愉快地给勒维耶回信说:“先生,你给我们指出位置的行星是确实存在的。”这就是海王星。
(1)本材料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文学家所作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出假设的依据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文学家怎样去证明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浩瀚的太空中,“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绕地球飞行了光辉的13年,接待了26支科学实验队伍,进行了16 500次科学实验。但近几年来,它历经了多次撞击、漏气、失火事件,工艺和硬件设备日益老化……1999年8月29日清晨5时,“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结束了它历史上的最后一次科学任务,开始进入无人操作的孤独状态。2001年3月23日,它成功坠入南太平洋指定地域。
(1)为何还要花巨资将工作寿命终止的“和平号”轨道空间站带回地球?________。为达到此目的,还可以将“和平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平号”空间站是________(国家)发射的。
(3)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是在________年。短短的几十年中,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从空间________阶段,进入到了空间________阶段。
(4)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发展,不仅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而且还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各项成果中,属于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面的是________;属于天文学方面的是________。
A.发现地球大气层外还有磁层B.发现了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X射线
C.测量了许多行星表面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成分
D.利用卫星寻找资源和为飞机导航

2.单选题(共15题)

6.
以下关于星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星云是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呈云雾状外表的天体它的主要组成成分是氦
B.同恒星相比,星云具有质量大、体积大、密度大的特点
C.星云的物质密度十分稀薄,主要成分是氢
D.星云是太阳系内部的,是星际物质的更加庞大和更加密集的形式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迄今为止,人类已观测到的宇宙范围即总星系
B.仙女座属于银河系中的天体系统
C.所有星系的光谱线都红移,红移量与距离成反比
D.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星系越远,远离速度相对越小
8.
2004年3月,美国“机遇号”火星车找到火星可能有过适合生命栖居环境的依据,主要是在火星表面发现(  )
A.显示生命起源与演化的化石B.大量被流星体撞击的坑穴
C.曾被水浸润过的迹象D.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9.
测定某颗恒星的光谱线发现其波长变长,说明该恒星正在(  )
A.远离地球B.靠近地球C.位置不变D.恒星光度发生了变化
10.
恒星的光度就是(  )
A.亮度B.恒星辐射的波长C.恒星辐射的总量D.光度越大,亮度越大
11.
关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
B.1970年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于2005年顺利升空和返回
D.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飞行技术的国家
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探究恒星世界不能只靠望远镜观测B.应用光学方法不能测定恒星的速度
C.光谱线被誉为恒星的“指纹”D.天体远离地球时发生红移现象
13.
河外星系与银河系的关系是(  )
A.并列关系B.包含关系C.大与小的关系D.亮与暗的关系
14.
下面________不是研究恒星的方法(  )
A.力学方法B.光学方法C.观测方法D.地层研究方法
15.
行星围绕着太阳公转的轨道是椭圆而不是圆,证明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A.牛顿B.开普勒C.伽利略D.第谷
16.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不能解释(  )
A.行星为什么作椭圆运动B.天体为何能悬在空中
C.预报行星的运动D.太阳系的起源
1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哈勃发现所有恒星的光谱线都红移,并且红移量与距离成正比
B.哈勃发现所有恒星的光谱线都红移,并且红移量与距离成反比
C.有的星系在远离我们,有的星系在靠近我们
D.星系越远,远离速度越小
18.
现代宇宙学是探讨(  )
A.银河系的起源的学科B.太阳系的起源的学科
C.总星系的起源的学科D.生命的起源的学科
19.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开创了从太空观测、研究地球和整个空间的新时代,其时间及发射的国家是(  )
A.1957年苏联B.1975年俄罗斯C.1957年美国D.1975年美国
20.
航天时代(  )
①可以突破地球及其大气层 ②可以突破太阳及其影响 ③人类的足迹可以到达地球以外的行星 ④实现了对月球的直接取样观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