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浙江省选考(学考)十校联盟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1709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8

1.综合题(共3题)

1.
(加试题)左图为非洲某区域图,右图为纳马夸兰南部地区的气候资料图,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纳马夸兰沙漠有着5000万年的历史,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3500多种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
材料二 2016年9月12日纳米比亚与美国签订的牛肉出口协议正式生效,纳米比亚可以向美国市场出口牛肉产品。
(1)简析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适合多肉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
(2)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角度说明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
(3)据天文年历显示,2017年某日18:59(北京时间)地球过近日点,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位置为    ,此后三个月内,纳马夸兰地区的昼夜长短变化有何特点。
(4)简述纳米比亚出口牛肉产品的社会经济条件。
2.
读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峡① 为欧洲与亚洲的分界线。②海域面积逐渐 (扩大或缩小),因为该地位于板块的 边界。
(2)③地动物为适应  环境,表现出夜行、昼眠、耐旱等特点,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特征。
(3)④地人口增长模式是 ,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4)⑤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从洋流角度简析成因。
3.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干旱等效频度指的是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降水相对变率是降水平均偏差(实际降水量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百分比,是衡量降水稳定程度的指标。左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右表为我国部分城市不同时段降水相对变率表。
材料二:古代的“草原森林丝路”起始于森林茂密的黄河中游,起点一般认为是长安(今西安),它还随朝代更替政治中心转移而变化。隋唐年代(589年~896年)“草原森林丝路”空前繁荣,唐中叶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1)说出武汉和开封发生旱灾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原因。
(2) 为改善图示长江河段的水质,从提高河流自净能力角度简述可以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
(3)说明唐中叶以后黄河流域“草原森林丝路”衰落的原因。

2.单选题(共13题)

4.
下列属于天体系统的是
A.仙女座大星云B.木星C.狮子座D.织女星
5.
读某大洲(阴影部分)某时等压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四地,雨区最可能出现在(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图示季节,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甲地飓风来袭较频繁
B.乙地河流进入枯水期
C.丙地地壳运动较频繁
D.丁地树木进入落叶期
6.
“月夜苦寒”是因为月夜
A.①大B.②大C.③小D.④小
7.
“天河工程”论证会于2016年9月在青海省西宁举行,“天河工程”用人工干预方式改变大气水汽分布,一旦成功,有望在青藏高原地区增加降水。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天河工程”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B.降水C.径流输送D.水汽输送
【小题2】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A.蒸发强烈B.降水充足C.土壤肥沃D.冰川广布
8.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处地质构造及地貌的成因是(  )
A.背斜,顶部岩层下降,凹陷成谷地B.背斜,顶部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C.向斜,槽部岩层下弯,凹陷成谷地D.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形成谷地
【小题2】关于图示地质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地后期以外力作用为主B.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乙处是明显的地垒构造D.丙地最适合建造隧道
9.
海洋蓝洞形成于第四纪冰期时的陆上溶洞,后因海平面上升被海水淹没而形成。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海洋蓝洞形成时期生物发展的主要事件是
A.哺乳动物时代B.人类时代C.裸子植物时代D.孢子植物时代
【小题2】材料中海平面上升的原因是
A.人类活动B.臭氧层被破坏C.地壳下沉D.全球气候变化
10.
从干燥的荒漠地带或寒冷的苔原地带,到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地带,风化壳(风化产物残留原地)逐渐加厚的原因是
A.流水与风力侵蚀逐渐增强B.流水与风力沉积逐渐增强
C.物理与化学风化逐渐增强D.化学与生物风化逐渐增强
11.

   2016年12月,某市率先在全国开启“智慧治水”模式,推出一款河道水质APP,初步解决“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问题,达到造全民治水、人人参与的目的,并在全市安装57个监控点位,实现河道实时监控的可视化。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道水质App的推出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
A.考虑后代人的需要B.提倡公众参与
C.追求舒适优美环境D.转变发展模式
【小题2】通过实时监控可以找到河道污染物的排污企业,并对该企业作出相应处理。寻找排污企业的过程运用了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A.GIS和VRB.GPS和RSC.RS和GISD.GPS和VR
12.
浙江省在2016年底全面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取消户口性质区分。这种户籍改革有利于( )
A.促进人口迁移B.减轻城市环境问题C.缓解人口老龄化D.加大城乡差距
13.
下图是“两地年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①位于南半球,②位于北半球)”。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①、②两地,下列功能区布局均合理的是
A.B.C.D.
【小题2】与①地相比,②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雨热同期B.光照充足,气温日较差大
C.降水量多D.热量充足,气温年较差大
14.
2016年11月份,由中国出发的首支贸易试点车队抵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并将货物装船发往海外,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示范和先行项目的中巴经济走廊正式贯通。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巴经济走廊两端自然地理环境的共同特征是(   )
A.气候温暖B.地形平坦C.降水稀少D.土壤肥沃
【小题2】瓜达尔港的建设沿用了中国深圳模式,影响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因素有(   )
①自然资源丰富  ②国家政策支持  ③科学技术发达  ④地理位置优越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
2016年9月27日,世界最大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贯通仪式隆重举行,大桥主体工程由桥—岛—隧集群而成。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港珠澳大桥的主要作用是
A.提升港澳的城市等级
B.形成新的交通枢纽
C.改变广州的功能分区
D.加速珠三角区域融合
【小题2】港珠澳大桥主体以隧代桥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大桥的建设成本B.增强大桥的通行能力
C.增加海域的通航能力D.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
16.
读某地湿地构成百分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A.南方地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C.北方地区D.青藏高寒区
【小题2】近年来该地湿地萎缩严重,其主要原因是
A.地质灾害频发B.城市建设占用
C.工业污染严重D.填海造陆占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