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2009 年 12 月 31 日,国务院批复海南岛国家旅游岛战略,提出将海南岛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和经营好免税店,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国际购物中心。
材料二:海南省区位图(图24 )和旅游资源全布图(图25)
材料三: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但由于发展起步晚,基础差,目前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仍然比较落后,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科学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材料四:香港素来有“东方之珠”,商品来自世界各地的美誉,拥有迷人的景色,是亚太地区的交通中枢要地。香港是自由港,大部分商品不收关税。香港中西文化合壁的独特风格,对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1)海南岛有热带风光、海滩浴场、红色旅游、古代遗迹状、名人故居等,这说明该地旅游资源的状况
和 状况较好。(2分)
(2)当前海南岛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4分)
(3)香港繁荣的购物旅游与未来的“海南免税岛”相比,具有哪些优势? 。(4分)


(1)图中所示的全球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曲线与__________变化曲线比较接近,海水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南北____________附近的海域。
(2)赤道附近海域水温最高,海水盐度曲线却呈波谷状,其原因是_______。
(3)海水最主要的热源是______。全球海水表层温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
(4)图中甲处等温线弯曲明显,水温较同纬度两侧海区_____,其主要是受_________。

(l)该城市的布局形式是___________。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
(2)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应将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搬迁到 A 、B、C、D 区域中的_______区。但由于资金等问题,目前搬迁难度大,现又准备对 C 区街道进行改造,则应重点拓宽___________走向的街道,原因是__________。
(3)分析该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择题- (共7题)
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lank#}1{#/blank#} .
A.a与b相比,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1℃时,a与b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将30g a物质溶于50g溶剂中,可得到80g溶液
D.从t2℃降温至t1℃时,c有晶体析出
(2)如图2所示,将盛有c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置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需向烧杯内加入下列哪种物质,才能使试管内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blank#}2{#/blank#}
A.浓H2SO4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 E.硝酸铵.
探究:
木呷惹、阿依莫两同学对教室墙壁脱落的一块白色固体产生兴趣,他们将白色固体带到了化学实验室.
经查阅资料得知:白色固体是石灰浆与空气中的物质作用的产物,他们猜测可能的成分为:
猜测一:氢氧化钙 猜测二:碳酸钙 猜测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于是他们将白色固体捣碎研成粉末,放入烧杯,加水,不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于A、B、C三支试管,残渣备用.
他们在A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则猜测二不成立.他们又在残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生成的气体导入B试管,结果变浑浊,由此证明,猜测三成立.
探究:
木呷惹、阿依莫两同学对教室墙壁脱落的一块白色固体产生兴趣,他们将白色固体带到了化学实验室.
经查阅资料得知:白色固体是石灰浆与空气中的物质作用的产物,他们猜测可能的成分为:
猜测一:氢氧化钙 猜测二:碳酸钙 猜测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于是他们将白色固体捣碎研成粉末,放入烧杯,加水,不断搅拌,静置,取上层清液于A、B、C三支试管,残渣备用.
他们在A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则猜测二不成立.他们又在残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生成的气体导入B试管,结果变浑浊,由此证明,猜测三成立.
3.单选题- (共5题)


【小题1】有关表中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火星大气密度低,主要原因是火星体积、质量小 |
B.火星表面温度低,唯一原因是距离太阳太遥远 |
C.火星公转周期太长,所以火星上昼夜温差大 |
D.火星上没有温室效应 |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④⑤⑥ | D.⑥⑦⑧ |

【小题1】该月份,①②两地相比较
A.①地风力较大 |
B.②地风力较大 |
C.两地风力相当 |
D.两地风力大小均取决于地面摩擦力 |
A.西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东南风 |
【小题1】下列关于澳门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地面积的增加 | B.城市人口的增加 |
C.第二产业增加和第三产业减少 | D.农业用地大幅减少 |
A.调节城市大气碳氧平衡 | B.有明显的增温降湿效应 |
C.减少城市地区日照时间 | D.消除城市大气酸雨污染 |

【小题1】a 、 b 两地农业
A.a 为大牧场放牧业 | B.b 为乳畜业 | C.a 为商品谷物农业 | D.b为季风水田农业 |
A.气候 | B.河流 | C.煤矿 | D.距海近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7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