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古人通过对每个节气的天气、物候现象的观察来把握季节的变迁,并以此来指导农事活动。
表1 我国秋季的主要节气

(1)说出我国秋季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特点。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开始。此时,华北地区于夜间始现白霜。呈现出“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的肃杀景象。
(2)简述“秋分”至“霜降”期间华北地区的气温特点。
晚秋时节气温波动大,空气温度常会突然下降,使地表温度骤然降到0℃以下。农作物因此受到损害,造成霜冻灾害。在霜冻来临前,农民通过在田地间燃烧柴草、牛粪等制造大量烟雾,以此防御霜冻,称为“烟熏法”。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有关知识解释“烟熏法”防御霜冻的原理,并说出此方法带来的其它影响。
“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古人通过对每个节气的天气、物候现象的观察来把握季节的变迁,并以此来指导农事活动。
表1 我国秋季的主要节气

(1)说出我国秋季昼夜长短的时空变化特点。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开始。此时,华北地区于夜间始现白霜。呈现出“深秋柳陌露凝霜,衰草疏疏碧水凉”的肃杀景象。
(2)简述“秋分”至“霜降”期间华北地区的气温特点。
晚秋时节气温波动大,空气温度常会突然下降,使地表温度骤然降到0℃以下。农作物因此受到损害,造成霜冻灾害。在霜冻来临前,农民通过在田地间燃烧柴草、牛粪等制造大量烟雾,以此防御霜冻,称为“烟熏法”。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有关知识解释“烟熏法”防御霜冻的原理,并说出此方法带来的其它影响。
3.
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位于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镇。某学校地理教师来到周口店遗址进行地理实践活动踩点。读 “周口店遗址景区示意图”,完成下面问题。

(1)写出周口店河的大致流向。
(2)从景区大门到山顶洞,有a、b两条路径。景区工作人员建议沿a路径上山参观山顶洞,老师们则选择沿b路径上山参观山顶洞。说明工作人员推荐a路径及老师们选择b路径的理由。
(3)老师们登顶观景台。估算观景台到圣火广场的相对高度。绘制观景台到圣火广场的地形剖面图,并推断从观景台是否可以看到圣火广场。
(4)周口店遗址发现的各洞穴,曾经生活过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20万年前新洞人、1-3万年前山顶洞人。说明不同时期的远古人类选择栖身岩洞的共同特点。

(1)写出周口店河的大致流向。
(2)从景区大门到山顶洞,有a、b两条路径。景区工作人员建议沿a路径上山参观山顶洞,老师们则选择沿b路径上山参观山顶洞。说明工作人员推荐a路径及老师们选择b路径的理由。
(3)老师们登顶观景台。估算观景台到圣火广场的相对高度。绘制观景台到圣火广场的地形剖面图,并推断从观景台是否可以看到圣火广场。
(4)周口店遗址发现的各洞穴,曾经生活过50万年前北京猿人、10-20万年前新洞人、1-3万年前山顶洞人。说明不同时期的远古人类选择栖身岩洞的共同特点。
4.
读图下图和表1-表3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表1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260 m)
表2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海拔 23m)
表3 杭州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简析杭州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表1 重庆气候资料(29.6°N,106.5°E,海拔260 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最低气温(℃) | 5.6 | 6.9 | 10.9 | 15.1 | 19.0 | 21.5 | 24.5 | 24.5 | 20.4 | 16.2 | 11.5 | 7.2 |
表2 武汉气候资料(30.6°N,114.1°E,海拔 23m)
1961-1990年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最低气温(℃) | -0.5 | 1.4 | 6.1 | 12.2 | 17.7 | 21.8 | 25.2 | 24.6 | 19.4 | 13.4 | 7.2 | 1.5 |
表3 杭州多年平均降水量(mm)月分配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降水量 | 43 | 75 | 90 | 137 | 179 | 223 | 160 | 276 | 182 | 102 | 44 | 51 | 1562 |
(1)对比说明重庆和武汉两地冬季气温特征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简析杭州6月、7月、8月,这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 (共17题)
5.
【小题1】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小题2】发射时
【小题3】发射当日
【小题4】与海南文昌发射基地相比,西昌发射基地
北京时间9月23日5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北纬28°,东经102°)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47、48颗北斗导航卫星。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小题1】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A.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能和风能 |
B.工作中面临最大的威胁是多变的天气 |
C.其绕地运行速度比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小 |
D.其绕地飞行所处的天体系统就是地月系 |
A.全球与西昌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小于1/2 |
B.北京的观众可以在6时10分收看同步直播 |
C.太阳正在从正东方向升起 |
D.发射场建筑物影子为一天中最长 |
A.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 B.太阳直射赤道,黄赤交角为0° |
C.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 D.正午太阳高度角自西昌向南北两侧递减 |
A.白昼更长 | B.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 |
C.自转线速度更大 | D.昼夜变化幅度更大 |
6.

【小题1】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对应的是右图中的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左图为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与光合有效辐射相对应的是右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我国PAR的分布与气温分布一致 |
B.青藏高原PAR数值高的是因为右图中的④大③小 |
C.影响四川盆地与内蒙古高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 |
D.影响塔里木盆地与华北平原PAR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
7.
地理实践活动是地理学习的重要途径。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为开学后,北京某校地理教师组织2019级高一年级某班同学学习日晷。同学们听金老师授课,并在日晷北侧观测观察日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两年前的9月10日-11日,日面出现3群黑子,老师组织部分同学去学校天文台观看黑子。期间还发生了大级别的耀斑,该耀斑可能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

【小题1】图中为开学后,北京某校地理教师组织2019级高一年级某班同学学习日晷。同学们听金老师授课,并在日晷北侧观测观察日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拍照者面向北为同学们拍照 |
B.该节课授课的日期在秋分日以前 |
C.上课期间地上影子变长并逆时针旋转 |
D.该节课下课后同学们直接吃午饭 |
A.影响地球上固定电话、有线广播的通信质量 |
B.诱发地震、暴雨等灾害 |
C.我国寒温带地区可看见炫丽变幻的极光 |
D.产生“磁暴”现象 |
8.
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新加坡(2°N)、巴黎(49°N)、乌鲁木齐(47°N)、开普敦(34°S)4个城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城市是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①~④分别代表的城市是
A.开普敦、巴黎、乌鲁木齐、新加坡 |
B.乌鲁木齐、巴黎、开普敦、新加坡 |
C.乌鲁木齐、开普敦、巴黎、新加坡 |
D.巴黎、乌鲁木齐、新加坡、开普敦 |
A.①地冬至日的白昼最长 |
B.②地沿岸的洋流是寒流 |
C.③地降水集中在7月份 |
D.④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
9.
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5个城市中
【小题2】当北京时间为11:00时,该主题公园不在开放时间的城市是

【小题1】图示5个城市中
A.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 B.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
C.巴黎和洛杉矶冬季降水的成因相同 | D.有3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 |
A.香港 | B.洛杉矶 |
C.奥兰多 | D.巴黎 |
11.
臭氧层是大气层中臭氧浓度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距离地面约20~30千米的高空,它能有效吸收紫外线,保护人类健康。读 “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关于大气的垂直分层,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对流层 |
B.平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
C.能反射无线电短波的电离层最高可达85km |
D.极光等现象主要出现在热层 |
12.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小题2】图乙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甲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下图中,甲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乙是①、②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
C.丙地阴雨,受气旋影响 |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 |
A.①-丁 | B.①-丙 |
C.②-乙 | D.②-丁 |
13.
我国南方某地新建一小型水库,某日两时刻(3时和15时)测得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分布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库中心区的气温日变化最大 |
B.造成水库及其东西两侧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拔 |
C.白天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
D.晚上风由水库吹向四周 |
14.
【小题2】图中( )
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A.①比②气温高 | B.②比③气温低 |
C.③比④气压低 | D.④比①气压高 |
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
B.③处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 |
C.气流流向:②→①→④→③→② |
D.等压面分布状况可能出现在夜晚 |
15.
《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蕴含的某种科学道理对应图中( )
A.![]() | B.![]() |
C.![]() | D.![]() |
16.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小题2】若A天气系统向西移动经过福州,然后继续北上,图乙中四条曲线最能反映福州气压变化过程的是
【小题3】该天气系统向西移动,可能给福建山区带来关联的灾害是
【小题4】外出旅游时遭遇台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小题1】此时,台北的风向是
A.东南风 | B.西北风 |
C.东北风 | D.西南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台风 | B.海啸 |
C.风暴潮 | D.滑坡 |
A.加强对台风监测和预警 | B.在高大树木下避风避雨 |
C.关紧门窗,在室内躲避 | D.台风眼过境时及时返程 |
17.
下图为某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各纬度带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是
【小题2】图示季节
【小题3】受海陆分布的影响,可能在其周围出现强低气压中心的是

【小题1】图中各纬度带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是
A.20°~30°盛行东北风 | B.30°~40°盛行上升气流 |
C.40°~50°盛行西北风 | D.50°~60°盛行下沉气流 |
A.贵阳气温较高,正值雨季 | B.杭州春暖花开,雨雾绵绵 |
C.昆明空气清凉,冻雨不断 | D.北京秋高气爽,红叶满山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8.
读某地某日气温实况图,下列现象及其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1:00-2:00降温幅度最大,原因是地面辐射最弱 |
B.最低气温出现在6:00,此时开始出现逆温 |
C.9:00-11:00气温不断上升,原因是大气逆辐射不断增强 |
D.最高气温出现在14:00,此时大气逆辐射最强 |
19.
下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
B. M地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
C. 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D. 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小题2】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B. 
C.
D. 

【小题1】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
B. M地位于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
C. 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
D. 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
【小题2】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C.


20.
霾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根据所学完成下列对霾天气分析正确的是
A.霾的形成与低层大气稳定及污染物排放多有关 |
B.冷锋天气过境会出现大风扬尘,加重霾的灾情 |
C.受经济发展的影响,霾的灾情乡村比城市严重 |
D.霾的预报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持通讯畅通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