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1651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1/30

1.综合题(共2题)

1.
首届上海航运青年文化节上,青年代表将215个世博漂流瓶委托远洋轮船投至公海,向各国朋友发出参加上海世博会的邀请。读“太平洋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沿_____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运动的;图中代表洋流①~⑤的数码中,流向箭头与实际不符的是 ;洋流的形成与东北信风有关的是 (填数字),与东南信风有关的是 。(填数字)
(2)假设洛杉矶的朋友收到漂流瓶,则漂流瓶可能随着洋流②、③而来。其中洋流③是受(  )影响形成。 
A.东北信风B.中纬度西风C.极地东风
(3)洋流⑥的性质为 (寒流、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可以概括为
(4)洋流⑧附近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渔场,其名称是    ,渔场的成因是
(5)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发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洋流对海洋污染的不利影响为    
2.
如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 ,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  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  。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自然带的气候类型相同,这两个字母是 ,气候类型是
(3)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 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
(4)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   规律,它的形成是以 为基础,在 。(低、中、高)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2.单选题(共17题)

3.
下列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流的哪岸相连
A.甲、乙B.乙、丙
C.丙、丁D.甲、丁
4.
读“大气气温垂直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A.Ⅰ层底部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D.Ⅲ层
【小题2】Ⅰ层大气最主要的热量来源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5.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
A.春季B.夏季
C.秋季D.冬季
【小题2】图中③地的盛行风向为
A.东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南风
6.
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小题2】图中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A.AB.BC.CD.D
7.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的地区,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控制,形成
A.地中海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海洋气候D.热带沙漠气候
8.
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干燥少雨
C.夏季炎热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9.
读图(白色部分为云系),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属于
A.暖锋B.冷锋
C.气旋D.反气旋
【小题2】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是
A.天气晴朗B.狂风暴雨
C.绵绵细雨D.大风降温
10.
寒潮若在春季爆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尘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1.
“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反映出寒潮的益处是
A.高低纬度热量交换
B.缓解冬季旱情,提高土壤肥力
C.抑制有机质分解,保持肥力
D.保持物种的繁茂
12.
读“某地的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循环的箭头是
A.a、b、c、dB.b、c、h、e
C.d、e、f、gD.e、f、g、h
【小题2】长江三峡的建设,体现了人类对图中哪个环节的影响
A.aB.b
C.cD.d
【小题3】下列能实现图中b环节功能的是
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
13.

   下图为美国西部的波浪谷景观照片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波浪谷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因砂岩上的纹路像波浪而得名。这种地貌是在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由红色碎屑岩沉积而形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组成波浪谷的岩石按其类型应为图中的    (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图中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应上右图中的数字序号为   (  )
A.冷却凝固 ①B.冰川侵蚀 ③
C.外力作用 ②D.变质作用 ④
14.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素有“地球伤疤”之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读图判断东非大裂谷属于图中①—④中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在图中①---④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的
A.①B.②
C.③D.④
15.
地理环境中各事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事象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事象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的中心事象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B.气候变化
C.森林被破坏D.围湖造田
【小题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B.区域性C.整体性D.差异性
16.
我国CO2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限制和压缩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消耗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③大力建设林业生态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能耗工业转移到西部地区发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17.
读“全球气候的长期演变图”,回答下题。

全球气候变化状况的基本特点是(  )
A.全球气温逐渐升高
B.降水量总的趋势在增加
C.冷暖干湿交替
D.气候变化周期长短一致
18.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易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山区公路一般都修成“之”字形,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B.地形
C.植被D.土壤
19.
读“‘热岛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热岛效应”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温室效应
B.臭氧层的破坏
C.城市大量消耗能源释放废热
D.城市水域面积小,对气候的调节作用不大
【小题2】很多城市在市区与郊区之间广种花草林木,其主要目的是
A.避免市区大气污染物污染郊区
B.净化空气、增湿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