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48163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2/15

1.综合题(共5题)

1.
下图为某日地球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图示时刻,A 点地方时是_____;该日 B 点正午太阳高度角是_____。
(3)简述此后三个月内,太原市的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4)指出该日全球范围内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地区。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 年 12 月 6 日,中央气象台预报:随着“大雪”节气临近,我国中东部多地进入“速冻”模式。2018 年下半年以来最强的一股冷空气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将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下图示意 2018 年 12 月 6 日某时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

(1)判断此时太原的风向,丙比较太原与乌鲁木齐的风力大小。
(2)推测图中虚线处锋面系统类型,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3)预测合肥市 12 月 6 日及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
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改善学校生态环境,我国某学校规划建设“海绵校园”,如下图所示。

(1) 列举出“海绵校园”对水循环影响显著的两个环节。
(2)分析建设透水砖合增加绿化面积在建设“海绵校园”中所起的作用。
(3)除了图中所示的措施外,请你在为建设“海绵校园”提出一条可行的建议。
4.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洋流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甲地(欧洲西部 )冬季的气候特征,并从大气环流和洋流角度分析成因。
(2)乙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试从洋流的角度,分析其渔业资就发货源丰富的原因。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考证,秦汉以前黄土高原曾是森林茂密、山清水秀的地方。但由于历史上几次农牧业经营方式的改易,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以及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战场厮杀等原因,林草植被大量破坏。
(1)指出秦汉以来黄土高原地区发生变化的主要自然地理要素,并说明其变化的人为原因。
(2)简述上述要素的变化对黄土高原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原因。

2.单选题(共10题)

6.
2018 年猎户座流星雨的高峰期出现在北京时间 10 月 21 日夜晚至 22 日凌晨。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我们用肉眼观测到的猎户座属于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
【小题2】当太原市某天文爱好者凌晨 1: 00 观看猎户座流星雨时
A.纽约(西五区)夜幕降临B.莫斯科(东三区)午宴在即
C.东京(东九区)烈日当空D.夏威夷(西十区)晨光绚丽
7.
2018 年 10 月 11 日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 7.0 级地震,震源深度 40.3 千米。地震后,相同区域又发生了三次 5级以上地震。下图示意巴布亚新几内亚部分区域及其所处板块位置。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巴布亚新几内亚地震频发的原因是处于
A.两大板块的生长边界B.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C.三大板块的生长边界D.三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小题2】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A.地光B.上地幔C.下地幔D.地核
8.
下图示意某年 9 月 23 日正午北半球甲、乙、丙、丁四地高度为 1 米的竹竿影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四地中,属于热带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四地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一次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丁丙甲乙D.丁丙乙甲
【小题3】图示日期之后的半年内,甲地竹竿的日影
A.逐渐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9.
2018 年 12 月 8 日 2 时 23 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后续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开启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嫦娥四号探测器由地表发射至太空的过程中,大气层温度的变化是
A.持续升高B.降低-升高-降低-升高
C.持续降低D.升高-降低-升高-降低
【小题2】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远大于地球表面,是因为月球
A.无大气的保温作用B.表面地势起伏大
C.天气瞬息万变D.背面阳光照射不到
10.
下图示意某物质循环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若此图示意北半球低纬环流,则
A.①为东北信风B.甲为赤道低气压带
C.③为东南信风D.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小题2】若此图示意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则
A.①处盛行西南风B.②洋流为寒流
C.③海域位于北半球D.④处有大渔场
11.
2018年10月8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报告,称如果气候变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預计全球气温在2030年至2052年间将比工业化之前升高1.5°C。下图示意对流层的受大气热过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与全球变暖直接相关的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全球变暖会导致全球水热分布格局的变化,加剧自然灾害。这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
A.整体性B.差异性C.过渡性D.群发性
12.
2018 年 9 月 16 日第 22 号台风“山竹”的中心在广东省江门市沿海登陆,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4 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台风“山竹”所属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B.暖锋C.气旋D.反气旋
【小题2】台风“山竹”水平气流呈
A.顺时针辐合B.逆时针辐合C.顺时针辐散D.逆时针辐散
13.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山竹”过境期间江门市气压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4.
风向标(下图)是测定风来向的仪器。一般安装在四周空旷、离地约 10 米高的垂直轴上。在风压作用下,风标箭头指向风的来向。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一般而言,夏季太原市风向标箭头多指向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小题2】夏季太原市盛行风主要来源于
A.亚洲高压B.亚洲低压C.太平洋高压D.东南信风
15.
2018 年 8 月 13 日,两列中欧班列从山西临汾开出,经满洲里出关,历经俄罗斯、白俄罗斯和波兰,于 9 月 4日抵达德国杜伊斯堡。这是来自山西的中欧班列首次抵达德国。下图示意中欧班列路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临汾和杜伊斯堡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常绿硬叶林
C.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小题2】中欧班列沿途自然植被的变化最能体现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