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18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试题(一)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1633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9

1.综合题(共1题)

1.
左图为“泰国位置示意图”,右图为“泰国首都曼谷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各题。

(1)泰国位于东南亚,其____________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种植____________(粮食作物)。
(2)简述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特点。
(3)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请列举两个方面说明科技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单选题(共12题)

2.
下列关于太阳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氧
B.黑子、耀斑和极光都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C.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大约是17年
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3.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与木星相邻的行星是
A.金星、地球B.地球、土星C.火星、土星D.水星、火星
4.
下图中①圈层表示
A.地幔B.地壳C.地核D.软流层
5.
北京时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中国第一次在月球留下“足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英国伦敦(中时区)的华侨观看“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的直播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A.15日12时35分B.14日12时35分
C.15日20时35分D.14日20时35分
【小题2】“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时,下列地区白昼最长的是
A.大连B.北京C.上海D.深圳
6.
读下面四种不同降雨类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冷锋影响下,能形成(  )
A.梅雨B.伏旱
C.秋高气爽D.狂风暴雨
7.
读下图“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
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小题2】下列渔场中,不是由于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渔场是
A.秘鲁渔场B.北海渔场
C.纽芬兰渔场D.北海道渔场
8.
桂林山水甲天下,下图为“桂林山水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塑造桂林山水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D.波浪侵蚀
【小题2】桂林山水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差异性B.整体性C.开放性D.独立性
9.
下列地区人口合理容量最小的是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青藏高原
10.
韩国“三星”电子集团在西安投资电子装配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技术B.劳动力C.市场D.交通运输
11.
与黄山市相比,北京市的
A.辐射影响大B.服务范围小C.职能种类少D.城市等级低
12.
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从首都北京到广州,全程2294千米,最短用时约8小时,是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下图为“京广高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京广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资源C.文化D.经济
【小题2】高铁沿线城市某些路段的两侧,常架起近两米高屏障的主要目的
A.减轻噪声污染B.保证行驶安全
C.净化城市空气D.美化沿线环境
【小题3】京广高铁的运营
A.加快了沿线城市间客运速率
B.增加了沿线城市间货运总量
C.促进了沿线资源跨区域调配
D.实现了沿线地区间产业转移
13.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可持续发展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D.文化可持续发展
【小题2】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小题3】建国以来,黑龙江三江平原丧失了大量天然沼泽,保护该区域湿地的有效措施是
A.封山育林B.商业开发C.疏浚河道D.退耕还湿

3.填空题(共2题)

14.
下图为某日光照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节气为北半球_____日(冬至、夏至),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___。
(2)图示日期,全球出现极昼的范围是____,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度,B点的昼长是___小时。
(3)图示A、B、C三点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15.
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形成乙地地貌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作用(内力或外力)。
(3)丁处地貌是________,形成该地貌的外力作用是________。
(4)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________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________ (填数码代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