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然界的水中同位素16O含量高,同位素18O含量极少。水在蒸发、凝聚过程中存在同位素分馏效应,蒸发时含同位素16O的水优先汽化,凝聚时含同位素18O的水优先液化。大气水中所含同位素18O比重与气温呈正相关。地质学家通常从冰川中获得不同年代的冰芯,分析其中同位素18O含量的变化,推断古气候变化过程。中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厚度最大的古里雅冰帽( 35°17′N,81°29′E)位于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垭口。下图示意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含同位素18O的比重递减过程。

(1)与海洋水相比,古里雅冰芯所含同位素18O的比重较低,运用水循环原理加以分析。
(2)古里雅冰芯中多数年份的冰层存在明显的微粒含量高的污化层。分别说明该冰芯中春夏季形成的冰层微粒含量高,冬季含量低的原因。
(3)通过对冰芯中同位素18O的研究可推断古气候的演变。说明选取古里雅冰芯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4)几十万年以来冷暖变化过程形成的冰层中,古里雅冰芯与格陵兰地区的某冰芯所含同位18O比重变幅存在差异,比较两者变幅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自然界的水中同位素16O含量高,同位素18O含量极少。水在蒸发、凝聚过程中存在同位素分馏效应,蒸发时含同位素16O的水优先汽化,凝聚时含同位素18O的水优先液化。大气水中所含同位素18O比重与气温呈正相关。地质学家通常从冰川中获得不同年代的冰芯,分析其中同位素18O含量的变化,推断古气候变化过程。中低纬度地区、海拔较高、厚度最大的古里雅冰帽( 35°17′N,81°29′E)位于青藏高原西昆仑山垭口。下图示意大气水相对于海洋水所含同位素18O的比重递减过程。

(1)与海洋水相比,古里雅冰芯所含同位素18O的比重较低,运用水循环原理加以分析。
(2)古里雅冰芯中多数年份的冰层存在明显的微粒含量高的污化层。分别说明该冰芯中春夏季形成的冰层微粒含量高,冬季含量低的原因。
(3)通过对冰芯中同位素18O的研究可推断古气候的演变。说明选取古里雅冰芯作为研究对象的理由。
(4)几十万年以来冷暖变化过程形成的冰层中,古里雅冰芯与格陵兰地区的某冰芯所含同位18O比重变幅存在差异,比较两者变幅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1)简述早期该城市选址的原因。
(2)A、B、C三处中最有可能成为高级住宅区的是哪一处?请说明理由。
(3)若要在D、E两处发展微电子工业和精细化工工业,试简述两处应分别布局的工业区,并说明理由。
(4)简述该城市发展后郊区农业生产的变化及其原因。
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

(1)简述早期该城市选址的原因。
(2)A、B、C三处中最有可能成为高级住宅区的是哪一处?请说明理由。
(3)若要在D、E两处发展微电子工业和精细化工工业,试简述两处应分别布局的工业区,并说明理由。
(4)简述该城市发展后郊区农业生产的变化及其原因。
2.单选题- (共6题)
3.
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小题2】该地所属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小题1】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A.春分 | B.夏至 | C.秋分 | D.冬至 |
A.琼 | B.新 | C.苏 | D.赣 |
4.
下图中四地位于同一大陆西岸沿海低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
【小题2】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大致相同的两个地区是( )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地位置最南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6.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市甲、乙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该市工业区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题1】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方便 | B.乙区居民收入一般高于甲区 |
C.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 | D.乙区远离市中心,房价低 |
A.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 B.接近中心商业区,有利于结构调整 |
C.邻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 D.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
7.

【小题1】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小题2】光伏农业大棚内,太阳能LED灯的主要作用是
光伏农业是光伏发电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棚顶利用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光伏系统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下图为我国某地光伏农业大棚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光伏农业大棚生产效益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表形态 | B.风速大小 | C.天气状况 | D.土壤性质 |
A.提高大棚夜间温度 | B.延长农作物受光时间 |
C.捕杀棚内农作物害虫 | D.方便农民夜间劳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