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都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1605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3/3

1.判断题(共9题)

1.
一年中因为地球公转而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消失的最大范围的界线,称为南、北极圈。(  )
2.
东亚季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  )
3.
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不同性质的气团交汇处,天气现象复杂。(  )
4.
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节约用水,是目前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唯一途径。(  )
5.
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强烈释放形式,对地表形态都起到削高填低的作用。 (  )
6.
“小猿搜题”、“作业君”、“作业狗”等“搜题APP”属于后天性资源。(  )
7.
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有关,与科技发展水平无关。(  )
8.
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的促进作用,是产业地域联系的重要表现。(  )
9.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述遵循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

2.综合题(共2题)

10.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2000~2005年苏州和淮安两市粮食产量变化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江苏省城镇化发展地区差异和2000年~2010年人口迁入地区差异示意图”。

(1)与淮安相比,苏州2000~2005年粮食产量变化主要原因。
(2)与苏北相比,苏南人口迁移的特点是________;苏南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材料分析,苏南与苏北应如何相互协作,共同发展。
1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部地区(下图)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中部六省,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在中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角色。

(1)山西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
A.土地荒漠化严重B.煤炭等能源价格下降 
C.环境污染加剧D.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2)加快“西电东送”工程建设对山西省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3)促使长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不断向安徽转移的推力有________、________。
(4)中部崛起的优势区位条件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共14题)

12.
北宋郭熙在《四时之风》中有云:“春风能解冻,和煦催耕种。夏风草木熏,生机自欣欣。秋风杂秋雨,夜凉添几许。冬风似虎狂,书斋皆掩窗”。其四时之风不同,是因为(  )
A.地球自转B.地球的公转及黄赤交角的存在
C.昼夜交替D.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13.
2015年11月美国科幻电影《火星救援》在国内上映。古人称之为“火”星是由于其表面地质有大量的氧化铁(铁锈),呈现鲜艳的红色。火星的自转周期比地球略长,约24.6229小时。火星有很多特征与地球相似,它距离太阳22794万千米;火星大气远比地球的稀薄,火星上的平均温度为-23℃。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片中多次提及“太阳日”,下列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B.地球自转的周期
C.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比火星长D.一个太阳日内,地球自转了360°
【小题2】火星探测器获取火星特定区域照片,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遥感B.GPS全球定位系统
C.GIS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小题3】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在10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  )
A.火星昼夜交替周期适中B.火星大气稀薄,保温效果差
C.火星与太阳距离太远D.火星缺乏液态水
14.
下图为“‘地球号’研究船钻探示意图”,此船值得期待的科技成果是:钻探到地幔。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中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A.岩石圈 ‚地幔 ƒ地壳
B.岩石圈 ‚软流层    ƒ地核
C.地球内部圈层  ‚软流层    ƒ地核
D.地球内部圈层  ‚岩石圈    ƒ地壳
【小题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钻探到地幔过程中,钻头将经过岩石圈
B.钻探到地幔的过程中,可能接触到变质岩
C.钻头钻探过程中将经受高温高压的考验
D.图中的生物圈仅存在于水圈的上部
15.
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图中ABC表示晨昏线(其中AB表示昏线)。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
A.2时B.10时
C.14时D.22时
【小题2】有关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带A控制,温和多雨
B.风带B控制,寒冷干燥
C.气压带D、风带E交替控制下,雨热同期
D.D气压带成因属于热力因素
16.
读我国某市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A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B.东北风
C.西北风D.西南风
【小题2】近年来,我国北方部分城市热岛强度有所增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全球变暖影响B.太阳辐射增强
C.市区排放热量和温室气体增多D.城市绿地增加
17.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人类过度破坏植被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最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  )
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C.水汽输送量减少
D.地下径流增加
【小题2】对该流域地表径流含沙量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不包括(  )
A.气温日变化及其年变化
B.降水量及降水强度
C.土壤类型及地形坡度
D.土地利用状况及规模
18.
科隆群岛是位于北纬1°42′与南纬1°30′之间的南美洲在太平洋中的火山群岛上,在岛上,居然有生活在南极寒冷地带的企鹅漫步。
结合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科隆群岛部分海岸形成有利于企鹅生活的自然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暖湿,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地面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少,气温低
B.受赤道逆流影响,降温减湿
C.有秘鲁寒流经过,带来凉爽的海水,还携带了大量的养分和鱼群
D.受低纬信风影响,带来凉爽的海风
【小题2】近期调查显示,科隆企鹅的数量仅余1500只左右。下列导致企鹅数量减少的原因最可信的有(  )
①全球气候变暖,水温有所增高 ②火山爆发,生态改变 
③大量涌入的游客,破坏生态环境 ④渔业资源遭受破坏,鱼类绝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小题3】图中地区相应的气候形成了对应的自然带,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是(  )
A.差异性B.开放性C.整体性D.复杂性
【小题4】自然带甲-乙-丙的变化体现的自然带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分别是(  )
A.纬度地带性规律 热量B.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水分
C.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  水热状况D.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形起伏
19.
   在吉林省长白山区的望天鹅火山下,有一条叫做“十五道沟”的山谷,沟中的玄武岩柱整齐、笔直,仿佛严阵以待的军队(图甲)。图乙为地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  )
A.a ①B.b  ③C.c  ④D.d  ②
【小题2】有关图乙中地貌形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与当地气候无关 ②经历了地壳的升降运动 
③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④受高温高压变质形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

   有的学者将区域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
D.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小题2】图中各点分别A、B、C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
A.C—A—BB.B—C—AC.B--A--CD.A--B--C
21.
2016年5月,宁启铁路复线开通10对动车,南京至南通由4个小时缩短至约2个小时,南京到扬州最快半个小时。未来江苏13市、26县都将通高铁,形成1小时交通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城市群中,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广的城市是(  )
A.上海B.南京C.苏州D.启东
【小题2】宁启铁路复线开通的意义有(  )
①加强区域之间的联系,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②有利于加快沿线港口和旅游资源的开发
③可大幅提高客货运输能力和质量,满足区域客货运输增长需要。
④将进一步完善铁路网和江苏省交通运输格局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2.

   白色家电是指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等可以替代人们家务劳动的电器产品。进入21世纪,我国白色家电工业区加快了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下图示意我国白色家电工业区与转移承接区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的大趋势是(  )
A.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省市转移B.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南内陆地区转移
C.由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向自然资源丰富区转移D.由综合性工业区向轻工业区转移
【小题2】我国白色家电产业承接地的区位优势有(  )
①交通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②高等院校众多,科技力量较强
③潜在消费市场广阔
④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
⑤“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国家惠民政策的实施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23.
下列说法不符合图示“绿色交通”理念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行车线路B.革新技术,减少车辆污染排放
C.完善公共交通并提倡步行、自行车出行D.加强城市路网建设,合理分流车辆
24.
下图表示某区域的三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由甲至丙,城市周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自然条件 ②市场需求 ③农业技术 ④地价高低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从甲到丙地理环境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城区下游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②河网密度变大
③环境污染加剧 ④城区年平均气温升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5.
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读下图,完成下题。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集效应增强
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应
C.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大城市聚集效应减弱
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4.填空题(共2题)

26.
图甲为“某日极点太阳照射投影图” ,图乙是“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AD线表示晨昏线中的________线。
(2)此时A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点钟,该日B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
(3)图甲所示日期地球处在图乙所示的________位置上,该日地球公转速度在一年中相对较________,________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27.
读“欧洲12月某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和甲国某城镇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此时B地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A城附近天气系统过境将出现________天气。
(2)甲国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________业,其主导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
(3)图乙中该城镇向北扩展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4)若在D、E两处选建一化工厂,你认为较适合的是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9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