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此时下列地区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①西北地区 ②华北地区 ③东北地区 ④长江中下游地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3)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在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多为_______天气。
(4)日本和韩国在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多为________天气。
(5)A、B两地中,气温将明显下降的是_______。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此时下列地区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①西北地区 ②华北地区 ③东北地区 ④长江中下游地区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
(3)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在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多为_______天气。
(4)日本和韩国在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多为________天气。
(5)A、B两地中,气温将明显下降的是_______。
2.
洋流是海水运动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图,分析探究下列问题.
(1)都柏林和圣约翰斯所处的纬度差不多,但1月份都柏林的气温为8℃时,圣约翰斯常在0℃以下,这是为什么?
(2)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用“△”标出纽芬兰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3)古代,哥伦布从欧洲去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不同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试解释其原因.
(4)1978年3月,一艘叫“阿摩科•卡迪兹”号的油轮在英吉利海峡附近失事,使2.95亿升原油泄入海中.你认为洋流会给这次海上石油污染带来什么影响?
3.
读下面的“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A,B,C,D四地,属于背斜的是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
(3)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
(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D四地应选择_____地。
(5)如果E岩层是透水层,该地区也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那么该地区是否有石油的储藏?如果有,是A,B,C,D四地中的何地?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1)图中A,B,C,D四地,属于背斜的是___,属于向斜的是_____,属于断层的是______。
(2)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地壳的________运动造成的。
(3)图中B处成为谷地,C处成为山地,主要原因是:
(4)要在图示直线的深度上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在A,B,C,D四地应选择_____地。
(5)如果E岩层是透水层,该地区也有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那么该地区是否有石油的储藏?如果有,是A,B,C,D四地中的何地?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11题)
4.
城市路灯的照明时间受自然条件影响。下图示意某年北京市二分二至日路灯照明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图四个日期中,对应夏至日的是
【小题2】造成北京市路灯照明时间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上图四个日期中,对应夏至日的是
A.a | B.b | C.c | D.d |
A.天气变化 | B.地球自转 | C.地球公转 | D.太阳运动 |
5.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天气系统为( )
【小题2】图中阴影部分所示可能为( )

【小题1】图示天气系统为( )
A.北半球气旋 | B.北半球反气旋 |
C.南半球气旋 | D.南半球反气旋 |
A.大风区 | B.阴雨区 | C.高温区 | D.锋后区 |
6.
【小题1】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
【小题2】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规律,对甲、乙两地存在的气压中心的描述正确的是( )
读世界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单位:hPa)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判断此时北半球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甲地为低压中心——位于亚欧大陆中部 |
B.乙地为高压中心——位于大西洋中部 |
C.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
D.甲地是亚洲低压中心,乙地是北太平洋高压中心 |
7.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判断图中N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
【小题2】下列气候类型与M、N点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小题3】造成M、N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判断图中N地的气候成因及特征是( )
A.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寒冷干燥 |
B.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
C.全年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
D.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干燥 |

① ② ③ ④
A.M—①、N—③ | B.M—④、N—③ | C.M—④、N—② | D.M—①、N—② |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地形地势 | D.海陆位置 |
8.
【小题1】此时段我市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
【小题2】在此季节,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其目的是
下图为我市某同学暑假期间在路边看到的“新栽树木遮阳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段我市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
A.持续的高温天气 | B.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
C.冷锋过境出现寒潮 | D.反气旋发展成台风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
9.
下图示意一年中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变化规律(图中数字为月份与日期)。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小题2】从图中可看出赤道低气压带位置的变化

【小题1】导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 | B.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 |
C.地球的自转运动 | D.海洋和陆地分布的差异 |
A.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同步 | B.滞后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
C.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相反 | D.超前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
10.
【小题2】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下图为我国新疆沙拉依灭勒河某年河流流量过程线,该年洪峰比正常年份高得多。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湖泊水 |
B.冰川融水 |
C.季节性积雪融水 |
D.地下水 |
A.冬季降雪量过大 |
B.春夏季气温过低 |
C.夏季降水异常偏多 |
D.夏季冰川融水量过大 |
11.
下图示意印度洋局部洋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据图推断,此时为北半球( )
【小题2】影响M、N两处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3】图中阴影部分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据图推断,此时为北半球(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地形、盛行风 |
B.陆地形状、地转偏向力 |
C.地形、地转偏向力 |
D.陆地形状、盛行风 |
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 |
B.亚马孙河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 |
C.离岸风和上升补偿流影响显著 |
D.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 |
12.
城市内涝的发生与城市的水循环密切相关。下图为某城市水系统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小题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环节中,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小题3】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内涝严重,从水循环的角度来看,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为
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 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
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 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
A.取水——保护水源地 | B.输水——减少过程损耗 |
C.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 D.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
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特大暴雨不断增多
②城市化速度加快,地面硬化率扩大,地面渗透力下降
③城市多地处平原或谷地,地势低洼,容易形成积水
④城市河湖的蓄泄洪和排水管网的排水设计能力偏低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13.
右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在考察过程中发现甲、乙岩层中存在同一时期的古生物化石,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
【小题2】下列地形与图中左侧乙岩层所在岩块成因相同的是( )

【小题1】该地质剖面景观图的地质构造类型是( )
A.背斜 | B.向斜 | C.断层 | D.褶皱 |
A.渭河平原 | B.华山 | C.富士山 | D.阿尔卑斯山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