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12月)地理(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158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22

1.单选题(共26题)

1.
“三江(长江、黄河、澜沧江)源” 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湖泊广布。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对象是
A. 红树林 B. 大熊猫 C. 湿地 D. 古村落
2.
建设长江上游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
A.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 繁衍物种、维护生态多样性
C. 防风固沙、调节气候 D. 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3.
下列环境问题在柴达木盆地发生概率最大的是
A.酸雨B.赤潮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4.
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潮汐的形成B.树木的生长
C.信风的移动D.石油的生成
5.
下列能源中,由太阳辐射能转化而来的是
A.风能B.潮汐能C.核能D.地热能
6.
下图为某河流中游一断面不同年份枯水期与洪水期水位线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该断面水位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 年B.1980 年C.1990 年D.2000 年
【小题3】【小题4】2000 年较1990 年水位年变幅减小,其原因可能是1990~2000 年间流域内
A.上游围湖造田B.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大
C.下游用水增加D.下游水土流失减轻
7.
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8.
我国的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下列有关地名均按此规律命名,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沈阳在沈水之南
B.衡阳在衡山之南
C.江阴在长江之北
D.华阴在华山之南
9.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区域性能源基地”是我国能源建设的重要措施,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水能区域性基地是
A.AB.BC.CD.D
【小题2】核能开发、应用基地是
A.AB.BC.CD.D
10.
石油素有“经济血液”之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加,预计2010年将达到14500万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上表可以反映出的问题是
A.美国、日本的能耗量并不高
B.加大我国石油的开采量,更深入的做好石油勘探工作是保证能源安全的唯一途径
C.我国工业的生产工艺还有待提高
D.我国人均石油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低,但我国石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
【小题2】根据上表反映的情况,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A.压缩生产规模B.倡导循环经济
C.减少资源开发D.控制人口数量
11.
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B.热量丰富C.降水丰沛D.土壤肥沃
12.
由于灌溉措施不当,在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土壤沙化C.水体富营养化D.土壤次生盐渍化
13.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这些不同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形条件差异B.政策导向影响
C.水热条件差异D.饮食习惯影响
14.
广东省实施下列措施中,对减轻酸雨强度没有影响的是(   )
A.西气运输B.兴建小水电
C.建设核电站D.改良酸性土壤
15.
下列解决青藏高原牧区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
A.樵采天然植被B.开发利用太阳能
C.大力发展薪炭林D.加大煤炭的开采
16.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小题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小题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17.
山西省煤炭储量丰富,煤炭的开发利用对该省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B.纺织工业C.加工工业D.采掘工业
【小题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B.采掘工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主体地位
C.原料工业呈持续上升趋势D.采掘工业的比重逐年降低
18.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洪涝灾害频发
D.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19.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在同样的水位线,1954年容积为314亿立方米,1998年容积为170亿立方米。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洞庭湖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A. 减少长江中游枯水期径流量     B. 削减长江下游汛期洪峰流量
C. 增大长江上游洪水期径流量     D. 调节湖区周围局地小气候
【小题2】引起洞庭湖蓄水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入湖泥沙增多 B. 引水灌溉 C. 上游修建水库 D. 围湖造田
20.
我国自主研制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
A.跟踪航母行踪B.监测森林病虫害状态
C.预报台风路径变化D.模拟城市道路交通量
21.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景观所示的地区可能是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
【小题2】下列条件与形成这一居住景观最相关的是
A.降水丰富B.地表平坦
C.土质特性D.水系发达
【小题3】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B.洪涝灾害
C.地层下陷D.土壤盐渍化
【小题4】该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A.水稻B.小麦C.青稞D.甘蔗
22.
大洋洲某岛屿附近漂浮着一座来自南极冰架的巨大冰山,为了航行安全,需对此冰山进行动态监测,可采用的最佳手段是
A.3S(RS、GIS、GPS的统称)技术B.大比例尺地形图量测
C.实时录像监控D.实地调查
23.
若内蒙古自治区的荒漠化加剧,可能导致(   )
A.长江出海口出现咸潮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重
C.华北地区沙尘暴增加D.珠江流域出现水体污染
24.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城市中,有可能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A.湖北武汉B.吉林长春C.黑龙江大庆D.广东东莞
【小题2】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A.依托原有资源,做大做强资源加工型产业
B.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
C.停止开发矿产资源,全面进行矿区复垦
D.争取更多资金扶持,加大矿区开发力度
25.
我国煤炭主产区煤炭外运主要采取输煤和输电相结合的形式。输电就是煤炭产地建发电站,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再通过电网输送,这种做法不会影响当地的
A.气候类型B.产业结构C.就业机会D.空气质量
26.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小题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A.1~2月B.4~5月C.9~10月D.11~12月
【小题3】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是
①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②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③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可从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选择题(共2题)

27.

读“日本略图”回答问题。

28.Everyone in the team wants to{#blank#}1{#/blank#}(赢)the football match.

3.多选题(共7题)

29.
某大城市推广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主要是因为
A.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B.可缓解能源需求压力
C.太阳能清洁、无污染D.太阳能昼夜发电稳定
30.
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A.地形复杂崎岖不平B.土壤肥沃土质疏松
C.降水时空分配不均D.河湖淤塞排水不畅
31.
为了有效减少我国的CO2排放量,合理的做法是
A.限制国民日常消费品的生产与供应B.加快新型能源开发,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C.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节能产业D.严格闲置石油消费和燃煤发电
32.
与火电相比,水电的优点是
A.可再生B.投资少C.清洁D.受气候影响小
33.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A.航运、发电和灌溉B.防治水污染,净化水源
C.鱼类洄游产卵,保护流域生态环境D.调节河川径流的季节变化,抵御洪水
34.
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A.源头——规定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B.上游——开发坡耕地,发展水稻种植
C.中游——依托天然航道,发展内河航运
D.河口——利用巨大流量,开发水能
35.
能源流动可分为横向和纵向两种形式,横向流动是指能源在不同区域间流动,纵向流动是指能源的转化利用过程。下列关于能源流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横向流动主要是从能源富裕地区流向能源紧缺地区
B.横向流动不会导致单位能源成本上升
C.纵向流动要求区域间交通便捷
D.纵向流动有利于环境污染治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