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6题)
6.
下图为某河流中游一断面不同年份枯水期与洪水期水位线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该断面水位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小题3】【小题4】2000 年较1990 年水位年变幅减小,其原因可能是1990~2000 年间流域内

【小题1】【小题2】该断面水位变化最大的年份是
A.1970 年 | B.1980 年 | C.1990 年 | D.2000 年 |
A.上游围湖造田 | B.上游植被覆盖率增大 |
C.下游用水增加 | D.下游水土流失减轻 |
8.
我国的山、水一般呈东西走向,山之南与水之北向阳,故山南水北为阳,反之为阴,下列有关地名均按此规律命名,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
A.沈阳在沈水之南 |
B.衡阳在衡山之南 |
C.江阴在长江之北 |
D.华阴在华山之南 |
9.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设区域性能源基地”是我国能源建设的重要措施,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水能区域性基地是
【小题2】核能开发、应用基地是

【小题1】水能区域性基地是
A.A | B.B | C.C | D.D |
A.A | B.B | C.C | D.D |
10.
石油素有“经济血液”之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石油进口不断增加,预计2010年将达到14500万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上表可以反映出的问题是
【小题2】根据上表反映的情况,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小题1】从上表可以反映出的问题是
A.美国、日本的能耗量并不高 |
B.加大我国石油的开采量,更深入的做好石油勘探工作是保证能源安全的唯一途径 |
C.我国工业的生产工艺还有待提高 |
D.我国人均石油占世界人均水平的比重低,但我国石油总量排在世界前列 |
A.压缩生产规模 | B.倡导循环经济 |
C.减少资源开发 | D.控制人口数量 |
13.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这些不同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形条件差异 | B.政策导向影响 |
C.水热条件差异 | D.饮食习惯影响 |
16.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小题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小题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小题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 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 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 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小题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小题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 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 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 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 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17.
山西省煤炭储量丰富,煤炭的开发利用对该省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读山西省工业增加值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小题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经济的核心部门是
A.原料工业 | B.纺织工业 | C.加工工业 | D.采掘工业 |
A.加工工业一直呈下降趋势 | B.采掘工业逐渐取代加工工业占到主体地位 |
C.原料工业呈持续上升趋势 | D.采掘工业的比重逐年降低 |
18.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大幅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
B.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洪涝灾害频发 |
D.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气候 |
19.
【小题1】洞庭湖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A. 减少长江中游枯水期径流量 B. 削减长江下游汛期洪峰流量
C. 增大长江上游洪水期径流量 D. 调节湖区周围局地小气候
【小题2】引起洞庭湖蓄水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入湖泥沙增多 B. 引水灌溉 C. 上游修建水库 D. 围湖造田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在同样的水位线,1954年容积为314亿立方米,1998年容积为170亿立方米。
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洞庭湖对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A. 减少长江中游枯水期径流量 B. 削减长江下游汛期洪峰流量
C. 增大长江上游洪水期径流量 D. 调节湖区周围局地小气候
【小题2】引起洞庭湖蓄水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入湖泥沙增多 B. 引水灌溉 C. 上游修建水库 D. 围湖造田
21.
下图是我国某地景观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景观所示的地区可能是
【小题2】下列条件与形成这一居住景观最相关的是
【小题3】该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4】该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

【小题1】图中景观所示的地区可能是
A.内蒙古高原 | B.黄土高原 |
C.云贵高原 | D.青藏高原 |
A.降水丰富 | B.地表平坦 |
C.土质特性 | D.水系发达 |
A.水土流失 | B.洪涝灾害 |
C.地层下陷 | D.土壤盐渍化 |
A.水稻 | B.小麦 | C.青稞 | D.甘蔗 |
22.
大洋洲某岛屿附近漂浮着一座来自南极冰架的巨大冰山,为了航行安全,需对此冰山进行动态监测,可采用的最佳手段是
A.3S(RS、GIS、GPS的统称)技术 | B.大比例尺地形图量测 |
C.实时录像监控 | D.实地调查 |
24.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城市中,有可能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小题2】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
【小题1】下列城市中,有可能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是
A.湖北武汉 | B.吉林长春 | C.黑龙江大庆 | D.广东东莞 |
A.依托原有资源,做大做强资源加工型产业 |
B.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转型 |
C.停止开发矿产资源,全面进行矿区复垦 |
D.争取更多资金扶持,加大矿区开发力度 |
25.
我国煤炭主产区煤炭外运主要采取输煤和输电相结合的形式。输电就是煤炭产地建发电站,将煤炭就地转化为电力,再通过电网输送,这种做法不会影响当地的
A.气候类型 | B.产业结构 | C.就业机会 | D.空气质量 |
26.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如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小题3】田纳西河流域实施梯级开发的有利影响是
①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②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③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可从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

【小题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 |
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 |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 |
A.1~2月 | B.4~5月 | C.9~10月 | D.11~12月 |
①有利于整个流域进行有效的防洪调度
②提高了流域内的通航能力
③为区域开发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供应
④可从根本上防治流域内的环境污染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7题)
31.
为了有效减少我国的CO2排放量,合理的做法是
A.限制国民日常消费品的生产与供应 | B.加快新型能源开发,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
C.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节能产业 | D.严格闲置石油消费和燃煤发电 |
34.
长江流域不同地区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A.源头——规定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
B.上游——开发坡耕地,发展水稻种植 |
C.中游——依托天然航道,发展内河航运 |
D.河口——利用巨大流量,开发水能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