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伏尔加河(图1)是欧洲最长河流,发源于东欧平原上的瓦尔代丘陵,注入里海,全长3688千米,落差256米,河水主要靠积雪融水补给。流域内资源丰富,人口密集,是俄罗斯工业、农业和内河航运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俄罗斯在伏尔加河上修建了众多的水电站,年平均发电量达395亿千瓦小时(度)。同时,还修建了伏尔加—顿河、伏尔加—波罗的海等运河,使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黑海和白海(北冰洋)航运联为一体。下表和图2分别为图1中①②两地气候资料和建电站前相对流量季节变化图。


(1)说出①②两地的植被类型。
(2)说出与①地比较,②地主汛期在时间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3)简述伏尔加河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橙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障碍。对柑橘的利用除鲜果和柑橘汁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相继从柑橘果品中分离提取出橙黄色素、柠檬苦素、食用纤维素等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198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

(1)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使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请分析其成因过程。
(2)冬季夜晚,图b中②地的柑橘树比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3)有人建议在该地大力发展柑橘加工工业,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出理由。
2.单选题- (共8题)

【小题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1月 | B.4月 | C.7月 | D.10月 |
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 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
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 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 |
【小题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上游水电站增多 | B.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
C.下游降水量减少 | D.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
A.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 B.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
C.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 D.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

喇叭沟门有天然白桦林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大气环流 | D.地形 |
甲图中OM、OL分别是北半球某地树木一年中正午日影最短和最长的影子,ML与河流PQ段正好垂直;乙图为P、Q两水站文测得河流流量的年变化曲线。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纬度为 ( )
A.23°26′N | B.46°52′N | C.43°08′N | D.66°34′N |
A.自西向东 | B.自东向西 | C.自西南向东北 | D.自南向北 |

【小题1】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
A.以雨水补给为主 | B.有明显的凌汛 | C.结冰期短 | D.含沙量大 |

【小题1】该岛甲、乙两地( )
A.1月降水最大 | B.2月~6月的降水逐月增加 |
C.7月气温最低 | D.8月~12月气温逐月递减 |
A.地处背风地带 | B.海拔较高 |
C.受沿岸寒流影响 | D.距海较远 |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
A.东北坡 | B.西北坡 | C.东南坡 | D.西南坡 |
A.温带荒漠带 | B.温带草原带 |
C.热带雨林带 | D.亚寒带针叶林带 |
下图中的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的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 B.热带草原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A.海拔高 | B.种源丰富 |
C.火山灰深厚 | D.光照充足 |
3.选择题- (共2题)
在△ABC中,点P从点B出发向C点运动,运动过程中设线段AP长为y,线段BP的长为x(如图甲),而y与x的函数图象如图乙所示,Q是图象上的最低点,请观察图甲、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直接写出AB,BC边上的高AH.
(2)求AC的长.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