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中学2020届高三开学适应性测试卷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1328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3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冬季湖水随气温降低而迅速封冻,这时,如果湖泊底部有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体,在上升过程中会被“冻”在湖面的冰层中,形成形态各异的冰冻气泡。透过平滑如镜的冰面便可欣赏到瑰丽的“冰泡”景观。

材料二  加拿大的亚伯拉罕湖原本是一片地势低洼的森林,1972 年因修建水电站而形成长达30多公里、形态狭长的人工湖。这座湖以冰泡景观著称,雪峰环抱,被誉为落基山中的“冬日精灵”。没有封冻的时候,蓝色的湖水被风吹起又抛下,日夜不停,颇有几分海的气魄。

材料三  下面是亚伯拉罕湖冬季冰泡景观图和亚伯拉罕湖位置示意图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亚伯拉罕湖成为世界上冰泡景观最为典型地区的原因。
(2)我国青藏高原湖泊众多,但冬季难以形成冰泡景观。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原因。
(3)说明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于观赏拍摄的原因。
(4)分析亚伯拉罕湖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
(5)我国东北地区的渔民冬季捕鱼时常常利用湖面冰泡来确定鱼群的位置,请你说明原因。

2.单选题(共4题)

2.
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公园拍摄的景观照片,图中常绿灌木外围采用了防寒措施,周围的景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
【小题2】常绿灌木采用此种防寒措施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
A.防寒成本B.观赏需求C.采光风向D.昼夜温差
【小题3】根据图示景观,可推断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时间是
A.春季上午B.春季下午C.秋季上午D.秋季下午
3.
某同学于某日正午将一矿泉水瓶放于室外,拍摄了下图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此图可能拍摄于(  )
A.23.5°N40°N之间某地
B.23.5°N-23.5°S之间某地
C.40°N~66.5°N之间某地
D.40°S~66.5°S之间某地
【小题3】【小题4】若此图拍摄于今年6月20日,则此地可能位于(  )
A.巴西里约热内卢B.美国纽约C.英国伦敦D.我国云南省
4.

   绿色GDP,即把资源、环境成本放入国民经济的生产核算之中,作为经济生产的成本处理,以实现对传统GDP的调整。绿色GDP指数=绿色GDP/传统GDP×100,下图为我国2013年传统人均GDP与绿色GDP指数分布关系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由图可知(  )
A.绿色GDP总体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B.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GDP指数成正比
C.传统GDP与绿色GDP差值较大的为西部地区省份
D.在资源节约、环境治理上东部地区不需关注
【小题2】若以各省份的传统GDP与绿色CDP指数的中位数(把所有值高低排序后找出正中间的一个作为中位数)为原点,做四象限图,将全国31省(市、自治区)划分为4类,则符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属于绿色发展高危区的省份是(  )
A.北京B.江西C.贵州D.辽宁
【小题3】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对资源环境依赖程度较高的高危区形成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由于这些地区(  )
A.生态环境脆弱B.资源禀赋条件较好
C.产业结构单一D.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5.

   灰水足迹是以自然界现有水质标准为基准,将一定的污染物负荷吸收消化所需的淡水体积。下图为1998—2013年全国灰水足迹各类结构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由图可知,1998年到2006年间,全国灰水足迹的变化趋势为(  )
A.持续下降B.持续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小题2】农业灰水足迹在2006年到2007年的变化可能是由于(  )
A.农业结构的调整B.国家政策的实施
C.自然灾害的影响D.农民环保意识的增强
【小题3】针对当前我国灰水足迹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将灰水足迹较大的工业企业转移到水资源充足的东部
②推广畜禽养殖—沼气生产—农家肥积造一体化发展模式
③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改进灌溉技术
④增强公众生态意识,对水价和污水处理费进行调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