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景观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1322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棘属多年生落叶性灌木,耐旱。春、秋季新植幼株,3~4 年后挂果,9~10 月采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变质。早期工艺是沙棘果带枝采摘,连枝加工。皇甫川流域(位于黄土高原与鄂尔多斯高原的交接地带)多沟壑,是我国沙棘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下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图。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试分析其原因。
(2)该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 20 世纪 90 年代,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推测其原因。
(4)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 ?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
(题文)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猴面包树,原产非洲大陆,是喜温的热带树种,能忍高温且耐旱力极强,适合生长在年平均降水量300~800mm的地区,湿热气候条件下或降水量1000mm以上生长较差。猴面包树生长缓慢,但寿命极长,有些可达5000年左右,树干粗大。其树叶及果实富含维生素C、糖、酒石酸钾和钙。树干木质柔软,海绵状,能储备大量的水。果实、叶子和树皮都能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材料二 世界上有八种猴面包树,马达加斯加的猴面包树种类最全,而在马达加斯加的穆龙达瓦地区也是为数不多可以看到成片猴面包树林的地方,猴面包树也成为了当地人的一种图腾崇拜。

材料三 猴面包树很少人工种植,并未广泛栽培。中国1963年从西非引进猴面包树的现种植于华南植物园园林树木区,并未大规模种植。
(1)简述猴面包树生长缓慢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穆隆达瓦地区有成片猴面包树分布的原因。
(3)指出猴面包树对当地人的价值。
(4)分析中国引种猴面包树后并未能大规模种植的原因。

2.单选题(共4题)

3.
下图为一摄影爱好者在公园拍摄的景观照片,图中常绿灌木外围采用了防寒措施,周围的景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
A.针叶林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阔叶林
【小题2】常绿灌木采用此种防寒措施所考虑的因素主要是
A.防寒成本B.观赏需求C.采光风向D.昼夜温差
【小题3】根据图示景观,可推断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时间是
A.春季上午B.春季下午C.秋季上午D.秋季下午
4.

   下图所示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壮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吊脚楼所应对的河流水文特征是(  )
A.水流平缓
B.流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
D.有结冰期
【小题2】该民居所在地区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A.沙尘暴、寒潮
B.台风、风暴潮
C.泥石流、滑坡
D.地震、火山喷发
5.
“海草房”零星分布在胶东半岛的自然村中,屋顶用海草等覆盖,外面紧绷着渔网,屋顶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海草主要是用大叶海苔等野生藻类晒干后制成,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海草房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下图为海草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古代海草房的建筑工艺的最主要作用是(  )
A.海草为天然建筑材料,废弃后容易降解B.呈50度角的人字坡形屋顶,整齐美观
C.海草含有大量卤盐和胶质,可防蚊虫D.外面紧绷着渔网,可防盗、防风、防鸟
【小题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建的海草房越来越少,旧的海草房大都弃之不用,一些经改良后仍然保留海草房特点的新式民居陆续出现。其原因可能是(  )
A.近海水产养殖增多,海草产量大幅减少
B.自然灾害增多,海草房的遮风避雨功能减弱
C.海草房知名度高,需要保护
D.城镇化水平提高,人口迁出增多
【小题3】针对现存海草房,最合理的保护性开发方向是(  )
A.保留海草房现状,留住乡愁B.发展租赁业,开发民俗旅游
C.全面改造,融入现代化生活需要D.争取国际合作,建立民居博物馆
6.
安徽宏村位于黄山余脉南部,被誉为“画里的乡村”。宏村背山面水,村中建筑密集排布,小巷狭仄,且巷中遍布水道,民居白墙黑瓦,房座山墙多采用“马头墙”的形式。读安徽宏村实景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背山”“面水”的区位对宏村的影响是
A.“背山”利于冬季通风B.“背山”利于冬季降水
C.“面水”利于夏季通风D.“面水”利于增大温差
【小题2】宏村的民居风格能反映出当地的气候特征是
A.春季多风B.夏季炎热C.秋季多雨D.冬季寒冷
【小题3】宏村民居采用“马头墙”的作用不包括
A.收集雨水B.增强遮阴C.防范火灾D.增加美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