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地形是 ,其形成原因是 。
(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
(3)简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4)人类不合理的城市化建设,可能对图中水循环的环节产生什么影响?

(1)甲地地形是 ,其形成原因是 。
(2)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
(3)简述丙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4)人类不合理的城市化建设,可能对图中水循环的环节产生什么影响?
2.
年降水量仅 200mm 左右但蒸发量达 1600mm 的宁 夏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 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 南”的美誉。右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

(1)试分析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2)近年来该地区不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很多专 家持反对意见,试分析原因。

(1)试分析宁夏平原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2)近年来该地区不断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很多专 家持反对意见,试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19题)
4.
下图是“四季更替成因示意图”,关于图中甲、乙、丙含义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B.乙表示昼夜的交替 |
C.甲表示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 D.丙表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
6.
读下面太阳直射点移动图判断,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a 点时( )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b 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d 处时,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小题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 a 点时( )
A.郑州为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 | B.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C.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90 度 | D.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长 |
A.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
C.北半球各地 | D.南半球各地 |
A.北半球各地 | B.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
C.南半球各地 |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
7.
下图是“大气热力作用关联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小题2】形成“露重见晴天”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夜间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减弱 | B.②增强 | C.③减弱 | D.④减弱 |
9.
下图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A 地温度低,气压高 | B.B 地温度低,气压高 |
C.水平方向气流:由 B 流向 A | D.垂直方向气流:A 处上升,B 处下沉 |
10.
读下图回答 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的环节是( )
【小题2】若该图表示低纬度大气环流圈,则④是( )

【小题1】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图,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的环节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季风 | B.西风 | C.东风 | D.信风 |
11.
【小题2】下列地区,河流有冰期的是 ( )
下图为某假想陆地的一部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热带季风气候 | B.亚热带季风气候 |
C.地中海气候 | D.热带草原气候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4.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a、b、c、d 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小题2】我国华山的成因是( )

【小题1】a、b、c、d 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是( )
A.岩浆冷却、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
B.变质作用、岩浆冷却、外力作用、重熔再生 |
C.外力作用、岩浆冷却、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
D.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岩浆冷却 |
A.向斜山 | B.背斜山 | C.火山 | D.断块山 |
15.
读下图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 题。

【小题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小题2】右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

【小题1】左图所示地貌名称为( )
A.三角洲 | B.冲积扇 | C.河漫滩 | D.沙丘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风力堆积 | D.流水沉积 |
16.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和 M 地区气候资料图,读图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M 一侧同一自然带的高度比另一侧高,原因最有可能是( )
【小题3】图中非地带性沙漠的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
B.该山地是由断层作用形成的块状山 |
C.1 月 M 地区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 |
D.M 地区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A.M 侧是迎风坡,水热条件好 |
B.M 侧是阴坡,热量相对较低 |
C.M 侧是阳坡,热量条件好 |
D.M 侧是背风坡,降水较少 |
A.地形 | B.洋流 | C.海陆分布 | D.降水 |
17.
读某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的转变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
【小题2】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模式转变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国家政策
②自然环境
③社会福利
④文化观念

【小题1】该国人口增长具有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特点的阶段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①国家政策
②自然环境
③社会福利
④文化观念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8.
根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若A是商业活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
C.活动C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
D.活动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付租水平高 |
A.商业区用地面积虽少,但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
B.商业区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 |
C.中心商务区内部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有明显分区 |
D.商业区人口数量昼夜差别不大,居住人口最稠密 |
19.
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

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T)

【小题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接近燃料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小题2】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冶炼一吨钢所需煤和铁矿石量(单位:T)

【小题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是
①接近燃料 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 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A.燃料运输费用 | B.铁矿石运输费用 |
C.产品运输费用 | D.废弃物的排放量 |
20.
读下面某城市发展阶段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能正确反映II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 )
【小题2】II阶段城市不会发生的现象有( )

【小题1】能正确反映II阶段城市人口密度与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两者之间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A.交通问题得以缓解 | B.与周边地区温差增大 |
C.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 D.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