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1题)

有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排干沼泽水分,扩大农耕用地 |
B.乙地进行土地改良,提高粮食产量 |
C.丙地大量使用化肥,发展立体农业 |
D.丁地大力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

A.纬度高,地球自转偏向力大 |
B.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
C.地势平坦,交通便利 |
D.海拔较高、云雾少,无污染,空气透明度高 |

【小题1】造成我国“东多西少”人口分布格局的根本原因是( )
A.民族分布 | B.自然环境 |
C.国家政策 | D.宗教信仰 |
A.开发浦东新区 | B.实施西部大开发 |
C.振兴东北老工业区 | D.发展长江沿岸经济带 |

【小题1】春天在济南市的北部平原地区,常见的景观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区域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自然景观变化规律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
B.乙区域种植的主要糖料作物是甘蔗 |
C.丙区域雪山连绵,主要特征是高寒 |
D.丁区域优势能源是煤炭和石油 |
A.6月12日2∶15 | B.6月13日2∶15 |
C.6月11日3∶00 | D.6月13日3∶00 |
A.日地距离适中 |
B.地球自转周期适宜,昼夜温差较小 |
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D.日照条件稳定,不断供应地球能量 |
A.开发利用月球矿产、能源资源 |
B.开发超高真空、弱重力、无磁场的特殊环境 |
C.为人类基因重组计划做准备 |
D.建设更遥远空间探测的前哨站与中转站 |
A.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 B.赤道低压带控制 |
C.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 D.东北信风带影响 |

【小题1】关于a、b两地大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压a地低于b地 | B.气温a地低于b地 |
C.a地空气受热下降 | D.b地空气冷却下降 |
A.净化、增温 | B.净化、增湿 | C.增温、增湿 | D.增温、减湿 |
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 B.水汽输送 |
C.降水 | D.地下径流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小题1】引起该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壳抬升 | B.植被破坏 |
C.气候变化 | D.农业开发 |
A.地理环境的独特性 | B.地理环境的区域性 |
C.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

【小题1】图中的山前地貌名称是
A.三角洲 | B.沙丘 |
C.冲积扇 | D.背斜 |
A.流水侵蚀 | B.流水沉积 |
C.风力侵蚀 | D.风力沉积 |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形、地貌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A.东非大裂谷 | B.喀斯特地貌 | C.黄河三角洲 | D.风蚀蘑菇 |
A.岩浆活动 | B.侵蚀作用 | C.变质作用 | D.沉积作用 |
①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
②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变率大
③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④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降水集中多暴雨
⑤多数地区森林覆盖率低⑥地形类型多样,地势起伏大
A.②③⑤⑥ | B.①②⑤⑥ | C.②③④⑤ | D.②④⑤⑥ |

【小题1】由图可知( )
A.1800年前后,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差距大 |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
C.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始终少于发达国家 |
D.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 |
A.城市化导致建设用地减少 |
B.城市建筑物的高度改变了太阳高度角 |
C.城市化改变了人口空间分布 |
D.城市化改变了居民年龄结构 |

【小题1】图中阴影区域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正确的是( )
A.水稻种植业——精耕细作 |
B.商品谷物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
C.大牧场放牧业——商品率高 |
D.混合农业——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
A.寒潮 | B.地震 |
C.旱涝 | D.泥石流 |

【小题1】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该运输方式的优势是( )
A.投资小 | B.适应性强 |
C.灵活性好 | D.连续性强 |
A.水土流失 | B.土壤次生盐碱化 |
C.土地荒漠化 | D.外来物种侵入 |

A.④住宅区 | B.①中心商务区 |
C.②港口码头 | D.③城郊农业 |

【小题1】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M公司第Ⅱ类供应商选址天津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 | B.接近市场 |
C.接近研发中心 | D.接近国际航空港 |
A.化工厂 | B.食品厂 |
C.电子元件厂 | D.家具厂 |
在下图所示区域内,准备修建从A城到B城的公路,分析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上图示的四条线路备选方案中,最佳方案为(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地形因素 | B.水文因素 |
C.气候因素 | D.植被因素 |
【小题1】改造滩涂所种植的适应性植物应
A.耐湿 | B.耐旱 | C.耐盐 | D.抗倒伏 |
A.化肥 | B.农家肥 | C.农药 | D.淡水 |

【小题1】完成河流的梯级开发后,对该地区的气候可能存在的影响是
A.气温日较差增大 | B.气温年较差增大 |
C.降水的集中性增加 | D.空气变得湿润,降水增多 |
A.有利于通航能力提高 | B.有利于充分利用水能资源 |
C.利于减轻洪涝灾害损失 | D.利于渔业的发展 |
2.选择题- (共5题)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论语•为政》中说“{#blank#}1{#/blank#},{#blank#}2{#/blank#}”,这两句话极精辟地阐释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②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blank#}3{#/blank#},{#blank#}4{#/blank#}”。
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面对滚滚长江,以酒祭奠明月,感慨人生的两句是“{#blank#}5{#/blank#},{#blank#}6{#/blank#}”。
提出问题: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猜想:①一定量的食盐可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②其他盐也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不同量的食盐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实验方案:取6支相同的蜡烛,在其中5支的烛芯周围分别放入不同量的食盐,另1支做对照实验,分别测定它们的燃烧时间.
实验结果:
食盐质量(g) | 0 | 0.1 | 0.5 | 0.7 | 0.9 | 1.0 |
燃烧时间(分钟) | 10 | 15 | 18 | 23 | 25 | 27 |
燃烧稳定性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正常 | 易灭 | 极易灭 |
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鼓楼广场后,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1)骑车的是图中哪一段?
(2)小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3)小刚从家到鼓楼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如今的高考标语又有了新的内容:“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对上述现象你有何看法?请简述。要求:观点鲜明,表达清晰连贯,言之成理。
3.多选题- (共10题)
A.黄土高原地区:治理严重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是植树种草 |
B.东北地区:森林的更新保护和湿地的开发利用 |
C.华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 |
D.西南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交通运输的建设 |

A.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为亚洲高压 |
B.受图示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西南风 |
C.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可判断此时北半球处于的季节是冬季 |
D.形成A气压中心的原因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转移 |
A.在华北平原地区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土壤盐渍化 |
B.地下水位上升,形成地下漏斗区 |
C.在城市地区会引起地面下沉,使地上建筑物塌陷 |
D.在沿海地区会引起海水倒灌,水质变坏 |

A.该图为断层示意图 |
B.图中A处是向斜,B处是背斜 |
C.从岩层的新老关系来看,背斜的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 |
D.在地貌上,背斜一般发育为山岭,但不少背斜由于顶部受到强烈的张力,常被外力侵蚀为谷地 |
A.通过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
B.大城市周围园艺业发展很快 |
C.农业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地域 |
D.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灌溉农业 |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1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