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从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分析其原因。
(3)丙地虽然地处沿海地区,却出现荒漠景观,说明其反映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成因。

(1)从气候、地形、水文和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甲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2)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地相同,分析其原因。
(3)丙地虽然地处沿海地区,却出现荒漠景观,说明其反映哪种地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并分析成因。
2.
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其资料,回答问题。
(2)波河一般春末夏初和冬春季节都容易形成汛期,分析其原因。
(3)意大利多地质、地貌灾害,分析其成因。
(4)根据材料,对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仅在一些支流上游兴建了水利工程。波河流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中下游河段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2)波河一般春末夏初和冬春季节都容易形成汛期,分析其原因。
(3)意大利多地质、地貌灾害,分析其成因。
(4)根据材料,对波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
3.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郊农业特点等方面,分析崇明成为上海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3)根据表中数据,从产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两方面,说明崇明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说明崇明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合理性。
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现已成为上海市蔬菜生产基地。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未来崇明将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
(2)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郊农业特点等方面,分析崇明成为上海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3)根据表中数据,从产值比重和从业人员比重两方面,说明崇明第三产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说明崇明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合理性。
2.单选题- (共20题)
5.
20世纪初至1980年代,洞庭湖面积不断减小。1998年以来,经过综合治理,如今洞庭湖的面积扩大了1/5。洞庭湖库容减小将会导致
A.长江下游降水减少 | B.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 |
C.湖区航运能力提升 | D.湖泊蓄洪能力增强 |
18.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一些地区出现了新城、新区居住人口少的现象,被形象地称为“鬼城”。下列关于鬼城形成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 B.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
C.规划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 | D.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
20.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城市群与城市带,人口变动出现“城—城”流动现象。下列现象最有利于“城—城”流动的是
A.人口快速增加 | B.城市之间距离扩大 |
C.城际快速交通的发展 | D.产业快速转移 |
22.
上海长江隧桥由南端的隧道和北端的大桥组成,是世界上较长的隧桥结合工程。与桥梁相比,隧道的优势在于
A.建设成本低,难度小 | B.受地震等地质灾害影响小 |
C.便于旅客欣赏风景 | D.受台风、暴雨天气影响小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