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读材料和图,回答问题。
下面上图为丹江口水库集水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丹江口水库库区海拔分布范围在121-212米之间。下图为近年来丹江和汉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图(I—V水质由优到劣)。

(1)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2)说明丹江口水库被选定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理由。
(3)分析左图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下面上图为丹江口水库集水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示意图。丹江口水库库区海拔分布范围在121-212米之间。下图为近年来丹江和汉江流域的水质状况图(I—V水质由优到劣)。

(1)比较汉江与渭河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2)说明丹江口水库被选定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理由。
(3)分析左图西部地区地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 (共23题)
2.
图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小题2】图中M处

【小题1】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 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
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 D.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
A.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 |
C.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 |
3.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季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四地中最适合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小题1】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高度 | B.天气状况 |
C.昼夜长短 | D.海拔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4.
根据某地区多年对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量日总量变化图(如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日总量小于4 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朝向是( )
【小题2】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量最小,其原因是( )
①太阳高度最小 ②气温最低 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 ④反射作用最强

【小题1】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量的日总量小于4 186千焦/(平方米·日)的墙面朝向是( )
A.分别朝北、朝东 | B.分别朝南、朝西 |
C.分别朝西、朝南 | D.均朝北 |
①太阳高度最小 ②气温最低 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 ④反射作用最强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5.
下图是某校地理考察小组收集整理的“神秘的北纬30°”附近地区五个城市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到达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①地比②地多。考察小组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应该是②地
【小题2】⑤地比②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多,则

【小题1】到达地面的年太阳辐射总量①地比②地多。考察小组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应该是②地
A.海拔高 | B.云层厚 | C.距海远 | D.植被丰富 |
A.⑤地年均温低于②地 | B.⑤地年均温高于②地 |
C.两地植被景观可能相同 | D.两地植被景观差异性大 |
6.
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小题2】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小题1】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山顶昼雨少 | B.河谷盆地夜雨多 |
C.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
A.热力环流 | B.太阳辐射 | C.植被状况 | D.地形起伏 |
7.

【小题1】矿泉水形成过程中( )
【小题2】对水源地的保护说明( )
昆仑山雪山矿泉水的水源地常年冰雪覆盖,地下水经过50年的过滤和矿化,形成珍贵的雪山矿泉水。目前,当地政府在水源地建立了保护区,实行全天候水源保护。
读图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矿泉水形成过程中( )
A.依次经过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
B.增加矿物质含量,实现物质迁移 |
C.地下径流的流向仅受到地势的影响 |
D.水源的出露得益于独特的向斜构造 |
A.各种水体构成的水圈空间分布不连续 |
B.水资源是不可循环和再生的自然资源 |
C.水体污染会破坏水资源补给的循环性 |
D.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冰川需加强保护 |
8.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小题2】图中季节性河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中,水位变化受汾河水库调节明显的是
A.①河 | B.②河 | C.③河 | D.④河 |
A.冬季高山冰雪融水减少 |
B.冬季降水量减少 |
C.冬季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 |
D.冬季地下水水位下降 |
9.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读图,分析此时段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 )
【小题2】下列有关叶尼塞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读图,分析此时段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 )
A.甲附近河段 | B.乙附近河段 | C.丙附近河段 | D.丁附近河段 |
A.图中的某月最有可能是9月 |
B.雨水补给是该河暖(夏)季的主要来源 |
C.图中所示月份后,穿过叶尼塞河流域的0℃等温线一定北移 |
D.影响叶尼塞河水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植被和地壳运动 |
10.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部分年份供水情况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注:应急供水指在非常情况下,城市常规供水不足或受阻中断时,快速启用的城市安全供水方式。
【小题1】据图可知,该城市( )
【小题2】该城市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最易产生的问题是( )

注:应急供水指在非常情况下,城市常规供水不足或受阻中断时,快速启用的城市安全供水方式。
【小题1】据图可知,该城市( )
A.水资源总量丰富 | B.地表径流量大 |
C.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 D.生产用水为总用水量主体 |
A.湖面缩小 | B.耕地荒漠化 | C.水土流失 | D.地面沉降 |
11.
该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判断13~15题。

【小题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小题2】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小题3】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小题1】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大体相等 | B.北坡较多 |
C.南坡较多 | D.难以判断 |
A.南坡3500米 | B.南坡2000米 |
C.北坡3500米 | D.北坡2000米 |
A.南岭 | B.秦岭 | C.阴山山脉 | D.天山山脉 |
12.
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和海南岛不同区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图中序号代表岛屿的东部、南部、西部和北部四个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代表北部区域的是
【小题2】比较两岛中部地区,台湾岛降水量偏多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代表北部区域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季风环流更强 | B.地表面积分布更广 |
C.纬度位置更接近多雨带 | D.地形对气流抬升更明显 |
13.
下图为某河流径流量和当地气温的年内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小题2】该流域的气候与淄博对比

【小题1】该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A.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
C.雨水补给 | D.地下水补给 |
A.多雨期一致 | B.高温期一致 | C.都是雨热同期 | D.都是雨热不同期 |
14.
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似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据此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 )
【小题2】据图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为 ( )

【小题1】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 )
A.5月 | B.6月 | C.7月 | D.8月 |
A.-8~8米 | B.8~12米 | C.12~20米 | D.20米及以上 |
15.
读“江西省南部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对该地区河流水文状况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对该地区河流水文状况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土地开发利用状况及规模 | B.气温日变化及其年变化 |
C.土壤类型及地形坡度 | D.降水量大小及降水强度 |
A.影响地表径流量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人类活动 |
B.影响水汽输送量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太阳辐射 |
C.影响水汽蒸发量的主导因素是洋流性质、海陆位置 |
D.影响大气降水量的主导因素是海陆位置、纬度高低 |
16.
【小题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小题2】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聚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知名品牌的农产品 | B.丰富廉价的劳动力 |
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 | 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 |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 | B.产品更多,效益更高 |
C.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 | D.投入更少,生产成品更低 |
17.
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标明这一时期该国
【小题2】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
【小题1】1992-2007年乌克兰耕地的变化标明这一时期该国
A.人口数量减少 | B.城市化率提高 | C.土壤质量下降 | D.粮食单产提高 |
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 | 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 |
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 | 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 |
19.
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2】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

【小题1】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 |
B.热量 |
C.水源 |
D.土壤 |
A.水源充足 |
B.土壤肥沃 |
C.地势平坦 |
D.热量条件 |
20.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小题2】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布的典型地区是( )

【小题1】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园艺业 | B.游牧业 |
C.混合农业 | D.大牧场放牧业 |
A.恒河平原南部 | B.波德平原北部 |
C.拉普拉塔平原南部 | D.墨累—达令盆地 |
21.

【小题1】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 )
【小题2】该城市建八卦农田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①充足的客源市场
②国家的优惠政策
③特色的农业模式
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近期我国某城市在城区仿建了八卦农田,使农田成了城里人眼里的香饽饽,医生、律师、公务员,都争相捋起裤管、袖子下田体验农业生产过程。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城市新建八卦农田主要是( )
A.为城市提供粮食及副食品 |
B.丰富城市景观并发展旅游业 |
C.缓解城市污染及“热岛效应” |
D.为农业培育粮食、蔬菜良种 |
①充足的客源市场
②国家的优惠政策
③特色的农业模式
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③④ |
22.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 ( )
【小题2】过渡带最不适合进行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 )

【小题1】影响图中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为 ( )
A.地形 | B.土壤 |
C.水源 | D.热量 |
A.小麦农场 | B.畜牧业 |
C.灌草种植 | D.野生动物繁育基地 |
23.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芬兰
【小题2】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图

【小题1】芬兰
A.盛行西风,终年温和多雨 |
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
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
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
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
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
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
24.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小题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小题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 B.华北平原 |
C.海南岛山区 | D.东北平原 |
A.高寒缺氧 | B.潮湿、多虫鼠 |
C.多火山、地震 | D.干旱缺水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