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我国某城市(36°34′N)的一个集中了欧美建筑精华的住宅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图1为该小区分布平面图,图2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日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tan 30°≈0.577)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2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______,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_______。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你认为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1)图2中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出时段的是_______,该日前后小区住户客厅内的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较_______。
(2)该小区底层住户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请你用所学知识为住户们拿出有力的证据。
(3)为保证住宅获得充足的太阳光照,在楼高相同的情况下,你认为该城市住宅楼群的楼房间距与上海相比有何差异?对你的结论作出合理解释。
2.
下图为某季节沿60°N纬线海平面气压变化柱状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出该季节亚欧大陆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____,并指出该气压中心的成因。
(3)说明该季节北美大陆东部的盛行风向及其性质。
(4)北美大陆和大西洋之间也有季风,但没有亚洲明显。简述原因。

(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出该季节亚欧大陆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____,并指出该气压中心的成因。
(3)说明该季节北美大陆东部的盛行风向及其性质。
(4)北美大陆和大西洋之间也有季风,但没有亚洲明显。简述原因。
3.
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
(2)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
(3)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各种表现。

(1)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该区褶皱发生在哪一地层形成以后,哪一地层形成以前?(以字母指代地层)
(2)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写出字母)
(3)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各种表现。
4.
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3)说明A地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
(1)判断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解释导致这两个自然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2)阐述图中B、C、D三地水分差异及其主要原因。
(3)说明A地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7题)
5.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天体M可能是
【小题2】图中箭头体现了
【小题3】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一下,则

【小题1】上图中天体M可能是
A.水星 | B.火星 | C.天王星 | D.木星 |
A.共面性 | B.同向性 | C.近圆性 | D.同质性 |
A.地球上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
B.地表湿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 |
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 |
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 |
7.
2012年11月14日,壮观的日全食美景在澳大利亚昆士兰东北部地区上演,这是该地1300年首次。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A.黑子 | B.耀斑 | C.太阳风 | D.黑子、耀班 |
8.
家在香港的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时间和日期,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王先生浏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11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8时。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岛的经度可能是
【小题2】当帕米尔高原日出时间由最晚逐渐提早时,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小题3】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是
【小题1】该岛的经度可能是
A.160°W | B.160°E | C.80°W | D.40°E |
A.接近最快 | B.接近最慢 | C.由最快转慢 | D.由最慢转快 |
A.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 |
B.通过打深井而获得的信息 |
C.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而形成的不连续界面 |
D.ABC都可以 |
10.
某学校地理兴起小组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做甲、乙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有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读下图完成下题。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 | B.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
C.气温的日变化 | D.大气的热力运动 |
11.
热岛强度是热岛中心(城区)气温减去同时间同高度(通常是距地1.5m高处)附近郊区的气温差值。下图为拉萨市热岛强度不同季节的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春季热岛强度的变化最大 |
B.秋季的白天,热岛效应最明显 |
C.冬季热岛强度约在23时附近达最小值 |
D.拉萨市白天热岛强度大于晚上 |
12.
如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R、Q、P三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有关R、Q、P三地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R处为锋面雨 |
B.Q处为对流雨 |
C.P处降水少的原因是气流下沉增温 |
D.R处降水多的原因是受高气压控制 |
13.
下图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②③洋流形成的主要驱动力分别是
【小题2】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是

【小题1】②③洋流形成的主要驱动力分别是
A.西南季风 东南信风 | B.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 |
C.盛行西风 东北信风 | D.西北季风 东南信风 |
A.蒸发量空间分布不均 | B.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 |
C.径流量空间分布不均 | D.地表水空间分布不均 |
16.
下图为“某城市的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小题2】此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意义是
①补充了部分城市地下水②有效地利用了地下水③增加了海陆间水循环量④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A.蒸发、下渗、雨水直接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 |
B.下渗、雨水直接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 |
C.蒸发、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下渗、雨水直接利用 |
D.下渗、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雨水直接利用 |
①补充了部分城市地下水②有效地利用了地下水③增加了海陆间水循环量④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7.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是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上图中P处属于
【小题2】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小题1】上图中P处属于
A.断层 | B.海岭 | C.背斜 | D.向斜 |
A.地下水位下降 | B.河水流速减慢 |
C.淤积速度加快 | D.出现侵蚀后退 |
18.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小题2】下图是“三大类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①-⑥代表岩浆、喷出岩、侵入岩、沉积物、沉积岩、变质岩,试判断图中代表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是


【小题1】有关河曲地貌、弯道水速、外力作用的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甲-a-侵蚀 | B.乙-a-沉积 |
C.甲-c-沉积 | D.乙-c-侵蚀 |

A.①和② | B.②和③ | C.④和⑤ | D.①和⑥ |
19.
下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图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D.百地带性分异规律 |
21.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预测,到2100年,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①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②滩涂面积减少
③淹没部分耕地
④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