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9月)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80621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9/17

1.综合题(共4题)

1.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为了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有效治理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改善空气质量,国家住建部决定开展为期一年的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治理,并于2017年3月13号印发《关于建筑工地施工扬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北京某建筑施工企业为防治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除宣传、管理外,还实施了相关具体措施,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简述该企业为防治扬尘污染在施工现场可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亚丁湾西岸。4月至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最高气温达4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为凉季,气温通常在23℃到30℃之间'平均气温27℃。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为150毫米。阿萨尔湖位于的阿法尔洼地里(-155.14米),水体主要靠海水经地下裂缝补给,它是世界上最咸的水体含盐浓度是34.8%,比死海还高。吉布提人口876200人,国土面积23200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
372千米。吉布提主要有湖盐和地热资源,还有少量未开发的铁矿、铜矿、冰洲石、石膏等。
材料二亚吉铁路(埃塞俄比亚——吉布提)连接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全长752.7千米,设计时速120千米。这是继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非洲修建的又一条跨国铁路,被誉为“新时期的坦赞铁路”。下左图为亚吉铁路位置示意图。

(1)分析吉布提气温特征的形成原因。
(2)简要说明阿萨尔湖成为世界上最咸水体的原因。
(3)有专家认为,吉布提将成为非洲“新加坡”,试分析吉布提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
3.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口镇~潼关区间的黄河中游地区汇入渭河、泾河、洛河、汾河等较大支流 30 余条,增加的水量占黄 河 水量的 42.5%,增加沙量占全黄河沙量的 92%,是黄河泥沙的最主要来源区。区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 土 流失严重。
材料一 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侵蚀区划图

材料二 黄河中游地区输沙模数分布图和渭河、泾河基本数据表(输沙模数指河流某断面以上单位面积上所 输 移的泥沙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大、小写字母 A-E 和 a-e 系列分别表示的土壤侵蚀方式,并从整体上概括出两 种 侵蚀方式在图示区域的空间差异。
(2)指出贺兰山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3)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两河西安北郊交汇时,形成了一道清浊非常明显 的界限,是“泾清渭浊”还是“清渭浊泾”?请根据材料和地形特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有资料表明,位于黄河入海口的利津水文站测得黄河入海泥沙呈明显减少的趋势,2000-2009 年期间 的年均输沙量仅为 1956-1968 年期间年均输沙量的 10%。试分析其原因。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光雾山一诺水河成为第36个世界地质公园。该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境内,总面积1818平方千米,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多样,地质学内涵广博。公园人文历史悠久,始于秦兴于汉的米仓古道,连接中原黄河文明与西南巴蜀文明,秦汉时期的官仓平和牟阳古城等人文历史景观保存良好。巴山皮影、巴山背二哥、茅山歌等民俗文化在此传承发扬……光雾山一诺水河地质公园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是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山地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以红叶景观为主的生物景观众多,有中国“红叶之乡”美誉。特有树种巴山水青冈堪称植物活化石,分布面积达70余平方千米。

举例说明光雾山一诺水河地质公园的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2.单选题(共4题)

5.

   2018年1月7日,艾因塞弗拉镇迎来了38年来第三场雪(前两次降雪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气象局解释,本次降雪是欧洲的高气压迫使冷空气向南扩展至北非所致。下图为艾因塞弗拉镇周边地形分布示意图。气象专家认为该镇连续三年出现降雪与北极地区海冰融化加快有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艾因塞弗拉镇冬季形成降雨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处撒哈拉沙漠的边缘
B.地处迎风坡
C.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D.地势较高,气温较低
【小题2】艾因塞弗拉镇受来自欧洲的冷空气影响较小,主要是因为(  )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地处背风坡,有焚风效应
C.北部的地中海对冷空气有增温作用
D.周围的高山阻挡了冷空气
【小题3】下列对艾因塞弗拉镇近三年出现降雪的成因分析中,最可信的是(  )
A.极端天气增多,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温度降低,寒流增强
B.全球气候变暖,海冰大量融化致使北极地区海水盐度降低、海面上升,空气变冷
C.北大西洋暖流增强,海冰大量融化致使高纬地区气温升高,湿度增加,气温降低
D.全球气候变暖,海冰融化吸热增多,致使中高纬地区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冷空气增强
6.
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地不同日期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数据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地的纬度差约为(    )
A.7°B.8°C.9°D.10°
【小题2】M日最接近(    )
A.12月22日B.2月22日C.4月22日D.6月22日
7.
日晷指的是人类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下图为2017年10月21日12时28分某游客在河南登封某地(34.5°N,113°E)拍摄到的仙鹤日晷景观图(此时仙鹤头部的影子恰好处于水池最外边缘)。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日是晴天,则拍照时图中横梁①的日影落在仙鹤两翅刻度中的
A.11上B.12上C.1上D.2上
【小题2】此时拍照者的朝向为
A.正北B.正南C.东北D.西南
【小题3】此日后一个月内图中仙鹤头部的正午日影离水池最外边缘的距离
A.越来越远B.越来越近C.先远后近D.先近后远
8.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3 550~3 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小题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B.南部非洲
C.藏南谷地D.北美大草原
【小题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能资源分布B.地形地势和坡向
C.交通通达度D.取用水方便程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