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图表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工程重点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调入区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但又是水资矛盾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
下表为北京地区2014年7月21-24日气象资料统计表。

(1)下列四幅河流径流图与调入区河流补给类型相符的是( )(2分)

(2)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调入区水资短缺的原因。(8分)
(3)读表,判断这几日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的名称,并简述其判断依据。(4分)
材料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自流到北京颐和园的团城湖。工程重点为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个省市,沿线20多座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业用水。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调入区在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具有重要地位,但又是水资矛盾和环境问题十分突出的地区。
下表为北京地区2014年7月21-24日气象资料统计表。

(1)下列四幅河流径流图与调入区河流补给类型相符的是( )(2分)

(2)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调入区水资短缺的原因。(8分)
(3)读表,判断这几日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的名称,并简述其判断依据。(4分)
2.
读“世界板块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每题2分,共6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
(2)红海是 (拉张、挤压运动方式)形成的.
(3)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 )(可多选,2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板块名称:A
(2)红海是 (拉张、挤压运动方式)形成的.
(3)在AD板块相互碰撞的地带,常常形成( )(可多选,2分)
A.高大的山脉 | B.海岭 |
C.深邃的海沟 | D.岛弧链 |
2.单选题- (共9题)
3.
【小题2】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不可能出现的是( )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回答下列各题。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
D.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数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 B.全球全年无四季变化 |
C.全球无温度变化 | D.全球无五带划分 |
4.
据新华社电,罕见的月全食天象奇观于北京时间2014年10月8日17:14:48~20:34:19登场。天文专家表示,这次月全食对中国的观测者来说,是今年能观察到的唯一一次月食现象。结合月全食形成原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小题2】结合这次月全食发生时间,对合肥市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1】图中包含几级天体系统
A.二级 | B.三级 |
C.四级 | D.五级 |
A.合肥某旗杆正午影子越来越短 | B.大气的反射作用增强 |
C.此后合肥的昼变长,也变短 | D.大气逆辐射持续减弱 |
5.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太阳光照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下图示意屋顶太阳能发电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小题2】利用楼顶(平顶)自建光伏发电站,电池板与楼顶倾角最小的城市是
【小题1】下列地区中,最适宜建太阳能发电站的是
A.黄土高原 | B.青藏高原 |
C.东南丘陵 | D.云贵高原 |
A.乌鲁木齐 | B.广州 |
C.郑州 | D.北京 |
6.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小题2】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
【小题3】当c地昼最长时

【小题1】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
A.a | B.b |
C.c | D.d |
A.a、c、b、d | B.a、b、c、d |
C.d、c、b、a | D.c、d、a、b |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
B.北京昼长夜短 |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
7.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读下面的“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图中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小题2】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3】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部分地区的自然环境出现了一系列反常现象。下列现象中,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的是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小题1】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图中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人类健康带来威胁 | B.旱涝灾害增多 |
C.某些物种灭绝 | D.土壤肥力下降 |
①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下降 ②东海出现南海的鱼种
③华北地区树枝提前抽芽 ④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8.
读“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小题2】若甲所在天气系统越来越强大并向北移动,那么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小题1】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地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南亚进入旱季 |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
C.我国东部普遍受寒潮影响 | D.我国东部秋高气爽 |
9.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2】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3】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

【小题1】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 |
B.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 |
C.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 |
D.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 |
A.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 | B.乙地背斜成山 |
C.丙地向斜成谷 | D.丙、丁之间有断层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0.
图左表示大气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相互作用。a表示甲、乙间相互作用,b表示甲、丙间相互作用。图右为我国某地自然景观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a形成化石,b形成图6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小题2】据图右景观判断

【小题1】若a形成化石,b形成图6中的景观,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表示大气圈 | B.乙表示岩石圈 | C.乙范围占有甲的全部 | D.乙影响丙的演化 |
A.图中岩石为玄武岩,具有层理构造 | B.图示地区气温日较差大,风化作用强烈 |
C.岩石裸露地表,经历了长期的变质作用 | D.该地貌为流水侵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 |
11.
读“某河流的部分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水流向,实线、虚线分别表示该河段河面1月、7月的平均宽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甲、乙、丙、丁四处河岸流水侵蚀作用最显著的是
【小题3】河中有砂金,淘金处可能在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1月输沙量少于7月 | B.水循环7月不如1月活跃 |
C.径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 | D.流域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丁 | B.甲、乙 | C.乙、丙 | D.丙、丁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