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材料一:非洲地震年平均频率图(左图)和毛里求斯岛(火山岛)地形图(右图)。
(2)据左图描述非洲地震空间分布特征是主要分布在非洲大陆__________部,其次为__________部(填方位)。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东非高原是非洲湖泊最集中的地区,简述其大量湖泊形成的主要过程。
材料二:每年总计上百万的角马、斑马等野生动物在东非高原的塞伦盖蒂保护区(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和马赛马拉保护区(面积:0.15万平方千米)间周而复始迁徙(如图)。在上千公里的迁徙途中,野生动物孕育生命、成长、死亡。

(1)按东、西半球部分,图上阴影部分主要位于____半球,此时甲地地方时是_____点。
(2)按南、北半球划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
(3)该日乙地的白昼时间长约____小时。
(4)如果这一天是农历十五,上海地区人们还需要等待约____小时才能看到东边天际升起的一轮圆月。
(5)如果晨昏线与甲地所在经线的夹角为10°,则该日正午时分上海(31°N)世博园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

(1)在A、C、D、E四颗行星中,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是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其表面温度低于__________(填字母),由此可见,地球有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主要得益于适中的______________。
(2)如果仅从安全的宇宙环境和稳定的光照条件分析,A、C、D、E四颗行星中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该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2005年10月12日9时在酒泉(约99°E,40°N)卫星发射中心升空。10月17日4时32分,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草原安全着陆。
(1)10月12日,酒泉与上海相比(单项选择)( )A.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黑夜较短 B.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日出较晚
C.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日落较晚 D. 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白昼较长
(2)“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安全着陆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多项选择)(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北半球 D. 南半球
(3)图中,①线表示夏至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状况,请在图中画出10月17日全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大致状况。

材料一:2011年3月19日月球与地球的距离仅有35万多公里,到达近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且当天又恰逢月圆时,因而月亮看起来比平时大而亮,被称为“超级月亮”。
材料二:2011年12月10日晚,浩渺夜空迎来10年来我国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月全食全程将持续近6个小时,从22时06分至22时57分的全食阶段是“红月亮”现身时段。

(1)“超级月亮”出现这一天,月、地、日三者的位置关系是 。
(2)从月球公转轨道的角度,解释“超级月亮”出现的原因。
(3)与月球绕地球公转平均速度相比,“超级月亮”出现前后,月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
(4)武汉、乌鲁木齐、上海三地人们看到“超级月亮”出现的先后次序是 。
(5)在如图中,字母A、B、C、D表示月食的各个阶段。其中处于月全食阶段的有 (填“字母”),处于月偏食阶段的有 (填“字母”)。判断如图所示照片所处的阶段是 (填“字母”)
(6)比较字母A、D两个阶段,月球被地球本影遮住的位置差异。
(7)分析月球不会发生环食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题)
【小题1】上海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由于
A.地势高,空气稀薄 |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
C.地面裸露,比热容小 | D.纬度偏低,晴日多 |
A.酸雨危害严重、常规能源短缺 | B.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 D.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能源消耗大 |
A.生产消费 | B.生活消费 | C.运输消费 | D.娱乐消费 |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①②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③、④分别示意两种地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有关地貌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①②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①②没有关系 |
B.地貌③的形成与地质构造②没有关系;褶皱①形成后,背斜顶部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地貌③ |
C.褶皱①形成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地貌③,在地貌③重压之下产生了地质构造② |
D.褶皱①形成后,在断裂作用下产生地质构造②,并形成了断层陡坡,在陡坡坡下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了地貌③ |
A.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 B.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 |
C.河流入海水量减少 | D.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 |
3.选择题- (共3题)
为粗略测算电热器的功率,甲乙两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一个实验的原理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测量相关的数据,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如果忽略掉热损失,就可以粗略地认为电热器消耗的电能等于水吸收的热
量,然后再计算电功率.根据这个思路,他们将电热器放入一塑料杯里(杯外还包装有泡沫塑料),杯内装有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两个不同的电热器,以及质量不同的水进行实验.表1、表2分别是甲、乙两个小组的实验数据.(已知水的比热容C)
表1 水的质量m=400g (甲组数据) | |||||||||
时间( t )/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T )/℃ | 70 | 76 | 82 | 89 | 94 | 100 | 100 | 100 | 100 |
表2 水的质量m=350g (乙组数据) | |||||||||
时间( t )/s | 0 | 30 | 60 | 90 | 120 | 150 | 180 | 210 | 240 |
温度( T )/℃ | 22 | 26 | 30 | 33 | 37 | 40 | 43 | 46 | 48 |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鉴赏 应衬 因地治宜 自出新裁
蔓延 阅力 别具匠心 俯仰生姿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blank#}4{#/blank#}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