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读下面大气环流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风带名称是: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故多_______________雨。
(2)极锋是___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___风带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3)图中①代表的风向是_________风,②代表的风向是_________风。

(1)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风带名称是: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故多_______________雨。
(2)极锋是___________风带和___________风带的气流交汇而形成的。
(3)图中①代表的风向是_________风,②代表的风向是_________风。
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4分)

(1)A、B、C、D表示气压带
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 D是 带。
(2)E、F表示风带
E是 带, F是 带(北半球)。
(3)图中A、B、C、D四地降水较多的有 。

(1)A、B、C、D表示气压带
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 D是 带。
(2)E、F表示风带
E是 带, F是 带(北半球)。
(3)图中A、B、C、D四地降水较多的有 。
2.单选题- (共15题)
4.
读图,回答下列题

【小题1】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小题2】每年儿童节到中秋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

【小题1】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A.B→C→D | B.C→D→A | C.D→A→B | D.A→B→C |
A.先向南再向北 | B.一直向北 | C.一直向南 | D.先向北再向南 |
5.
太平洋时间2005年7月3日22时52分(北京时间2005年7月4日13时52分),美国宇航局(NASA)重达372公斤的铜质撞击器,在距地球约1.3亿公里处与坦普尔1号彗星成功相撞,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图中反映的天体系统是( )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总星系

A.太阳系 B.银河系
C.地月系 D.总星系
6.
当地时间2013年10月1日,太阳粒子风暴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州上演了一场极光秀。极光在午夜前开始出现一直持续到黎明。广阔无垠的夜空仿佛化身为巨大的幕布,美不胜收。这次极光山现在距离地球表面8万来到64.3万米的高空,是由太阳高能带电粒子与大气中的原子碰撞而产生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为“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

【小题2】北京和拉萨等城市高频无线电信号被严重干扰,在较长时间内信号中断。这一现象产生的基本原理是
【小题3】除美国外,下列国家中有可能看到极光的是
【小题1】图为“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这次到达地球的带电粒子流来自图中的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A.太阳高能质子破坏无线电发射器 |
B.X射线干扰无线电信号 |
C.地球电离层扰动,大量吸收无线电信号 |
D.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信号传播 |
A.英国、墨西哥 | B.加拿大、挪威 | C.意大利、西班牙 | D.印度、巴基斯坦 |
8.
读“北极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完成题。

【小题1】甲地的时间为()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

【小题1】甲地的时间为()
A.9时 | B.21时 | C.12时 | D.18时 |
A.6日20时 | B.7日8时 | C.6日8时 | D.7日20时 |
9.
下列有关大气热力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天空有云,特别是有浓密的低云时,大气逆辐射更强 |
B.大气主要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增温 |
C.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短波辐射 |
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结果 |
11.
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2.
深秋季节,我国北方多大雾天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深秋时节辽宁等地区时有大雾的原因是( )
【小题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深秋时节辽宁等地区时有大雾的原因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且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于地面上 |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中,有利于浮尘产生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
15.
近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常遭遇雾霾天气。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小题2】日全食发生时天空仍然是灰蒙蒙的,与之相关的大气削弱作用主要是

【小题1】发生雾霾现象时,大气能见度变差的原因与下列有关的是
A.①增强 | B.②增强 | C.③增强 | D.④增强 |
A.反射 | B.散射 | C.折射 | D.吸收 |
16.
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是使大气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
B.图中②是使风力增强的地面摩擦力 |
C.图中③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
D.图中②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