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学09-10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一)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480537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0/3/10

1.综合题(共3题)

1.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小题1】如果此图表示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B、C两处气压高的是_______,气温高的是______。
【小题2】如果此图表示东亚季风环流,B处是亚欧大陆,C处是太平洋,则②的实际风向是________风,形成东亚季风环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中纬度的大气环流圈,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②是________________ (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小题4】如果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④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____,受人类影响较多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填图中数字序号)。
【小题5】如果此图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A、B、D表示三大类岩石,C表示岩浆,则②表示的地质作用或过程是____________,④表示的地质作用或过程是___________。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就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签署新的协议。这次会议的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上。
材料二:气候科学家们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并且在2015到2020年间开始减少排放。
1.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科学家表示全球必须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请将下列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到相应的方框内,说明当前全球变化的原因与危害。
A.全球海平面上升B.海洋表面出现膨胀
C.极地冰雪融化D.沿海低地、良田、城市被淹没
E.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高F.大量燃烧矿物化石燃料
G.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H.大量森林植被遭到破坏

2. 上面的联系框架图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_______性。
3.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焦点问题主要问题集中在“责任共担”,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_____原则。
4. “停止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策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15为 “世界部分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

【小题1】图中①、②、③表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其中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农产品是 ,生产特点是    
【小题2】②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②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小题3】③农业地域类型下的生产活动,最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A.生物多样性减少B.水土流失C.地下水位下降D.次生盐碱化

2.单选题(共9题)

4.
北京时间2009年12月19日21时2分,台湾花莲东南方外海发生里氏6.8级强烈地震,全台最大震度在花莲矶崎。据此完成1-2题。
【小题1】该地震发生时,纽约(西五区)时间为
A.19日10时2分B.19日8时2分C.20日05时2分D.20日8时2分Z*X*X*K]
【小题2】(小题2)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属于气象灾害
B.地震作为主灾可能诱发海啸、泥石流、龙卷风
C.修建水库和矿山开采都可能诱发地震
D.此次地震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
5.
下图是“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小题1】在a、b、c、d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A.aB.b
C.cD.d
【小题2】(小题2)①②③④四个箭头,表示重熔再生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
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阴影部分为气压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M所表示的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
【小题2】下图中四组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7.
图4是“太平洋流洋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甲处渔场的成因是
A.寒暖流交汇B.暖流作用
C.寒流作用D.上升流作用
【小题2】(小题2)洋流对乙地沿岸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增温增湿B.降温减湿
C.形成大渔场D.防止污染物扩散
8.
图5是“某区域自然状况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试题。

【小题1】图示信息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B.垂直地域分异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小题2】(小题2)若该区草原过度放牧,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草场退化,沙尘暴肆虐    ②水土流失,造成土壤盐碱化
③风沙侵袭,荒漠扩大 ④草原消退,引发草原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9.
“改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对此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呼吁各国“戒除”对碳的“不良嗜好”,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
B.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
C.世界各国有共同的义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发展中国家应该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承担主要责任
10.
图7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该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完成13-14题。

【小题1】该城市的a、b、c、d四个地块中适宜建设高级住宅区的是
A.aB.bC.cD.d
【小题2】(小题2)图中建污水处理厂最合适处是
A.甲B.乙C.丙D.丁
11.
图8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5-16题。

【小题1】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A.小麦种植业和牧牛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
【小题2】(小题2)该种混合农业的优点不包括
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D.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合理
12.
图10是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某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9-21题。

图10
【小题1】该项工业最有可能是
A.核工业B.冶金工业C.纺织工业D.食品工业
【小题2】(小题2)二十世纪80年代,我国受该产业转入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京津唐地区D.东北地区
【小题3】(小题3)对上题所指地区而言,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是
A.边境贸易B.工业化C.旅游业发展D.矿产开发

3.选择题(共10题)

13.

下列词语解释无误的一组(     )

①加之以师旅(侵略)

比及三年(等到)

③如会同(古代诸侯会盟和共同朝见天子)

④冉有、公西华侍坐(坐在尊长旁边陪伴侍奉)

者五六人(戴上帽子)

宗庙之事(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

⑦因之以饥馑(荒年)

⑧以俟君子(品德学识高尚的人)

14.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blank#}1{#/blank#},{#blank#}2{#/blank#}!(柳永《雨霖铃》)

1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塞路初晴

唐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释:①行子:出行的人。

16.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塞路初晴

唐  雍陶

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

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

胡人羊马休南牧,汉将旌旗在北门。

行子①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

注释:①行子:出行的人。

17.

谈笑间,{#blank#}1{#/blank#}。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18.

恰同学少年,{#blank#}1{#/blank#};书生意气,{#blank#}2{#/blank#}。(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9.

恰同学少年,{#blank#}1{#/blank#};书生意气,{#blank#}2{#/blank#}。(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0.

{#blank#}1{#/blank#},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1.

{#blank#}1{#/blank#},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22.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blank#}1{#/blank#},{#blank#}2{#/blank#}。(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