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2题)
1.
我国颁布实施新的饮用水国家标准以来。饮用水安全问题仍然存在,读下图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问题。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2)针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列出防控饮用水污染的措施。

(1)从污染物来源分析,我国饮用水安全威胁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2)针对饮用水安全问题,列出防控饮用水污染的措施。
2.
图10为北非简图,图11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 。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2)图中城镇分布特点是:
原因:

(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 。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2)图中城镇分布特点是:
原因:
3.
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 运河,图乙是 运河。两运河中货运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运河。
(2)简述苏伊士运河对于欧洲的重要性。
(3)比较两条运河的区位条件的差异。

(1)图甲是 运河,图乙是 运河。两运河中货运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运河。
(2)简述苏伊士运河对于欧洲的重要性。
(3)比较两条运河的区位条件的差异。
4.
读“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一艘远洋货轮沿图示虚线航行,则沿途所见到的自然带a、b、c、d、e依次是。
(2)c、d两自然带紧邻,但景观不同。试分析导致c、d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
(3)在图上a、b、c、d、e、f六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地。航行中从a地到c地的自然景观(或带)的变化反映了的地域分异规律。

(1)若一艘远洋货轮沿图示虚线航行,则沿途所见到的自然带a、b、c、d、e依次是。
(2)c、d两自然带紧邻,但景观不同。试分析导致c、d自然带差异的主要原因。
(3)在图上a、b、c、d、e、f六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地。航行中从a地到c地的自然景观(或带)的变化反映了的地域分异规律。
5.
读图并图甲“世界某区域图”和图乙“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两幅图,说出A、B两处年降水量的差异,D处降水量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原因。
(2)分析C河流该河段与水能利用有关的水文特征及原因。
(3)E地以出口为目的的农业地域类型和F地出口的粮食分别是什么?
(4)读图分析G处所在区域发展工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区位优势有哪些?
(5)2010年2月27日,当地时间3点34分(北京时间14点34分),该区域发生8.8级特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35.8ºS、72.7ºW的,震源深度36千米,震源位于海底59.4千米。震中位于A地的什么方向?地震发生后,对地震灾区救援最便捷的国家及运输方式是什么?
(6)H处的洋流强度会受什么影响?原因是什么?

(1)对照两幅图,说出A、B两处年降水量的差异,D处降水量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原因。
(2)分析C河流该河段与水能利用有关的水文特征及原因。
(3)E地以出口为目的的农业地域类型和F地出口的粮食分别是什么?
(4)读图分析G处所在区域发展工业的主导因素是什么?区位优势有哪些?
(5)2010年2月27日,当地时间3点34分(北京时间14点34分),该区域发生8.8级特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35.8ºS、72.7ºW的,震源深度36千米,震源位于海底59.4千米。震中位于A地的什么方向?地震发生后,对地震灾区救援最便捷的国家及运输方式是什么?
(6)H处的洋流强度会受什么影响?原因是什么?
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影响A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从伦敦至莫斯科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
(2)简述西欧发展乳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法国与西班牙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分析主要原因。
(4)简述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与B地区相比,C地区自然灾害较少发生,分析主要原因。

(1)影响A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从伦敦至莫斯科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
(2)简述西欧发展乳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法国与西班牙在欧洲水果、花卉等“时鲜业”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分析主要原因。
(4)简述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与B地区相比,C地区自然灾害较少发生,分析主要原因。
7.
(28分)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2)。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6分)
(2)图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10分)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4分)
(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
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2)。

(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河,判断理由是 。(6分)
(2)图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10分)
(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4分)
(4)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
8.
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读下图和相关资料,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说明环渤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交通优势。
材料一: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与海滨之间,规划面积2270平方千米。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开发这一地区,从而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
(2)天津滨海新区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并作为发展重点。简要分析它们在本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材料二:“十一五”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曹妃甸港口项目集群已经正式启动。唐山南部沿海的曹妃甸港址,水深岸陡,不冻不淤。岛前500米处水深达25米,海槽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通向黄海。利用岛与陆地之间的浅海和滩涂,通过填海造陆,建设一个面积310平方千米的工业区。随着港口建设和首钢的搬迁,曹妃甸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集散枢纽港、中国的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3)根据图中的信息及上述资料,试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曹妃甸建成我国北方大港的有利条件。
(4)简要分析曹妃甸地区建成我国未来钢铁、重化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5)读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示意图。简述该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好处。
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说明环渤海地区发展经济的交通优势。
材料一: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与海滨之间,规划面积2270平方千米。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重点开发这一地区,从而带动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进而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南快北慢”的局面。
(2)天津滨海新区把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一并作为发展重点。简要分析它们在本区发展的优势条件。
材料二:“十一五”规划中投资最大的项目——曹妃甸港口项目集群已经正式启动。唐山南部沿海的曹妃甸港址,水深岸陡,不冻不淤。岛前500米处水深达25米,海槽深达36米,是渤海最深点。由曹妃甸向渤海海峡延伸,有一条水深达27米的天然水道,通向黄海。利用岛与陆地之间的浅海和滩涂,通过填海造陆,建设一个面积310平方千米的工业区。随着港口建设和首钢的搬迁,曹妃甸地区将建成一个国际性铁矿、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集散枢纽港、中国的世界级重化工业基地、国家商业性能源储备和调配中心,以及国家重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区。
(3)根据图中的信息及上述资料,试从影响港口建设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曹妃甸建成我国北方大港的有利条件。
(4)简要分析曹妃甸地区建成我国未来钢铁、重化工业基地的优势条件。

(5)读曹妃甸工业区循环经济示意图。简述该工业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好处。
9.
读图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继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又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
材料二: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中字母A—D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矿产地是:___________;B矿产地是:___________;
C处是:___________山脉;D处是:___________山脉。
材料三: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①在图中填出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②示意图中反映了至少_________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柴达木盆地下一轮循环经济发展的另一支柱,即在能源开发方面应重点开发的绿色能源是什么?
(4)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材料一: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继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又批复《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总体规划》,重点规划建设格尔木工业园、德令哈工业园、乌兰工业园、大柴旦工业园等四个循环经济工业园,构建以盐湖化工为核心的六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体系,形成资源、产业和产品多层面联动发展的循环型产业格局,争取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废水、废气、废渣等“零”排放或者是最少的排放。
材料二: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7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
(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中字母A—D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矿产地是:___________;B矿产地是:___________;
C处是:___________山脉;D处是:___________山脉。
材料三: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

(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
①在图中填出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
②示意图中反映了至少_________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
(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循环经济的核心,柴达木盆地下一轮循环经济发展的另一支柱,即在能源开发方面应重点开发的绿色能源是什么?
(4)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适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10.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资料四: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 ,原因是 。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
(4)根据资料四,青海省与同纬度的山东省相比,1990年至2000年人口增长率 (大、小)。根据两省的现状,可以推断出青海省环境承载力较小,列举其主要影响因素。
(5)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资料一:见下图

资料二: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资料三: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资料四:

(1)根据资料一,图示区域积温由东向西 ,原因是 。
(2)根据资料二,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3)西宁形成和发展成为城市的自然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
A.位于河谷、地形平坦 | B.河流供水充足 | C.政治中心 | D.历史悠久 E.交通要道 |
(5)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青海省经济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1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塔里木河流域略图

材料二:塔里木河各段水量(亿立方米)和耗用水比例(%)
材料三:2010年11月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对塔里木河干流区供水价格进行了调整
(见下表)
材料四: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了解到,自2001年开展塔里木河综合治理以来,管理局坚持边治理边输水的治理措施,先后11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由大西海子水库下输水量累计达26.1亿立方米,水头7次到达台特玛湖,结束了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历史,使下游生态环境得到了初步改善。
(1)结合材料二,概括塔里木河各段水量和耗用水比例的变化特点。
(2)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判断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应该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C.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 D.生态环境的保护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对塔里木河干流区供水价格进行了的调整可能产生的哪些影响。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可采取哪些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材料二:塔里木河各段水量(亿立方米)和耗用水比例(%)
年份 | 上游段 | 中游段 | 下游段 | |||
水量 | 耗用水比例 | 水量 | 耗用水比例 | 水量 | 耗用水比例 | |
1956-1959 | 14.8 | 26.4 | 25.8 | 45.9 | 15.6 | 27.7 |
1960-1969 | 16.4 | 30.8 | 24.4 | 45.9 | 12.4 | 25.3 |
1970-1979 | 15.0 | 34.2 | 22.2 | 50.6 | 6.6 | 15.2 |
1980-1989 | 18.2 | 40.6 | 22.5 | 50.4 | 3.9 | 8.7 |
1990-1995 | 17.7 | 45.2 | 18.8 | 48.0 | 2.7 | 7.8 |
(见下表)
行业 | 2007年水价 | 2011年水价 | 备注 |
种植业 | 0.0039元/m3 | 0.019元/m3 | 超过规定限额20%以内(含20%)的部分, 按照上述水价的2倍计收水费;超过规定限额20%以上的部分,按照上述水价的4倍计收水费;未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对擅自挤占生态用水的单位和个人,按照上述水价的10倍计收水费。 |
![]() | 0.00037元/m3 | 0.001元/m3 | |
工业 | | 0.3元/m3(不含水资源费) | |
旅游业、 建筑业 | | 0.6元/m3(不 含水资源费) |
(1)结合材料二,概括塔里木河各段水量和耗用水比例的变化特点。
(2)造成塔里木河下游河道连续干涸近30年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判断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核心应该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 B.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C.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可持续发展 D.生态环境的保护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对塔里木河干流区供水价格进行了的调整可能产生的哪些影响。
(5)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出可采取哪些措施以进一步改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12.
比较甲(美国)、乙(澳大利亚)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
(2)比较图甲中A、C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
(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4)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
(2)比较图甲中A、C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
(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4)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0题)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2道)
选择题:(10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