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10分)【环境保护】读“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示意图",回答问题。

(1)污染物排放量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之间有何关系?(2分)
(2)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污染工业由城市向乡镇转移,是否合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8分)

(1)污染物排放量与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之间有何关系?(2分)
(2)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污染工业由城市向乡镇转移,是否合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8分)
2.
阅渎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三,描述该地区地势与降水的整体关系,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分析温哥华岛吸引大量游客及许多人退休后来此养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推论哥维根谷成为高纬度葡萄产区的自然因素。
材料一 温哥华岛,位于太平洋沿岸。该岛被中部的山脉分为东西两部分,两岸都以低地为主,岛内沟谷纵横,森林茂密,戈尔登辛德峰海拔2 200米,分布有冰川。岛的内陆地区有许多河流与湖泊。岛上气候相当舒适宜人,吸引大量游客及许多人退休后来此养老。温哥华岛年平均气温10度左右,冬季全岛平均气温在2~4度,夏季平均约为20度。
材料二 温哥华岛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新的葡萄酒产区。该产区几个区域本身具备有利于葡萄生长的天然气候。生长期很长,霜冻危害少。尽管从11月至次年4月的降雨十分丰富,但夏季仍然十分干燥,多数葡萄园需要灌溉补充水分。哥维根谷附近有山体,哥维根谷并不是一片山谷,也不全象一个盆的形状。其东部与南部是以低矮的丘陵为主。在中部与西部以海拔几百米的山脉夹杂着低谷、湖泊、平地等为特征。土壤为海相化石、砂砾、石灰岩和黏土。
材料三 下图示意温哥华岛地理位置及科迪勒拉山系降水量与地形关系图。

(1)根据材料三,描述该地区地势与降水的整体关系,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分析温哥华岛吸引大量游客及许多人退休后来此养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推论哥维根谷成为高纬度葡萄产区的自然因素。
4.
阅读图文资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1年以来从东北三省累计调运千万吨粮食运往全国各地,确保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城市用粮调拨,同时向自然灾害多发的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数次运输救灾粮,还向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昔日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而今日的“缺粮大省"送粮。
材料二 2004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提高粮食产量与机械动力、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关系最密切,也受风调雨顺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1 995 201 3年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发生自然灾害频次的数据统计。

(1)简述图中所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特点及l999年以来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
(2)苏、浙、粤、闽等省,曾经是传统商品粮产区,是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其农业生产的变化?
(3)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等方面分析,形成“北粮南运"局面所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区域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1年以来从东北三省累计调运千万吨粮食运往全国各地,确保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城市用粮调拨,同时向自然灾害多发的四川、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数次运输救灾粮,还向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昔日的“鱼米之乡"、“天府之国"而今日的“缺粮大省"送粮。
材料二 2004年以来,国家不断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提高粮食产量与机械动力、灌溉面积、化肥用量关系最密切,也受风调雨顺的影响。下图示意我国1 995 201 3年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以及发生自然灾害频次的数据统计。

(1)简述图中所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变化特点及l999年以来粮食波动的主要原因。
(2)苏、浙、粤、闽等省,曾经是传统商品粮产区,是哪些区位因素的变化引起其农业生产的变化?
(3)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等方面分析,形成“北粮南运"局面所带来的问题与对策。
2.单选题- (共2题)
6.
多功能摄影爱好者小马在我国某地区拍摄了梯田景观(图甲),并绘制了此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梯田景观图可推理出
A. 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
B. 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区
C. 拍摄此照片时,我国长江流域油菜花开
D. 拍摄此照片时,美国中西部草木枯黄
【小题2】根据梯田景观图估测图中农夫所在那块农田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千米一100公顷一1 500亩)
A. 0.08平方千米 B. 8亩 C. O.8公顷 D. O.08公顷
【小题3】若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河岸的BC两点高差为o.5米,AD高差为4.6米,下列选项判断准确的是
A. 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B. 河流西岸受流水侵蚀较严重
C. 该河流有结冰期 D. 该河流自南流向北

【小题1】根据梯田景观图可推理出
A. 该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
B. 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区
C. 拍摄此照片时,我国长江流域油菜花开
D. 拍摄此照片时,美国中西部草木枯黄
【小题2】根据梯田景观图估测图中农夫所在那块农田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千米一100公顷一1 500亩)
A. 0.08平方千米 B. 8亩 C. O.8公顷 D. O.08公顷
【小题3】若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河岸的BC两点高差为o.5米,AD高差为4.6米,下列选项判断准确的是
A. 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 B. 河流西岸受流水侵蚀较严重
C. 该河流有结冰期 D. 该河流自南流向北
7.
下图表示我国东部某地区l 992—20l 4年内剩余劳动力数量、人均工资变化,以及①②两类企业在该段时期内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
A. 劳动力不断减少,就业人口也在不断减少
B. ①类企业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不断上涨,更趋向于技术型
C. ①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高于②类企业
D. ①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问更早
【小题2】从l 992年至今,该区域
A. 1992年,①②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低,工业基础较好
B. 1992—2000年,该区域以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企业类型单一
C. 2000—2008年,该区域企业处于转型阶段
D. 2008年以后,②类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将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小题1】该区域
A. 劳动力不断减少,就业人口也在不断减少
B. ①类企业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不断上涨,更趋向于技术型
C. ①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高于②类企业
D. ①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问更早
【小题2】从l 992年至今,该区域
A. 1992年,①②两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最低经济效益所能支付人均工资低,工业基础较好
B. 1992—2000年,该区域以技术密集型企业为主,企业类型单一
C. 2000—2008年,该区域企业处于转型阶段
D. 2008年以后,②类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而将面临被淘汰的结局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