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图甲是图乙A地的世界著名景点——“棉花城堡温泉”,“棉花”是指其色白如棉,其实是石灰岩地貌。似棉花一样的山丘城堡簇拥着天然的温泉,故名为棉花城堡温泉。图丙为图乙中A、B两城市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1毫米)的统计资料。

(1)A地区温泉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中“棉花城堡”形成的外力作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2)比较A、B两城平均降水日数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原因。(12分)
(3)据材料归纳土耳其东部地区畜牧业的现状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0分)
材料一:图甲是图乙A地的世界著名景点——“棉花城堡温泉”,“棉花”是指其色白如棉,其实是石灰岩地貌。似棉花一样的山丘城堡簇拥着天然的温泉,故名为棉花城堡温泉。图丙为图乙中A、B两城市平均降水日数(日降水量大于1毫米)的统计资料。

(1)A地区温泉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1中“棉花城堡”形成的外力作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
(2)比较A、B两城平均降水日数的主要差异,并解释原因。(12分)
(3)据材料归纳土耳其东部地区畜牧业的现状并提出其可持续发展的措施(10分)
2.
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分)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分)
(3)说明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6分)



(1)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分)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分)
(3)说明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6分)
2.选择题- (共6题)
3.单选题- (共5题)
9.
下图表示某区域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左图中数据表示该地区的平均高程,数值越大表示高程越大。右图中曲线表示河流,甲、乙、丙、丁四点为河流流量测量点。若图中每一小块区域的降水相同且全流入经过该区域的河流(不考虑其它水量损耗),则流量最大的测量点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10.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最冷月水温不小于20℃的泥质海滩,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该区域红树林海岸在南、北半球分布纬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2】对图中甲、乙河段开发利用的重点分别是()

【小题1】红树林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最冷月水温不小于20℃的泥质海滩,是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该区域红树林海岸在南、北半球分布纬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降水 | B.光照 | C.洋流 | D.河流 |
A.水能和航运 | B.灌溉和航运 |
C.航运和水能 | D.航运和灌溉 |
11.
读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浙江宁波市和全国的统计数据,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宁波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
【小题2】未来十年促进宁波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是()
| 宁波 | 全国 | |
人口总数 | 596.26万 | 13.7亿 | |
比2000年增长 | 17.12% | 5.84% | |
年龄 构成 | 0~14岁 | 16.18% | 16.60% |
15~59岁 | 75.15% | 70.14% | |
60岁以上 | 8.67% | 13.26% | |
城市人口比重 | 55.75% | 49.68% |
【小题1】宁波人口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全国高 |
B.人口出生率比全国高 |
C.外来青壮年人口迁入较多 |
D.人口老龄化比全国高 |
A.现代农业的发展 | B.服装工业的发展 |
C.第三产业的发展 | D.石化工业的发展 |
12.
京津地区是我国汽车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下图为汽车制造业空间在甲乙丙(由早到晚)三个时间段的集聚与扩散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京津地区的汽车制造业在甲乙丙三个阶段,都属于集聚力量的有()
①利于集中处理废弃物、降低能耗 ②利于生产协作和技术创新
③降低运输费用,土地成本低 ④共享能源和矿产资源
【小题2】汽车制造业在丙阶段由集聚转向扩散,对扩散目的地的影响有()

【小题1】京津地区的汽车制造业在甲乙丙三个阶段,都属于集聚力量的有()
①利于集中处理废弃物、降低能耗 ②利于生产协作和技术创新
③降低运输费用,土地成本低 ④共享能源和矿产资源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不利于产业升级 | B.减轻环境污染 |
C.缓解水资源紧张 | D.土地租金上升 |
13.
下图为江南丘陵某研究区红壤在不同措施下(均不施肥)实验结果。据此回答。

与处理措施①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 )

与处理措施①比较,该实验结果表明( )
A.②处理措施使土壤有机质增多,利于保持水土 |
B.③处理措施使土壤酸性增强,利于积累有机质 |
C.②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增强,土壤酸性减弱 |
D.③处理措施导致水土流失减弱,土壤酸性增强 |
4.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单选题:(5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