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浙江省深化课程改革协作校高三11月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999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4/12/11

1.综合题(共4题)

1.
(8分)读中南半岛地形和河流分布示意图(图甲)及B地地质剖面图(图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100°E以西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4分)
(2)古气候学家根据图乙所示的地质剖面中各岩层厚度差异现象,推断各地质历史时期中南半岛夏季风的强弱。简要说明古气候学家进行判断的依据(4分)。
2.
(20分)读新西兰南、北二岛示意图(图丙),图甲为甲地的气候统计资料,图乙为南岛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图乙,概括图示区域的地形特点并解释南阿尔卑斯山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2)据图丙判断该区域人类活动主要分布的岛屿(南岛或北岛);并简述你的理由。(6分)
(3)简述甲地气候特点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
3.
(10分)读甲、乙两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山各自然带在南、北坡出现的高度差异,并简要分析原因。(3分)
(2)乙山海拔4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试简要说明原因。(2分)
(3)比较甲乙两山自然带带谱分布的主要差异,并简要说明其原因。(5分)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土高原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图(下图) 

材料二 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地区人口有了很大增加。大量人口向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迁移,有一部分人口向黄土高原的山地移民。据记载,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北部长城沿线植被为草原和荒漠草原。 

(1)阅读图乙,简述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特点。
(2)说出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有何特点。 
(3)根据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推测秦汉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哪些变化?

2.单选题(共7题)

5.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年最大24小时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单位:mm),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成都、长沙年最大24小时雨量值可能分别为(单位:mm)()
A.48,122B.79,95
C.130,110D.121,88
【小题2】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年最大24小时雨量出现时间,最可能的降水类型分别是()
A.锋面雨台风雨B.对流雨地形雨
C.台风雨对流雨D.地形雨锋面雨
6.
读我国部分地区降雪起止日期和最大降雪厚度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总体显示()
A.降雪总量南部大于北部
B.最大积雪厚度西部大于东部
C.降雪总时间南部少于北部
D.降雪最终日南部晚于北部
【小题2】该区域最大积雪厚度出现在延吉,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
7.
下图为“某年我国贵阳、杭州、北京三个城市日照时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贵阳、杭州、北京的代码依次是()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③②①D.②①③
【小题2】与③城市相比,②城市7月份的日照时数多的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白昼最长
C.正午太阳高度最大D.地势最高
8.
下图中的群岛由19个岛屿组成,是地球上赤道附近最干旱的地区;其最东部的岛屿距离南美洲700km。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群岛成为赤道附近气候最干旱地区的原因,最可能是()
A.受下沉的气流控制B.气温高,蒸发量很大
C.受寒流影响水汽较少D.水汽受安第斯山阻挡
【小题2】地质勘探证实,该群岛的地质年代很年轻,大概不超过500万年的历史。该群岛()
A.地处海沟附近地壳活动剧烈
B.地处板块交界为火山喷发而成
C.为陆地泥沙受洋流携带沉积而成
D.地处大陆架区域地表多沉积岩
9.
三大类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内力作用的重要形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左图中,能表示由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的数码是()
A.①B.③
C.④D.⑤
【小题2】右图中M处()
A.为海岭多火山B.板块内部少地震
C.压力大多为变质岩D.地势低易成沉积岩
10.
读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冲积扇是河流泥沙在出山口形成的自然沉积体。与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古冲积扇相比,新冲积扇位置偏向南的原因最可能是()
A.农业生产活动B.地表水下渗
C.祁连山地南移D.冰川融水量增大
【小题2】现代,甲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
A.冰川沉积B.风力作用
C.流水侵蚀D.流水搬运
【小题3】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
A.沿河流呈南北走向
B.沿河流呈东西走向
C.地处戈壁呈南北走向
D.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11.
W城市是加拿大西部重要的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工厂企业主要集中在巴拉德湾沿岸和福尔斯河沿岸一带。工业区之间为商业区,街道宽阔,高楼林立。住宅区分布在工业区外围。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W市的城市规划优点包括( )
①方便居民购物 ②减轻市中心交通压力③降低工业生产成本 ④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优良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小题2】下图中,正确表示该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关系的是( )
A.B.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