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关于中亚和咸海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咸海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是世界第四大湖。1960年湖泊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从1960年后,大规模垦耕使咸海周边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根据有关研究,棉花一生需水量以450mm-620mm为宜,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2014年10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东部河床已经消失,当地生态危机严重,专家称这很可能是拥有550万年历史的咸海,600年来首次完全干涸,等到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

(1)描述中亚地区的主要地形特点。
(2)分季节分析阿姆河与锡尔河的河流主要补给来源。
(3)归纳图乙中从甲地到乙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4)结合材料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逐渐消失的原因。
(5)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
咸海位于中亚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间,是世界第四大湖。1960年湖泊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总水量1100立方千米,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从1960年后,大规模垦耕使咸海周边成为了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根据有关研究,棉花一生需水量以450mm-620mm为宜,棉田在整个生育期约有2/3的水分消耗于蒸腾,1/3消耗于土地蒸发。到1998年,咸海面积减少了近60%,总水量减少了80%。至2007年,咸海面积只有最初面积的10%。2014年10月美国宇航局发布的一组卫星图片显示“咸海”东部河床已经消失,当地生态危机严重,专家称这很可能是拥有550万年历史的咸海,600年来首次完全干涸,等到2020年或将完全消失。

(1)描述中亚地区的主要地形特点。
(2)分季节分析阿姆河与锡尔河的河流主要补给来源。
(3)归纳图乙中从甲地到乙地年降水量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4)结合材料分析1960年以来导致咸海逐渐消失的原因。
(5)推断咸海消失后可能给当地气候带来的影响。
2.
近年,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国家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其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该战略吸引了多国多地区的参与。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分析该国所属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文化圈,并列举该文化圈的主要文化特点。
(2)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明显,图B中甲乙两区域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两个区域,阐述两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乙区域这些特征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


(1)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国际贸易的重要通道,该战略吸引了多国多地区的参与。斯里兰卡是印度洋上的一个岛国,分析该国所属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文化圈,并列举该文化圈的主要文化特点。
(2)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明显,图B中甲乙两区域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两个区域,阐述两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并分析乙区域这些特征对农业、人口、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
3.
荒漠化包括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段时间以来,黄土高原荒漠化趋势明显。下图为黄土高原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图,读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0分)


(1)分析不同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点。并推测秦汉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理环境有哪些变化?(10分)
(2)试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与植被等方面阐述黄土高原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10分)


(1)分析不同时期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点。并推测秦汉到明清时期黄土高原地理环境有哪些变化?(10分)
(2)试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与植被等方面阐述黄土高原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主要原因。(10分)
2.单选题- (共13题)
4.
下图中的40°线为纬线,a、b、c为等温线,甲为河流,其所在地区常年受西风的控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等温线a、b、c数值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图中等温线a、b、c数值的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b>a | B.c>b>a | C.a>b>c | D.a>b |
A.此时为冬季,该地区降水稀少 |
B.此时为夏季,气候温和湿润 |
C.甲河属于内流河,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
D.甲河属于外流河,水位季节变化大 |
5.
北半球某区域某时刻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图中P1和P2为等压面,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小题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小题2】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
A.此时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
B.乙地的昼长大于甲地 |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
D.全球昼夜等长 |
6.
下图是北半球夏至日a地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及夏至日、春秋分日太阳视运动图。

【小题1】a地的纬度是()
【小题2】夏至日,下列地点可见到类似于a地太阳运动路线图(图乙)的是()

【小题1】a地的纬度是()
A.36°34′N | B.66°34′S |
C.83°26′N | D.46°52′N |
A.摩尔曼斯克 | B.伦敦 |
C.南极 | D.北京 |
7.
每年10月4日至10日是世界空间周。2013年的主题是“探索火星,发现地球”。
【小题1】与火星环境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是因为()
【小题2】在世界空间周期间()
【小题1】与火星环境相比,地球上存在生命是因为()
A.质量适中,保证了液态水的存在 | B.距太阳远,温度适宜 |
C.长期演化,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 D.公转轨道不相交,运行环境安全 |
A.上海昼渐长,夜渐短 | B.地球逐渐向近日点方向靠近 |
C.悉尼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 D.三亚阳光照进室内的面积变小 |
8.
读某区域相关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能反映图1中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
【小题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
【小题3】导致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能反映图1中甲地气候特征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C.热带季风气候 | D.热带沙漠气候 |
A.太阳辐射 | B.大气环流 | C.下垫面 | D.人类活动 |
9.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 )
【小题2】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美国科学家提出抽取海水向空中喷洒海盐颗粒、增加云量以降低大气温度的方法。这种做法的直接效果是( )

【小题1】图中( )
A.①以长波的形式源源不断输送能量 |
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
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 |
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短波辐射 |
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 | B.大气吸收的②减少 |
C.射向地面的③减弱 | 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减少 |
10.
这是一个赤道上的群岛,却有着来自寒带的企鹅;它曾被视为“魔鬼之岛”,因为“地狱之火”在这里涌动,如今它又被称为“最后的伊甸园” “生物进化活博物馆”。

【小题1】这个群岛上的岩石因为常年的风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态,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小题2】岛上生物多样,常年生活着耐寒的企鹅,可能原因是()
【小题3】研究发现群岛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在向东南方向移动,原因是()

【小题1】这个群岛上的岩石因为常年的风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形态,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A.石灰岩 | B.玄武岩 |
C.花岗岩 | D.石英砂岩 |
A.气温日较差大 | B.处在动物迁徙路线上 |
C.受寒流影响 | D.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
A.处在海底的扩张地带 | B.位于海沟附近 |
C.处在板块的碰撞挤压带 | D.大陆漂移造成的 |
11.

【小题2】近年来,我国某省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大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①②③④中,最可能分别表示贵州和上海的是( )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② |
A.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 | B.技术人才外流 |
C.水资源匮乏 | 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
12.
下图是我国某市1980年至2012年间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城镇化水平与建成区面积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1980〜2012年间,该城镇()
【小题2】该市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小题1】1980〜2012年间,该城镇()
A.城市总面积基本没有变化 |
B.城镇化水平有的年份升高,有的年份下降 |
C.市区人口基本没有变化 |
D.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都有增加的趋势 |
A.居住用地面积减少 | B.商业用地范围逐渐扩大 |
C.失业人口增多 | D.城市中心区人口减少,出现逆城市化 |
13.
下图为某平原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以及该城市甲一乙沿线地租变化示意图。

【小题1】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大致可能是()
【小题2】地租变化曲线图基本能反映城市功能分区图中甲一乙沿线地租变化的是()

【小题1】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大致可能是()
A.西风 | B.东南风 |
C.东风 | D.南风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4.
被称为“硅谷边境”的墨西卡利位于科罗拉多河支流河畔,气候干燥。这里有美国加州在此建立的芯片制造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美国在墨西卡利建立芯片制造基地的主要原因是这里( )
【小题2】墨西卡利建立芯片基地对当地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是( )

【小题1】美国在墨西卡利建立芯片制造基地的主要原因是这里( )
A.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 B.先进的技术 |
C.原材料丰富 | D.充足的水源 |
A.人口老龄化加剧 |
B.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C.环境污染加大 |
D.人才流失 |
15.
下图是中美洲局部区域图。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相隔不远,但降水差异较大,甲地降水比乙地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小题2】中美洲是世界香蕉的主要产地,近几年其产量不断增大,影响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最可能是()

【小题1】图中甲、乙两地相隔不远,但降水差异较大,甲地降水比乙地少,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 B.信风 |
C.洋流 | D.蒸发 |
A.人工降雨技术提高 | B.当地居民以香蕉为主要食物 |
C.劳动力资源丰富 | D.交通改善,市场需求量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