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大致为 ;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T的范围是 。D点的海拔是 米。
(2)乙村与桥梁的相对高差可能是( )
(3)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说明甲、乙两村所处位置的相同点。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1)图中白水河的流向大致为 ;甲村与龙山之间的温差T的范围是 。D点的海拔是 米。
(2)乙村与桥梁的相对高差可能是( )
A.400米 B.300米 | |
B.100米 | C.40米 |
(4)某学校两组同学进行登山比赛,分别沿B.C线路攀登龙山和虎山,有人建议将出发地设在A点。你认为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
2.
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岛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及甲、乙两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
(2)与乙地气候类型相同,形成原因也相似的地区有哪些?
(3)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4)分析乙地降水较多的原因。

(1)写出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
(2)与乙地气候类型相同,形成原因也相似的地区有哪些?
(3)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4)分析乙地降水较多的原因。
3.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下表为图中甲、乙两城市的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5分)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5分)

(1)圣劳伦斯河是世界上水位最稳定的河流之一,说明其原因。比较①②河段水文特征的差异。(5分)
(2)简述“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原因。(5分)
2.单选题- (共11题)
4.
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村庄引水渠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河水可自流入村的线路是( )
【小题2】该村庄常年引用河水发展农业生产,将导致河流下游( )

【小题1】河水可自流入村的线路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水土流失加剧 | B.水体净化能力下降 |
C.水量急剧减少 | D.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
5.
下图为等高线图,已知等高距为25米,AB为一空中索道。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
【小题2】下列选择中最佳的是( )
A. 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
B. 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两点相对高度可能为25米
A.D处可能形成瀑布 |
B.A处坡面径流的方向是流向西北 |
C.图中索道上行方向为西南向东北 |
A. 若要在B或E附近选一处建寺庙,B比E更合适
B. A.B.E三地中,B处是建火情瞭望哨最佳地点
A.B处是欣赏瀑布比较理想的地点 |
B.若图示区域将可能发生泥石流,正在欣赏瀑布的游客应往南逃走 |
6.
下图为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单位:小时/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显示的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大致为( )
【小题2】图中有一等值线闭合中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小题1】图中显示的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大致为( )
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 B.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
C.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 D.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
A.纬度 | B.人类活动 | C.沙尘暴频发 | D.植被 |
8.
下图中,甲为中高纬某地区的低压系统,实线为等压线,虚线示意月平均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该系统以每天160千米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半球及a地风向的组合,正确的是( )
【小题2】此时往后20~30小时之间,乙地可能经历( )

【小题1】关于图示地区所在半球及a地风向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偏北风 | B.北半球、偏南风 |
C.南半球、偏南风 | D.南半球、偏北风 |
A.梅雨潮湿天气 | B.大风降温阴雨天气 |
C.晴朗无风天气 | D.持续晴朗高温天气 |
9.
下图为某地区港口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小题2)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小题1】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经度 | C.纬度 | D.洋流 |
A.c>d.>b | B.d>c>b | C.c>b>d | D.b>c>d |
10.
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陆地影响 | B.受暖流影响 |
C.受寒流影响 | D.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
11.
下图示意某地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及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若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则其雪线海拔约为
【小题2】图中甲地所在山坡的朝向最有可能是
【小题3】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图中甲地的植被类型可能是

【小题1】若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则其雪线海拔约为
A.3 000米 | B.4 000米 | C.5 000米 | D.6 000米 |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A.热带雨林 | B.亚寒带针叶林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 D.温带落叶阔叶林 |
12.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13.
读“我国南、北方粮食、水资源、森林资源、人口分布对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小题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森林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区

【小题1】下列说法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A.a表示人口,b表示水资源 | B.北方的人均森林资源不到南方的一半 |
C.北方的人均水资源是南方的一半 | D.粮食总产量南方多于北方 |
A.光照差异大 | B.人口数量差异大 | C.水热差异大 | D.降水差异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