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2014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陕西省设立“西咸新区”,引领内陆型经济开发。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正式通车。这些重大举措,必将使“丝绸之路带”大放异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渭河与汉江流域局部图”,“渭河某地南北向基岩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三个重要城市的经济数据

(1)用内外力作用解释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2分)
(2)说出“引汉济渭”可能对汉江下游造成的影响。(2分)
(3)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泾渭分明”,即“泾浊渭清”,但现在是“泾渭均浊”,“泾渭分明”不再。试分析原因。(3分)
(4)近年,西安建立了“国际港务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试分析西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3分)
材料一 “渭河与汉江流域局部图”,“渭河某地南北向基岩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三个重要城市的经济数据

(1)用内外力作用解释渭河平原的形成过程。(2分)
(2)说出“引汉济渭”可能对汉江下游造成的影响。(2分)
(3)在泾河与渭河的交汇处,有一个著名的景点“泾渭分明”,即“泾浊渭清”,但现在是“泾渭均浊”,“泾渭分明”不再。试分析原因。(3分)
(4)近年,西安建立了“国际港务区”,实施综合保税制度,运营国际货运列车,力图重新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试分析西安发展物流业的优势条件。(3分)
2.
读“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南部,试述最初在此设城的有利区位条件。(2分)
(2)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功能区中,①代表什么区?试分析其规划在该处的原因。(3分)
(3)A、B、C、D四地为规划用地,哪块适宜建设化学工业园区?试简述理由。(3分)
(4)说明图中铁路分布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2分)

(1)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南部,试述最初在此设城的有利区位条件。(2分)
(2)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功能区中,①代表什么区?试分析其规划在该处的原因。(3分)
(3)A、B、C、D四地为规划用地,哪块适宜建设化学工业园区?试简述理由。(3分)
(4)说明图中铁路分布对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2分)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西兰河流分布示意图”,“新西兰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二 新西兰的畜牧业一直处于该国主导地位。目前该国有近3/4的牧场以经营某单一产品为主,农业生产与工业和商业配合密切,农产品出口比例大。
(1)简述新西兰B岛东西两侧年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你认为该国乳畜业主要分布在A、B哪个岛上,请评价该岛发展乳畜业的条件。
4.
近年来,有“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之称的杭州市,着力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迅速。其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江临海,位置优越,是全国唯一集工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大学城、沿江居住生态区于一体的国家级开发区。阅读相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位置图”,“杭州市某年月降水量分配图”。

材料二 杭州市六大产业增加值占比一览表(2013)。

(1)据“杭州市某年月降水量分配图”,说出杭州市该年度6月、7月、8月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杭州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特点。(3分)
(3)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区位优势。(4分)
材料一 “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位置图”,“杭州市某年月降水量分配图”。

材料二 杭州市六大产业增加值占比一览表(2013)。

(1)据“杭州市某年月降水量分配图”,说出杭州市该年度6月、7月、8月三个月降水量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2)据材料二,分析杭州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特点。(3分)
(3)从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的区位优势。(4分)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简析玉门市发展太阳能、风能产业的优势条件。
(3)面对两城市现状,请你为两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 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陆上油田和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截至2008年大庆油田已经开采出可采储量的75%。下表是大庆市近年主要经济和产业指标值。

材料二 甘肃玉门是我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2009年被列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多年的石油开采造成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老城区人口从13万锐减至3万:近年来玉门重点发展了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
材料三 甘肃省玉门市位置示意图。

(1)分析大庆市产业结构及变化特点。
(2)简析玉门市发展太阳能、风能产业的优势条件。
(3)面对两城市现状,请你为两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2.单选题- (共7题)
7.
下图为甲、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C.洋流 | D.人类活动 |
A.甲、乙两地之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 |
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 |
C.甲、乙两地夏季均盛行西北风 |
D.乙地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
8.
下图为水利研究部门实验室模拟同一降水过程中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小题2】防治城市暴雨时发生内涝的最有效措施是

【小题1】图中四条曲线: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依次对应的序号分别是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①、② | C.②、④、①、③ | D.①、③、④、② |
A.保护城市原有湿地 | B.提高地面透水能力 |
C.扩大城区绿地面积 | D.完善城市排水系统 |
9.
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
【小题2】②处山峰在当地有“飞来峰”之称,其形成过程是( )

【小题1】①处的构造地貌为( )
A.背斜 | B.向斜 |
C.背斜谷 | D.向斜谷 |
A.褶皱——沉积——断裂 | B.褶皱——断裂——沉积 |
C.断裂——侵蚀——褶皱 | D.褶皱——断裂——侵蚀 |
10.
下面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图中山地海拔3100米;图乙为M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甲图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2】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关于甲图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地上有终年积雪 |
B.自西向东,自然带呈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
C.M地适宜种植葡萄、柑橘、油橄榄等 |
D.N地为热带荒漠,棉田面积广 |
A.M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B.山脉东侧自然带成因主要为距离海洋远 |
C.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
D.影响垂直自然带在山脉两侧海拔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
11.
读棉纺织工业在全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小题2】20世纪90年棉纺织工业由我国上海等沿海城市转移到新疆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20世纪初,棉纺织工业转移到日本的主导因素是()
A.接近原料产地 | B.劳动力价格低 |
C.市场广阔 | D.技术水平高 |
A.新疆交通便利,便于棉纺织品运往内地 |
B.新疆邻国多,便于棉纺织品出口 |
C.新疆长绒棉产量高,接近原料产地 |
D.新疆石油资源丰富,能源充足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