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北京市东城区示范校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9920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4/7

1.综合题(共4题)

1.
读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R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水位季节变化十分显著。
(1)分析R湖水位季节变化大的原因。
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洪泛区面积广大,洪涝灾害多发。
(2)结合地形和水系特点,分析当地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该地区附近是传统的稻米产区,说出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M国自南向北的自然带名称及其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
(2)简要分析M国海运发达的主要自然原因。
(3)描述甲半岛的城市分布特点,并指出其影响因素。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三省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 连接武汉、长沙、南昌三市,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中三角”,即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它承接着东部产业转移,承载着三省加速崛起的希望。

(1)概述图示地区矿产资源的特点。

(2)分析该地区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简述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4.
读 “郑渝(郑州至重庆)高速铁路规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比较郑渝高速铁路起止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6分)
(2)对规划中的①、②两条线路,你认为哪一条更合理,简述理由。(6分)
(3)指出郑渝高速铁路建成后对甲城空间形态和服务范围的影响。(4分)

2.单选题(共14题)

5.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若此图为等高线图,a海拔为300米,b海拔为200米,则P、Q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358米B.99米
C.505米D.269米
【小题2】若此图为北半球等压线图,且a>b,则()
A.P处为阴雨天气B.Q处为晴朗天气
C.P、Q之间吹西北风D.P、Q之间吹东南风
【小题3】若此图为等温线图,且a>b,则()
A.P为山坡上的洼地
B.Q为山坡上的洼地
C.P、Q同为山坡上的小丘
D.P、Q同为山坡上的洼地
6.
2014年11月5~11日,第22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在北京举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会议期间()
A. 北京昼短夜长,白昼越来越长
B. 悉尼正午太阳高度角越来越大
C. 非洲草原的野生动物向北迁徙
D. 地中海沿岸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小题2】下列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国中,与中国陆上相邻的是()
①日本 ②俄罗斯 ③韩国 ④印度尼西亚 ⑤泰国 ⑥越南
A. ①② B. ③⑤
C. ②⑥ D. ④⑥
7.
下图为某时段我国局部地区降水量预报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时段最有可能为(  )
A.3、4月B.5、6月C.7、8月D.9、10月
【小题2】该时段,可能对甲地区农业带来有利影响的天气是(  )
A.寒潮B.台风C.梅雨D.沙尘暴
8.
下图示意“某国10°N纬线附近地区的农作物分布情况”,该国农业以生产咖啡、香蕉、甘蔗等传统产品为主,是世界上第二大香蕉出口国,咖啡是该国农业第二重要产品。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该国降水量东部多于西部,主要因为东部()
①地处迎风坡 ②位于西风带
③有暖流经过 ④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该国()
A.香蕉分布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下
B.咖啡分布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地方
C.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D.农业生产自给自足,生产规模小
9.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箭头表示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A. 季风    B. 信风
C. 西风    D. 洋流
【小题2】图中北纬30°同一大洋东岸的海水比西岸的海水()
A. 温度高 B. 温度低
C. 温度一样高   D. 无法判断
10.
读“我国某地气象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风力
气压
天气
2013.11.23
20℃
11℃
3~4级
1018hPa

2013.11.24
19℃
8℃
7~8级
1021hPa

2013.11.25
14℃
6℃
4~5级
1029hPa

 
【小题1】表中所示时期,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
C.冷锋D.暖锋
【小题2】该天气系统过境时,该地的天气状况是()
A.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B.刮大风,出现阴雨天气
C.气温降低,风力减小
D.气温上升,天气转晴
11.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A.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D.地下径流增加
【小题2】若要进一步稳定该流域的径流量,下列应采取的措施是()
A.开发地下水B.围湖造田
C.封山育林D.人工降雨
12.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岩石类型,正确的是( )
A.甲——沉积岩B.乙——喷出型岩浆岩C.丙——变质岩D.丁——侵入型岩浆岩
【小题2】图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③——重熔再生B.④——外力作用C.⑤——地壳上升D.⑥——固结成岩作用
13.
读图 “甲、乙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两山地的分布,可能是
A.甲山地位于亚洲北部B.乙山地位于欧洲南部
C.甲山地位于大洋洲东部D.乙山地位于非洲中部
【小题2】甲、乙两山地的共同点是
A.都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B.都受季风气候影响
C.南坡热量条件均好于北坡D.南坡降水量均多于北坡
14.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省际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导致图示变化趋势最主要的直接因素是( )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小题2】桂、贵两省区老年人口比重变化可能引起当地( )
①劳动力不足②就业困难③养老负担加重④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小题3】把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变为生产力的主要措施是( )
A.发展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
B.倡导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5.

   广西桑蚕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蚕丝产量已经稳居全国第一。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广西发展蚕丝纺织工业的优越条件是(   )
①高校密集,科技发达
②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原料丰富,蚕丝产量高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与传统桑蚕产业相比,广西开展桑蚕资源综合利用,对当地带来的好处是(   )
①延长桑蚕产业链,增加经济收益   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③综合利用废弃物,消除环境问题   ④根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
读“人口金字塔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甲图所示人口金字塔,0~14岁的人口比重约为()
A.18%B.23%
C.34%D.45%
【小题2】图中四种类型的人口金字塔图,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过程,其正确的顺序是()
A.甲丙乙丁B.甲丁丙乙
C.乙丁丙甲D.丁甲丙乙
【小题3】下列国家中,人口年龄结构分别与丙、丁两图最相似的是()
A.印度、孟加拉国B.德国、俄罗斯
C.巴西、尼日利亚D.美国、菲律宾
17.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干流区位置及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小题1】据图示信息可 推测,该河流( )
A. 向东注入太平洋
B.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 水位季节变化小
D. 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2】与1985~2000年对比,该流域2000~2010年水体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扩大,农田灌溉量增加
B. 蒸发量加大,河水下渗严重
C. 城镇规模过大,需水量增加
D. 林地、草地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差
【小题3】对该流域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监测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小题4】该流域发展种植业最突出的优势是( )
A. 土壤肥沃 B. 地势平坦
C. 光照充足 D. 降水丰沛
18.
读技术进步与钢铁工业区位变动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在钢铁工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煤炭运输成本低于铁矿运输成本的时期是(  )
A.18世纪以前
B.18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初
D.20世纪60年代以后
【小题2】当前,运输费用在钢铁生产成本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另一些因素对钢铁工业区位的影响程度在增强,它们是(  )
①铁矿产地 ②科技 ③煤炭产地 ④市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