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30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3)题。
材料一
下图为北亚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北亚三大河流年平均流量表。
(1)表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 、 ,其主要原因是 、 。(12分)
(2)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从地形和水文角度分析其成因。(10分)
(3)说出北亚地区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并简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材料一
下图为北亚略图。

材料二
下表为北亚三大河流年平均流量表。
河流 | 河口年平均流量 (m3/s) | 各季径流占全年径流量(%) | |||
冬 (12~2月) | 春 (3~6月) | 夏 (7~8月) | 秋 (9~11月) | ||
鄂毕河 | 12700 | 8 | 36 | 37 | 19 |
叶尼塞河 | 19800 | 6 | 51 | 22 | 21 |
勒拿河 | 17000 | 3 | 37 | 34 | 26 |
(1)表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 、 ,其主要原因是 、 。(12分)
(2)鄂毕河和叶尼塞河两河中下游地区有大片沼泽,从地形和水文角度分析其成因。(10分)
(3)说出北亚地区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并简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8分)
2.
读世界地图、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在甲乙丙丁四图中, 图符合世界地图中A地的气候特征.
(2)字母A、C、D所在地同属一个大洲,该大洲地形以 为主.
(3)字母B所在国农业生产的两大特点是 .字母C所在国从D地区进口的工业原料主要是 ,其运输船舶在赤道附近经过马来半岛西南端 海峡。
(4)甲图表示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2分)丁图气候分布特征 。(2分)

(1)在甲乙丙丁四图中, 图符合世界地图中A地的气候特征.
(2)字母A、C、D所在地同属一个大洲,该大洲地形以 为主.
(3)字母B所在国农业生产的两大特点是 .字母C所在国从D地区进口的工业原料主要是 ,其运输船舶在赤道附近经过马来半岛西南端 海峡。
(4)甲图表示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2分)丁图气候分布特征 。(2分)
3.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1分)
材料一 :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示意图。

材料二: 2001-2010年耐克品牌鞋类区域生产比重变化图。

(1)西沙群岛的气候类型是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全国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 (大、小)的地方。(2分)
(2)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原因是 ;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两种可行方式 。(3分)
(3)材料二表明,2001至2010年越南生产的耐克鞋类所占比重逐渐 ,近年来该类产业向东南亚一些国家转移,这些国家主要优势是 。(2分)
(4)观察材料一图,新加坡炼油工业布局特点是 ;新加坡发展炼油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4分)
材料一 :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示意图。

材料二: 2001-2010年耐克品牌鞋类区域生产比重变化图。
| |

(1)西沙群岛的气候类型是 ;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是全国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 (大、小)的地方。(2分)
(2)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原因是 ;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两种可行方式 。(3分)
(3)材料二表明,2001至2010年越南生产的耐克鞋类所占比重逐渐 ,近年来该类产业向东南亚一些国家转移,这些国家主要优势是 。(2分)
(4)观察材料一图,新加坡炼油工业布局特点是 ;新加坡发展炼油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4分)
2.单选题- (共8题)
4.
左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右图为左图中甲、乙两点(穿越d点)间地形剖面示意图(S为南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陡崖M最大落差(米)可能为
【小题2】图中王村位于乙地的

【小题1】陡崖M最大落差(米)可能为
A.198 | B.290 | C.380 | D.450 |
A.东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正西方向 | D.正东方向 |
5.
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 ℃,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杭州2009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1--2题。
【小题1】2009年9月15日--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小题2】2009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日期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最低气温 | 23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8 ℃ | 28 ℃ | 25 ℃ |
最高气温 | 31 ℃ | 32 ℃ | 33℃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8 ℃ | 30 ℃ |
天气 | 多云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阴 |
风力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较强偏北风 |
【小题1】2009年9月15日--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 | 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 | 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 | 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
C.开始进入秋季 | 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
6.
右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小题2】日本1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而中国东部地区1月0℃等温线与北纬33°纬线基本吻合。说明

【小题1】下列气候特征中,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A.气温年较差 |
B.冬季风的风向 |
C.夏季风的风向 |
D.高温期与多雨期的发生的时间 |
A.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
B.日本1月南北温差小,中国东部1月南北温差大 |
C.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
D.日本1月晴朗天气多,中国1月日照时间短 |
7.
下图所示区域内自南向北年降水量由约200mm增至500mm左右,沙漠地区年降水量仅50mm左右。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死海的形成原因()
【小题2】甲地区农业发达,其成功之处在于()

【小题1】图中死海的形成原因()
A.冰川侵蚀作用 | B.堰塞湖 |
C.断裂凹陷地带 | D.海浪侵蚀作用 |
A.提高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调节了降水的季节分配 |
C.调节了降水的年际变化 |
D.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
8.
读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⑦→⑧→⑨→⑩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小题2】B地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小题1】自然带①→②→③→④→⑤→⑥和自然带⑦→⑧→⑨→⑩分布规律分别符合
A.纬度地带和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地方性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
C.干湿度和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D.垂直地带性和地方性规律 |
A.地带性规律 |
B.非地带性规律 |
C.地带性规律和地方性现象 |
D.垂直地带性规律 |
9.

【小题1】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
【小题2】马达加斯加稻米不能自给的原因是( )
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地稻米产区与湖南省稻米产区相似的区位条件是( )
A.灌溉水源丰富,机械化程度高 |
B.气候类型相同,土壤肥沃 |
C.地形平坦,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
D.精耕细作,技术条件优越 |
A.粮食需求量增长过快 | B.岛国,种植面积有限 |
C.农业技术落后,产量低 | D.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低廉 |
10.
读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判断,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小题2】图中①、②两地农业生产中存在差异的原因是

【小题1】据图判断,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的特征是
A.农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 B.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
C.农业生产高度商品化 | D.农业生产高度集约化 |
A.热量差异 | B.水分差异 | C.科技差异 | D.政策差异 |
11.
读下面“日本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
【小题2】日本许多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纷纷到美国投资建厂,是因为美国( )

【小题1】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主要原因是( )
A.太平洋沿岸与其他大洲的距离较近 |
B.各大河流注人太平洋,可实现河海联运 |
C.太平洋沿岸航线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
D.日本工业原燃料和工业产品依赖于国际市场 |
A.国土辽阔,资源丰富 |
B.经济发达,汽车市场广阔 |
C.生产成本低,规模效益大 |
D.汽车生产技术落后于日本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8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