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盐城市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地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479838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0/9/28

1.综合题(共5题)

1.
太阳辐射是地表能量的源泉。太阳能利用是能源开发的重要领域。分析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4分)
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日)
 
90°N
60°N
40°N
20°N
0°N
20°S
40°S
60°S
90°S
小计
春分
0
453
696
855
910
856
698
457
0
4925
夏至
1093
994
1007
950
802
576
304
48
0
5774
秋分
0
445
685
842
897
844
690
452
0
4855
冬至
0
51
325
615
856
1014
1074
1061
1166
6162
合计
2653
3873
5425
6525
6932
6581
5539
4007
2806
 
 
(1)据表归纳,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4分)
(2)夏至日的北纬90°较冬至日的南纬90°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    卡/厘米2·日,简析其原因。(4分)
(3)由下图可知,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简析其原因。(2分)

(4)与我国30°N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大很多,而气湿却低很多,简述其原因。(4分)
2.
2010年8月4日,在经历重重波折后,14岁的荷兰少女劳拉·德克尔终于可以一偿独自扬帆环球航行的夙愿。如果她能成功,那她将创下环球航海的最低年龄纪录。阅读她此次环球航行计划路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劳拉从荷兰出发后,并未直接向西横度大西洋,而是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劳拉航行到B处海边时,见到的海岸类型大多为_______海岸。这类海岸常见的开发利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当劳拉航行到C海域时,会发现船舶的吃水深度变浅,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3.

   河南是我国中部的人口大省,也是棉花生产大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1978年以来,河南省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向的特点及原因。

(2)简要分析2000年以来,服装加工业基地转移的原因。

(3)说明产业转移对河南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的影响。

4.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下面问题。(13分)

(1)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分别是   。(2分)
(2)该区域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3分)
(3)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5分)
(4)简要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因素及针对性措施。(3分)
5.
黄山是我国闻名的旅游胜地。分析下列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08年外省市游客构成情况调查表
客源地
游客比例(%)
 
客源地
游客比例(%)
广东
14.03
 
北京
6.72
浙江
13.81
 
江西
5.22
上海
10.82
 
湖南
4.10
江苏
8.96
 
福建
2.99
湖北
8.21
 
其他
20.14
 
(1)黄山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看主要属于  旅游资源。黄山景区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以奇松、怪石、 、温泉“四绝”著称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和自然遗产名录。(2分)
(2)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2分)
(3)简述黄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4)黄山把屯溪区作为接待黄山游客的主要住宿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单选题(共7题)

6.
下图中M地在某纬线上,N、P两地在某经线上并与M点所在纬线对称分布,NP两地相距20°,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若N地5时20分日出,M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A. 12月     B. 2月 C. 6月 D. 10月
【小题2】若N地18时20分太阳已落,P地仍斜阳普照,这一季节:
A. 我国江南地区收割早稻   B. 美国大平原小麦返青
C. 青尼罗河处于枯水期 D. 巴西高原草木凋零
7.
读下图,完成19—20题。

【小题1】表示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代号是 (  )
A.甲B.乙
C.丙D.丁
【小题2】符合终年多雨(湿润)气候特征的代号是 (  )
A.甲B.丙
C.戊D.已
8.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流量(M2/s)和降水量(mm),据此完成21—22题。

【小题1】从甲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暴雨(24小时雨量超过50mm)出现较多。这里暴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
A.空气对流活动强B.受地形阻挡,焚风效应强
C.台风活动D.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
【小题2】乙图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  )
A.全球气候变暖B.流域内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提高
C.水土流失日益严重D.退耕还沼和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9.
图是各自然带生产力比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决定各自然带生物量大小的因素是
A.气温
B.日照强度
C.降水量
D.土壤肥沃程度
【小题2】图中干旱区生物量与经济产量差额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改善
A.气温
B.土壤
C.水源
D.地形
10.
23—24题。

【小题1】【小题2】对两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国人口数量大于乙国B.乙国外来务工人口多于甲国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快于乙国D.两国人口密度均是东部大于西部
【小题3】【小题4】图中两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
A.铁矿丰富B.煤矿丰富C.水源丰富D.环境优美
11.
黑龙江省是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土地肥沃B.雨热同期C.人均耕地多D.可垦荒地多
【小题2】今年该省小麦在晚种了3—5天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了近640斤/亩的好收成。小麦晚种的主要原因是
A.年均温偏低B.春季气温偏低
C.春季降水偏少D.春季积融雪水偏少
【小题3】近十几年来,该省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全球变暖B.雨热同期C.市场需求D.交通改善
12.
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据此回答25—26题。

【小题1】【小题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区配较差的区域是 (  )
A.西北区B.西南区C.北方区D.南方区
【小题3】【小题4】影响西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 (  )
A.资源短缺B.地表崎岖C.市场狭小D.交通不便

3.选择题(共13题)

13.

读拼音,写汉字。

jūn 

gēn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blank#}3{#/blank#}

14.

将下列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是  王二小  团员   儿童

15.

坡共{#blank#}1{#/blank#}画,灭共{#blank#}2{#/blank#}画。

16.

填空。

mí           sǎo             wēi        mái      fú

{#blank#}1{#/blank#}失   打{#blank#}2{#/blank#}       {#blank#}3{#/blank#}险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17.

填空。

mí           sǎo             wēi        mái      fú

{#blank#}1{#/blank#}失   打{#blank#}2{#/blank#}       {#blank#}3{#/blank#}险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18.

选字填空。

(枪  抢)声{#blank#}1{#/blank#}    上(当  挡){#blank#}2{#/blank#}  时(候  侯){#blank#}3{#/blank#}


19.

选字填空。

(枪  抢)声{#blank#}1{#/blank#}    上(当  挡){#blank#}2{#/blank#}  时(候  侯){#blank#}3{#/blank#}


20.

选字填空。

(枪  抢)声{#blank#}1{#/blank#}    上(当  挡){#blank#}2{#/blank#}  时(候  侯){#blank#}3{#/blank#}


21.

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舌{#blank#}1{#/blank#}  {#blank#}2{#/blank#}   里{#blank#}3{#/blank#}  {#blank#}4{#/blank#}   占{#blank#}5{#/blank#} {#blank#}6{#/blank#}

22.

结合《学与问》上下文想一想:哥白尼为什么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呢?


23.

结合《学与问》上下文想一想:哥白尼为什么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呢?


24.

读课文《小英雄王二小》,写出词语。

1 各个方向。{#blank#}1{#/blank#}

2 依照别人意思,不违背、不反抗。{#blank#}2{#/blank#}

25.

按要求写字。

军   根    敌    扫     团   圆   坡   带    装

1 左右结构的字:{#blank#}1{#/blank#}

2 上下结构的字:{#blank#}2{#/blank#}

3 全包围结构的字:{#blank#}3{#/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