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海平面太阳辐射日总量(卡/厘米2·日)
| 90°N | 60°N | 40°N | 20°N | 0°N | 20°S | 40°S | 60°S | 90°S | 小计 |
春分 | 0 | 453 | 696 | 855 | 910 | 856 | 698 | 457 | 0 | 4925 |
夏至 | 1093 | 994 | 1007 | 950 | 802 | 576 | 304 | 48 | 0 | 5774 |
秋分 | 0 | 445 | 685 | 842 | 897 | 844 | 690 | 452 | 0 | 4855 |
冬至 | 0 | 51 | 325 | 615 | 856 | 1014 | 1074 | 1061 | 1166 | 6162 |
合计 | 2653 | 3873 | 5425 | 6525 | 6932 | 6581 | 5539 | 4007 | 2806 | |
(1)据表归纳,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4分)
(2)夏至日的北纬90°较冬至日的南纬90°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 卡/厘米2·日,简析其原因。(4分)
(3)由下图可知,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比全球同纬度地区平均值少,简析其原因。(2分)

(4)与我国30°N东部地区相比较,西部地区太阳辐射总量大很多,而气湿却低很多,简述其原因。(4分)

(1)劳拉从荷兰出发后,并未直接向西横度大西洋,而是先向南航行再横渡大西洋,她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2)劳拉航行到B处海边时,见到的海岸类型大多为_______海岸。这类海岸常见的开发利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当劳拉航行到C海域时,会发现船舶的吃水深度变浅,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河南是我国中部的人口大省,也是棉花生产大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1978年以来,河南省剩余劳动力流动方向的特点及原因。
(2)简要分析2000年以来,服装加工业基地转移的原因。
(3)说明产业转移对河南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的影响。

(1)图示区域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分别是 、 。(2分)
(2)该区域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3分)
(3)该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5分)
(4)简要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不稳的主要因素及针对性措施。(3分)

2008年外省市游客构成情况调查表
客源地 | 游客比例(%) | | 客源地 | 游客比例(%) |
广东 | 14.03 | | 北京 | 6.72 |
浙江 | 13.81 | | 江西 | 5.22 |
上海 | 10.82 | | 湖南 | 4.10 |
江苏 | 8.96 | | 福建 | 2.99 |
湖北 | 8.21 | | 其他 | 20.14 |
(1)黄山从旅游资源的类型看主要属于 旅游资源。黄山景区无处不景,无景不奇,以奇松、怪石、 、温泉“四绝”著称于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和自然遗产名录。(2分)
(2)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2分)
(3)简述黄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区位条件。(3分)
(4)黄山把屯溪区作为接待黄山游客的主要住宿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2.单选题- (共7题)

【小题1】若N地5时20分日出,M的纬度为15°,这时的月份可能是:
A. 12月 B. 2月 C. 6月 D. 10月
【小题2】若N地18时20分太阳已落,P地仍斜阳普照,这一季节:
A. 我国江南地区收割早稻 B. 美国大平原小麦返青
C. 青尼罗河处于枯水期 D. 巴西高原草木凋零

【小题1】表示温带季风气候与地中海气候的代号是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A.甲 | B.丙 |
C.戊 | D.已 |

【小题1】从甲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暴雨(24小时雨量超过50mm)出现较多。这里暴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
A.空气对流活动强 | B.受地形阻挡,焚风效应强 |
C.台风活动 | D.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 |
A.全球气候变暖 | B.流域内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提高 |
C.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 D.退耕还沼和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

【小题1】图中决定各自然带生物量大小的因素是
A.气温 |
B.日照强度 |
C.降水量 |
D.土壤肥沃程度 |
A.气温 |
B.土壤 |
C.水源 |
D.地形 |

【小题1】【小题2】对两国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国人口数量大于乙国 | B.乙国外来务工人口多于甲国 |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快于乙国 | D.两国人口密度均是东部大于西部 |
A.铁矿丰富 | B.煤矿丰富 | C.水源丰富 | D.环境优美 |
【小题1】该省成为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土地肥沃 | B.雨热同期 | C.人均耕地多 | D.可垦荒地多 |
A.年均温偏低 | B.春季气温偏低 |
C.春季降水偏少 | D.春季积融雪水偏少 |
A.全球变暖 | B.雨热同期 | C.市场需求 | D.交通改善 |

【小题1】【小题2】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区配较差的区域是 ( )
A.西北区 | B.西南区 | C.北方区 | D.南方区 |
A.资源短缺 | B.地表崎岖 | C.市场狭小 | D.交通不便 |
3.选择题- (共13题)
填空。
mí sǎo wēi mái fú
{#blank#}1{#/blank#}失 打{#blank#}2{#/blank#} {#blank#}3{#/blank#}险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填空。
mí sǎo wēi mái fú
{#blank#}1{#/blank#}失 打{#blank#}2{#/blank#} {#blank#}3{#/blank#}险 {#blank#}4{#/blank#} {#blank#}5{#/blank#}
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舌{#blank#}1{#/blank#} {#blank#}2{#/blank#} 里{#blank#}3{#/blank#} {#blank#}4{#/blank#} 占{#blank#}5{#/blank#} {#blank#}6{#/blank#}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