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34年,纽芬兰渔场由西欧航海家约翰·卡波特在寻找西北航道时意外发现。异常丰富的渔业产量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纽芬兰数量惊人的鳕鱼供应不仅解决了欧洲人的温饱问题,还为欧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强悍的海员。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现今纽芬兰渔场已成为历史,但中国各版本地理教科书中,仍将其标明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材料二纽芬兰渔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叙述渥太华附近的湖泊群、北冰洋沿岸岛屿海岸线弯曲的成因。(4分)
(2)分析曾经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现象的原因。(8分)
(3)描述渥太华附近河流水文特征。(6分)
(4)与拉布拉多高原纬度相近的大洋彼岸,沿岸国家围海造陆,而拉布拉多高原却人烟稀少,分析同纬度两个地区不同景象的原因。(8分)
材料一 1534年,纽芬兰渔场由西欧航海家约翰·卡波特在寻找西北航道时意外发现。异常丰富的渔业产量有着“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美名,纽芬兰数量惊人的鳕鱼供应不仅解决了欧洲人的温饱问题,还为欧洲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强悍的海员。但在几个世纪的肆意捕捞之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型机械化拖网渔船开始在渔场作业后,纽芬兰渔场渐渐消亡,九十年代之后已不可见。现今纽芬兰渔场已成为历史,但中国各版本地理教科书中,仍将其标明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材料二纽芬兰渔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叙述渥太华附近的湖泊群、北冰洋沿岸岛屿海岸线弯曲的成因。(4分)
(2)分析曾经有“踩着鳕鱼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现象的原因。(8分)
(3)描述渥太华附近河流水文特征。(6分)
(4)与拉布拉多高原纬度相近的大洋彼岸,沿岸国家围海造陆,而拉布拉多高原却人烟稀少,分析同纬度两个地区不同景象的原因。(8分)
2.单选题- (共4题)
2.
图为东非肯尼亚山植被的垂直分带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该山地西北坡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海拔范围是
【小题2】Y处的植被是

【小题1】该山地西北坡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海拔范围是
A.2500m以上 | B.4000m以下 |
C.2500m以下 | D.4000m以上 |
A.热带雨林 | B.热带草原 |
C.亚热带草原 | D.亚热带荒漠 |
3.
读某日某时我国部分地区的风速和风向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此时,台北的风向为
【小题2】图中锋线处的天气系统为
【小题3】关于甲乙丙丁的天气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此时,台北的风向为
A.偏东风 | B.偏南风 |
C.偏西风 | D.偏北风 |
A.暖锋 | B.冷锋 |
C.准静止锋 | D.气旋 |
A.甲处为晴朗天气,受暖气团影响 |
B.乙处为晴朗天气,受冷气团影响 |
C.丙处为锋面雨区,为连绵细雨 |
D.丁处为锋面雨区,为狂风暴雨 |
4.
读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图中a、b、c示意该地区1930年、1970年和2010年的该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状况。关于图示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1930年、1970年、2010年人口曲线分别为a、b、c |
B.图中表示的数据能够显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发展历程 |
C.图中表示该国在该段时期一直都存在养老负担过重的社会问题 |
D.图中表示该国在该段时期实行了严格的控制人口出生率的政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